【www.easydail.com--高考语文】

以下是小学生作文网www.zzxu.cn小编为你推荐的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语文试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入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转轴拨弦三两声, 。(《琵琶行》)

  ②羽扇纶巾,谈笑间, 。(《念奴娇•赤壁怀古》)

  ③ ,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④ ,彩彻区明。(《滕王阁序》)

  ⑤ ,金石可镂。(《劝学》)

  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蜀道难》)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文龙字君贲,福州兴化人。能文章,负气节。丞相贾似道爱其文,雅礼重之。拜监察御史,出似道力。然十数年,似道所置台谏皆阘茸①,凡有所建白,皆呈稿似道始行。至文龙为之,独不呈稿,已忤似道。

  临安府洪起畏请行类田,似道主其说。文龙上疏以为不可,似道怒,寝其疏。襄阳久被围,似道日恣淫乐,不少加意。时阳请督师,而阴使其党留己,竟失襄阳。文龙上疏极言其失。

  虎总师无功,似道庇之,以知安庆,又除赵溍知建康,黄万石知临安。文龙言:“文虎失襄阳,今反见擢用,是当罚而赏也。溍乳臭小子,何以任大阃②之寄?万石政事怠荒,以为京尹,何以能治?请皆罢之。”似道大怒,黜文龙知抚州,旋又使台臣李可劾罢之。未几,吕文焕导大军东下,范文虎首迎降,与文焕俱东。似道兵溃鲁港,溍最先遁,以故列城从之皆遁,始悔不用文龙之言。

  边事甚急,文龙上疏曰:“《书》言:三后协心,同底于道。北兵今日取某城,明日筑某堡。而我以文相逊,以迹相疑,譬犹拯溺救焚,而为安步徐行之仪也。请诏大臣同心图治,无滋虚议。”

  王世强导大军入广,建宁、泉、福皆降。知福州王刚中遣使徇兴化,文龙斩之而纵其副以还,使持书责世强、刚中之负国。遂发民兵自守,城中兵不满千,大兵来攻不克,使其姻家持书招降之,文龙焚书斩其使。有风其纳款者,文龙曰:“诸君特畏死耳,未知此生能不死乎?”乃使其将林华侦伺境上。华即降,且导兵至城下。通判曹澄孙开门降,执文龙与其家人至军中,欲降之,不屈,左右凌挫之,文龙指其腹曰:“此皆节义文章也,其可相逼邪?”强之,卒不屈,乃械系送杭州。文龙去兴化即不食,至杭饿死。其母系福州尼寺中,病甚,无医药,左右视之泣下。母曰:“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亦死。众叹曰:“有斯母,宜有是儿。”为收葬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忠义六》)

  [注] ①阘茸:无能。②大阃:大城,大郡。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独不呈稿,已忤似道  忤:触怒

  B.似道兵溃鲁港,溍最先遁  遁:失败

  C.竟失襄阳 竟:最终

  D.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  恨:遗憾

  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陈文龙“忠义”的一组是( )(3分)

  ① 至文龙为之,独不呈稿     ② 文龙上疏极言其失

  ③ 始悔不用文龙之言      ④ 文龙斩之而纵其副以还

  ⑤ 使持书责世强、刚中之负国   ⑥ 文龙去兴化即不食,至杭饿死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文龙本来很受丞相贾似道器重,并提拔他担任监察御史,但他从不阿附贾似道。

  B.陈文龙极力反对贾似道任用范文虎、赵溍,贾似道先贬他的官,后指使李可弹劾他使他被免官,但兵溃鲁港后,贾似道也追悔莫及。ks*5u

  C.福州投降元军后,王刚中派人到兴化劝降,陈文龙杀了王刚中的使者,并写信斥责备王世强等人的叛国行为。

  D.林华投降元军后,又下令让曹澄孙把陈文龙和他的家人都抓到元军中,百般凌辱,但陈文龙宁死不屈,终至绝食而死。

  5.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 文龙上疏以为不可,似道怒,寝其疏(3分)

  答: 。

  ② 诸君特畏死耳,未知此生能不死乎?(3分)

  答: 。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横 塘

  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①本首诗中有一意象在古诗里泛指水边送别,这一意象是 ,其中“石桥朱塔两依然”中“依然”的意思是 。(3分)

  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细雨垂杨系画船”所蕴含的思想情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 。

