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asydail.com--高考作文】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以下是小学生作文网www.zzxu.cn小编为你推荐的介绍苏轼的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介绍苏轼的教案

  

 

  黄州东坡

  一、创设情境,激趣入课

  对于苏轼苏东坡,我想同学们比较熟悉。为什么呢,因为他留给了我们太多的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优秀诗篇:当我们凭栏远眺滚滚东去的江水时,就要高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月夜思乡怀远、黯然伤神时,可能会低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我们漫步在西子湖畔,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总会想起“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需要宽慰需要排解内心的抑郁时总会想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的确,苏轼的诗词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就像我们的血液一样,须臾不可分离。 对于这样一位伟大而富有魅力的文学家,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他的诗、词、绘画、散文、书法作品,都有很高的造诣。说不尽的苏轼苏子瞻。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对他的诗词文赋的赏析,怀着虔诚的心情,仰视着这位文化巨人,小心翼翼的走进黄州的苏东坡……

  请一位同学读下面的两首词:

  二、由词及人,感性渐入

  1.两首词求同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hú 绉纱)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岷峨①。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②,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①岷峨:四川有岷山、峨眉山,苏轼家乡在四川眉山县,故以岷峨代指家乡。②黄州再闰:苏轼谪居黄州五年,阴历三年一闰,故称“再闰”。

  指定两名同学读

  师问:这两首词我们求相似处,表现出了苏轼怎样的内心世界?(提示关键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预设:失意而求归隐,成为苏轼贬谪期间的一个经常性的主题。

  《临江仙》作于东坡遭贬黄州的第三年。词中写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回临皋住所,此时家童已经睡了,敲门不应,词人于是拄杖到了江边,从“江声”中有所感悟,长江的浩浩荡荡,无拘无束,令人羡慕,词人感悟到只有摆脱名利的束缚,做到像江水一样的畅快自在,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并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愿望就再也遏止不住了。

  《满庭芳》作于苏轼奉命从黄州调往汝州之时。对于苏轼来说,这次调任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改善。离别时,他的心情是矛盾而又复杂的:既有人生失意、宦海浮沉的哀愁和依依难舍的别情,又有熟谙世俗之路、洞悉人生的旷达之怀。这种心情,十分真实而又生动地反映在词中。尤其首句“归去来兮”,借用了陶渊明《归去来辞》首句,非常贴切地表达了自己思归故里的强烈愿望,暗含了思归不得归、有家不能归的怅然之恨。

  再请一位同学读下面的两首词:

  2.两首词求异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师问:这两首词,我们求不同之处,它们分别表现了苏轼两种迥然不同的精神世界,试分别描述。

  预设:一首傲岸不羁,孤寂独处,进不苟合,退不甘心;一首励志振奋,自强不息。

  你是如何读出的苏轼的思想情感的呢?我们先来看《卜算子》一词:

  学生A答:这首词,以“缺”字开篇,暗示了这首词的悲苦基调和氛围。“缺月挂疏桐”虽是写景,但其实是诗人所处的困境,此时,苏轼的心境应该是悲苦的。

  师总结:很有见解,这首词以“缺”字开篇,正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这样一个缺月独挂几株桐树稍的清冷夜晚,诗人联想到自己的身世,不免心中悲苦。还有什么样的情感在内?

  学生B答:苏轼在这首词中写到“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这句话。在这样一个夜晚,只有苏轼自己独自往来,没有人看到,只有在缥缈雾气中飞过的孤鸿。所以,我觉得,此时,苏轼的心情应该是彷徨、无助的)

  学生C答:因为,“有恨无人省”没人去理解他,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而被陷害,自然是有“恨”,但却无法审冤