  二、文化经典、文学名著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 )

  A.贾珍便忙向袖中取了宁国府对牌出来,命宝玉送与凤姐,又说:“妹妹爱怎样,就怎样。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二则也要同那府里一样待人才好,不要存心怕人抱怨。只这两件外,我再没不放心的了。”

  这段文字选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由于秦氏去世,宁府人手不够,事务又极其繁杂,贾珍拄着拐杖到荣国府请凤姐协助办理丧事。凤姐知道这是一个表现的好机会,心里十分乐意,征得邢夫人同意后便应承下来。(《红楼梦》)

  B.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宝玉道:“有如三宝。”黛玉低头不语。

  这段文字选自《红楼梦》第九十一回,宝玉见到薛姨妈,看她对自己不像从前亲热,不禁满腹猜疑。和黛玉谈起这件事,又说到宝钗病了自己没有去看看,被黛玉说了一通。宝玉听后呆了半晌,便说了“天地间没有我便干净”,黛玉听了这话,也拿禅语回敬他,直到宝玉说出“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样的誓言后,黛玉才低头不语。(《红楼梦》)

  C.……王夫人点头叹道:“这话虽然如此说,到底我心不安。”宝钗叹道:“姨娘也不劳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情了。”

  这段文字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宝钗因听说金钏被撵出后跳井而死,怕王夫人心里难受,急急赶来劝慰。果然,王夫人正因自责而暗自垂泪。善解人意的宝钗,则以金钏是失足落水等语细细解劝;又拿出自己的新衣为金钏殡殓,着实尽了一番心意。(《红楼梦》)

  D.葛朗台要清理弟弟在巴黎的债务,不被宣告破产,就必须把债权证件抓在手上,于是他想让都对自己女儿有意思的公证人和银行家去巴黎办这件事。银行家格拉桑表示愿意到巴黎办这件事,但往来旅费要葛朗台出;而公证人克罗旭则表示不要葛朗台付旅费,他可以去巴黎照办。葛朗台自然同意后者,并且满心欢喜。(《欧也妮•葛朗台》)

  E.“我要请客啦!请克罗旭他们吃饭。”葛朗台把一只野兔、几只鹧鸪,还有几条鱼交给拿侬。野兔和鹧鸪是在花园里打到的,鱼是从佃户们那儿要来的。“从我结婚到现在,二十多年了,这是你爸爸第三次请客。”葛朗台大大小声对女儿说。葛朗台这次请客是因为克罗旭他们是家里的常客,想与他们联络联络感情。(《欧也妮•葛朗台》) ks*5u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①“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这几句诗出自《红楼梦》中的哪个人物的哪首诗?请简述与该诗文相关的情节。

  ②“你对我说的,我一点儿不明白,”欧也妮回答,“把文书给我,告诉我签字应该签在哪儿。”葛朗台老头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欧也妮•葛朗台》)

  让葛朗台“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的事情是什么?请简要叙述。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氏第十六》)

  ①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亢认为孔子有私心,因此他才会问伯鱼,孔子是怎么教他的。

  B.陈亢通过与伯鱼交谈,知道孔子没有私心,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C.文中“不学礼,无以立”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学礼,都不懂得站立的姿势。

  D.文中“不学《诗》,无以言”的意思是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

  ②分析上面的选段和下面的选段,共同体现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第七》)

  答: 。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字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汇入了人们审美的心理因素,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桃花文化”。

  桃花文化历史悠久,从《桃之夭夭》一直唱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桃花文化还具有普遍性,举凡恋爱、婚姻等人生喜庆活动,桃花总是“尚红”礼俗的主要角色。包含“桃花”一词的人名、地名更是不胜枚举。民俗中的“踏青”,采撷的也多是几枝早开的俏丽桃花。至于与桃树、桃实相关的文化事象,几乎无所不在:“桃都”天鸡报晓、王母蟠桃盛宴、寿星捧桃、春日桃符、“桃李满天下”……

  桃花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人的自然观。人类诞生于大自然,与大自然永远有一根剪不断的脐带。

  大自然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天。“咏春”的诗文,倾注了中国文人的炽热情感;春天又美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于是铺陈春景,不能不写桃花……

  永恒的自然界,极富生命力的桃花,推动着中国文人的艺术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的心愿。中国文人把自然界的桃花作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本质力量和自己情感意识的对应物,加以抒写。他们借桃花,歌颂自然美、劳动美、创造美,表现对永恒的自然、永恒的生命的向往。

  桃花文化还渗透着“儒与庄禅互补”的文化精神。中国的文人,一方面要身体力行,去实现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世致用”的理想;另一方面,又要准备在理想之梦被击碎时“穷则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回归田园,在庄禅的境界中求得精神的休憩与解脱,于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自己,也为与他一样的失意文人创造了一个虚幻的理想世界。

  桃花源作为一个“理想世界”,作为精神栖息之所,世世代代吸引着文人学士,形成了他们的“桃花源情结”。中国一些文人并非不知道桃源之不可寻,他们寻找桃花源,几乎与屈子的《天问》一样,上升为一种探求宇宙、社会和人生意义的思维模式。

  (选自《中国的桃花文化》)

  10.对本文第二段“从《桃之夭夭》一直唱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桃花文化将贯穿于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从《诗经》到现代诗。

  B.桃花文化从《诗经》的“十五国”,逐渐遍布于赤县神州。

  C.桃花文化代代沿袭。从先秦到今天,以至将来,绵延不断。

  D.研究桃花文化,可以找到一条研究中国诗歌发展的线索。

  11.对文中提到的“儒与庄禅互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经世致用”的理想与“超凡脱俗”的矛盾统一。

  B.“治国”时也寻求“逍遥”,失意时也苦苦追求。

  C.“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D.既积极参与“治国”,于不得已时又寻求解脱。ks*5u

  12.下列不属于“中国文化人的自然观”的一项是 (  )

  A.大自然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天。“咏春”的诗文,倾注了中国文人的炽热情感。

  B.春天又美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于是铺陈春景,不能不写桃花。

  C.永恒的自然界,极富生命力的桃花,推动着中国文人的艺术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的心愿。他们借桃花,歌颂自然美、劳动美、创造美,表现对永恒的自然、永恒的生命的向往。

  D.中国文人把自然界的桃花作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本质力量和自己情感意识的对应物,加以抒写,这样说来,表现生命的本质力量和情感意识就应该细致描写桃花。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悲壮的超越

  卞毓方

  凡人不幸陷于末世,注定了要上演悲剧;一个大有作为的人不幸陷于末世,同时也是他那个时代的悲剧。郑成功,无疑是晚明的一位军事天才兼政治天才:取名“成功”,就径直道出了他经邦济国、扶助乾坤的赫赫大志,又字“大木”,寄寓的同样是独木柱长天的煌煌抱负。倘若他与刘邦并世,当不失为登台拜将的韩信;倘若他替李唐定鼎,将不亚于凌烟阁上的秦琼;且看他的云水角襟:“只有天在上,而无山占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但他不幸生活在朱明王朝的薄暮,自打踏上政治舞台,浓重的悲剧雾霭就把他重重包裹。

  郑成功真是生不逢时。早在17年前,在他还是只有20岁的时候,朱明王朝就在李自成农民大军的炮火中降下了帷幕;随着吴三桂投降爱新觉罗氏,满人进关,入主中原,仓促的南明弘光政权,以及随后并起的鲁王、唐王政权,也都旋起旋灭;如今,抗守西南一隅的桂王朝廷亦是幕燕鼎鱼,倾覆在及。而他,既然生为大明遗民,有幸为唐王朱聿键亲赐国姓,自是矢志廓清山河,不惜和清军血战到底的了。这是一段艰辛曲折、可歌可泣的历程。想当初,他焚去儒服,披上战袍,高擎反清复明大旗,统率有志之士,连袂云,挥汗雨,雄视江东,是何等壮怀激烈!比方说最近四年多来,他就以厦门、金门两岛为根据地,三次誓师北伐;其中,以第三次声势最为浩大,大兵一路进入长江,连克瓜洲、镇江,直捣金陵。“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教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信朱。”至今想起,犹令人仰天长啸,血沸神飞。可惜呀,可惜!由于他被空前的大捷冲昏了头脑,误中了金陵城守军的缓兵计,末了,反落得损军折将,惨败而归。[

  天未厌乱,国步多艰,方今之时,伪满朝廷的气焰正炽,山河纷纷沦于敌手,形势对义军极为不利。如何才能扭转时局呢?谈判,——在这之前不是没尝试过,说到底,那只是敌人诱降的翻版,他又岂甘自毁节操;开仗,这是早晚免不了的,不过,将不再是他们主动北伐,而是清军大兵压境,四面围剿。以区区两岛目前的实力,要和胡运当空的清军抗衡,显然凶多吉少,只怕扬州、江阴的惨烈局面又是在眼前重演。史可法公的《复多尔衮书》固然写得辞采飞扬,“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的誓语也不失昂愤激烈,结果,不过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至多是增加几缕悲壮的尾音而已;恨血千年土中碧。老天啊,老天!以四海之广,八荒之大,难道就没有我义军更好的出路吗?

  突然,海上狂风大作,洪波如山涌起,俄而,就像神话中仙人骑辟水兽从龙宫跃出,远近的海水唰地分开一条大路——该是冥冥中有神的力量启示,郑成功在刹那间完成了生命的突围:他决计战略转移,先行跨海东征,收复眼下荷兰人强占的台湾……

  以后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了。他本人没有来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经替他镌刻了;时人没有来得及升华的,历史已经替他弘扬了。山不转水转,他以悲壮的战略转移超越了悲壮。这是大义之上的大义,战场之外的战场。它超越了单一民族的狭隘视野,是个体生命在错综复杂的国家、民族矛盾面前所爆发出的最强度的璀璨。伟业不一定在顺境。伟业不一定在全过程。尽管,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便不幸日落中天,遽然病逝。但他奇迹般地从绝境中把握住了未来。他是以大智大勇、大忠大义去撞击时代,从而在华夏民族大一统的版图上,留下了倚天仗剑的永久性造型。

  13.下列对这篇传记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用饱含激情的笔调回顾了郑成功充满着浓郁悲剧色彩的命运,给读者以超越现实的苍凉感、真实感,对当今两岸关系有暗示作用。

  B.第四段中的景色描写既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跨海东征”,收复台湾,又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人物当时的心情。

  C.郑成功诗词的点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一段中的“只有天在上”诗,再现了郑成功被浓重的悲剧雾霭重重包围的现实。

  D.作者在解读郑成功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观史、读史。“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的誓语固然不失昂愤激烈,但事实只能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

  E.文章的语言典雅而不矫揉。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作品更增添了审美情趣,由此激发了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14.文章的第一、二段充分渲染了郑成功的“不幸”与“生不逢时”,这样的写法有何作用?(4分)

  答:

  。

  15.联系全文,根据下面的思路谈谈你对文题“悲壮的超越”的理解。(6分)

  ①具体含义:

  。

  ②象征含义:

  。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 , , , ,

  。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④⑤③ C.①④②③⑤ D.④①②⑤③

  1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0分)

  在今年的招生工作规定中,特别添加一条,教育部要求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级中等教育学校要加强考生的诚信教育,特别是加强在报名、考试、填报志愿、录取等主要阶段的诚信教育。考生在申请报名、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时,须签订诚信承诺书,承诺本人所提供的证明材料客观、真实、准确,承诺参加招生考试时遵守有关管理规定。(5月29日《京华时报》)

  ①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材料所说的现象。(3分)

  。

  ②针对这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7分)(150字左右)

  五、写作(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阵风吹来,一片叶子脱离树枝,飞向了天空。

  “我会飞了,我会飞了。”叶子边飞边喊,“我要飞上天了!”

  叶子飞呀飞,飞过了一棵棵树,飞过了一只只栖息在电线上的鸟。

  “哈哈,我飞得比你们高。”叶子得意洋洋地对鸟儿说。

  又一阵风吹过,叶子在天空中打了几个转,被吹落到一个小水坑里,随即被路过的一头牛踩进了淤泥里,不见了踪影。

  一只鸟感叹地对它的孩子说:“看到了吧,如果不依靠自己的力量,风既可以把你吹上天,也可以把你吹进烂泥潭。要飞翔,必须靠自身的力量。”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

  语文参考答案

  一、古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①未成曲调先有情。②樯橹灰飞烟灭。③仰观宇宙之大

  ④云销雨霁 ⑤ 锲而不舍 ⑥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B(遁:逃跑) 3.C 4.D (D.“让曹澄孙把陈文龙和他的家人都抓到元军中”在文中没有“林华侦指使曹澄孙”的根据)

  5.①陈文龙上疏认为不能做,贾似道发怒,扣押了他的奏疏。(以为:认为,1分;寝:扣押、搁置,1分;语句通顺,1分)

  ②陈文龙说:“你们只是怕死罢了,不知道这一生能不死吗?(特:只是,1分;耳:罢了,1分;语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

  字君贲,是福州兴化人。能文章,以气节自负。丞相贾似道喜爱他的文章,一直非常敬重他。他被任命为监察御史,是由贾似道出力的。然而从十几年来,贾似道所设置的台谏都没有才能,凡是有什么建议,都把稿子呈交给贾似道看后才实行。到了陈文龙任职时,唯独他不把稿子呈交,这意境触怒了贾似道。

  知临安府洪起畏请求实行类田,贾似道主张实施他的意见,陈文龙上疏认为不能做,贾似道发怒,扣押了他的奏疏。襄阳长久被围困,贾似道每天恣情淫乐,不稍加注意。当时表面上请求督促部队,暗地里让他的党徒保存自己,终于使襄阳失陷。陈文龙上疏极力论述他的失误之处。

  范文虎总领部队没有立功,贾似道庇护他,让他知安庆,又任命赵溍知建康,黄万石知临安。陈文龙说:“范文虎丢失襄阳,现在反而被提升任用,这是应当惩罚却进行奖赏。赵溍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凭什么担当重要的职位?黄万石对政事懈怠荒疏,让他做京尹,凭什么能够治理好?请全部罢免他们。”贾似道非常,贬黜陈文龙知抚州,随即又让台臣李可弹劾罢免了他。不久,吕文焕引导元军东下,范文虎首先迎降,和吕文焕一起向东进兵。贾似道在鲁港战败,赵溍最先逃跑,因此各城守军跟随他都逃跑了,贾似道这才后悔没听陈文龙的话。

  形势非常危急,陈文龙上疏说:“《尚书》讲到,‘三后同心协力,共同走向大道’。北兵现在攻取某城,明天修筑某堡,而我们却用文书表示谦逊,只对他们的踪迹表示怀疑,就好像要拯救落入水中的人和救火,还在做缓步慢走的礼仪。请诏令大臣们同心图治,不要滋生空洞的议论”

  世强引导大军进入广州,建宁、泉州、福州都投降。知福州王刚中派使者到兴化劝说人们顺从,陈文龙把他杀了而把他的副使放还,让他带信去谴责世强、刚中叛国。于是发动民兵守卫,城中兵士不满一千,元军来攻没有攻下,人他的亲家拿着书信来招降他,陈文龙烧掉信杀了他们的使者。有人劝他向元军投降,陈文龙说:“你们只是怕死罢了,不知道这一生能不死吗?”于是派他的大将林华侦在边境侦察。林华侦立即投降,且引导元军来到城下。通判曹澄孙开门投降,把陈文龙和他的家人抓到元军中,想使他投降,他不屈服,左右的人凌辱殴打他,陈文龙指他的腹部说:“这里都是节义文章,难道能够逼迫吗?”敌人强迫他,他终究也不屈服,于是把他捆绑起来送往杭州。陈文龙离开兴化后就不吃东西,至杭州饿死了。他的母亲被囚禁在福州的尼寺里,病得很厉害,没有医生和药物,左右看到之后都掉下眼泪。他母亲说:“我跟我的儿子一同死去,又有什么遗憾的呢?”也死了。众人感叹说:“有这样的母亲,就该有这样的儿子。”把她收殓埋葬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①南浦(1分) 依依难舍之意。(2分。如答“仍旧、如故”等得1分)

  ②诗句中诗人用细雨、垂柳、画船作结,与诗中前两句景物描写熔为一体,抒发出诗人对友人的挽留和依恋之情,写得情意绵绵,颇具风神情韵之美。(意思对即可得分)(3分)

  二、文化经典、文学名著阅读(16分)

  7.A D(A.邢夫人无实权,应是征得王夫人的同意;D.是银行家格拉桑不要旅费,公证人克罗旭要葛朗台出旅费)

  8.①、林黛玉的《葬花吟》(1分) 。芒种节气,大观园祭饯花神,众姐妹都在凑热闹,唯独黛玉不在(1分)。于是,宝玉兜起了落花,直奔往日同黛玉葬花的花冢 (1分)。犹未转过山坡,便传来呜咽之声,宝玉停住脚步,听到黛玉凄婉的歌声 (1分)。歌声使得宝玉不觉恸倒在山坡上,怀里的落花撒了一地 (1分)。

  ②、因为欧也妮母亲的去逝,欧也妮将继承母亲的财产(2分)。为了不让自己的财产被欧也妮继承,葛朗台让公证人起草了欧也妮自动放弃继承权的文书,希望女儿能顺从地在文书上签字,但又担心女儿不答应,所以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3分)

  9.①C (意思是“不学礼,就不会立足于社会”。)(3分)

  ②体现孔子举一反三的教育思想。(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10. C (C项以两首作品的名字,写出桃花文化历史之悠久。A、D两项局限为“诗歌”。B项谈的是地域。)(3分)

  11. B(按“儒”的观点,“治国”应“身体力行”,“失意”才追求“逍遥”。从文中可理解出以上含义。) (3分)

  12. D(“表现生命的本质力量和情感意识就应该细致描写桃花”不符合作者的观点。) (3分)

  13、A C(A项“浓郁悲剧色彩”和“苍凉感”表达过当,本文的感情色彩是悲壮而不悲凉;“对当今两岸关系有暗示作用”在文中无依据;C项“只有天在上”句表现的是郑成功的才能和“大志”)(5分)

  14、①内容上:展现郑成功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突出他的智勇忠义,为塑造人物服务;(2分)

  ②结构上:为下文写郑成功的“超越”(收复台湾)作铺垫。(2分)

  15、①具体含义:郑成功在山河沦于敌手、形势对义军极其不利的情形下,战略转移,跨海东征,收复了被荷兰人强占的台湾。(3分)

  ②象征意义:郑成功以悲壮的战略超越了单一民族狭隘的视野,在华夏民族大一统的版图上,留下了永久性造型。(3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 答案 D ( ②句中有“也”字,应该放在①后才合适,故排除A。③“今人冯友兰”的说法宜区别其他四项另述,故应该考虑在B、D中作选择。①④都含有“既有”“则有”,排列在一起有整句效果,故选D。)

  17①考生必须承诺提交材料真实(3分)

  ②要求观点明确(3分),理由充分(4分),表达流畅(语病、错别字每处扣1分,扣完为止)。

  答案示例一:毫无疑问,签订了诚信承诺书,未必就一定会遵守高考诚信,却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了“承诺书”存在的价值——在很多时候,签订诚信承诺书、廉政宣言之类,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教育的载体,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引导”和“塑造”,在我看来,这样的形式有比没有好。可以进一步强化考生心中的诚信之弦,我相信,大部分考生会遵守自己的承诺。

  答案示例二:如果不消除滋生高考造假和舞弊的土壤和利益诱因,一纸承诺就无以为用;如果考试诚信已经足够完善,一纸承诺则纯属多余。让学生签承诺书,颇有点“对天赌咒发誓”的意味,它透露出主管部门在日益严重的高考违规现象面前的无奈,只得给自己裹上“我有所作为”的“遮羞布”。这种既不治标又不治本的做法,不过是对责任的推卸和对公众的敷衍。

  五、写作(70分)

  参照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指导】: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叶子曾经被风吹上了天,但最终被风吹进了烂泥潭。题意不难理解,因为材料中鸟的感叹就是明显带有总结性质的议论。鸟的感叹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风既可以把你吹上天,也可以把你吹进烂泥潭”告诉我们外在环境、因素的作用;“要飞翔,就要靠自己的力量”告诫我们成功的内在因素在于自身的实力与努力。

  可立意为:1.外在环境(因素)既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2.成功需要借助外物,但更需要自身实力(自我努力)。3.成功,要靠自己。

包头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 高一物理经典例题解析 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 高一物理必修二教科版多选题 高三地理答题技巧 高一物理必修二5·6知识点整理 苏教高二现代散文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2013-2014抚顺六校高二数学下期末试卷 2016年龙海二中高二下学期生物期末试题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2016年七年级英语下期末试题 2016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2014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济南一中2016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 2014辽宁三校高二英语下学期期末试卷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语文试题由小学生作文网(www.zzxu.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www.zzxu.cn/jiaoan/436878.html

本文来源:http://www.easydail.com/22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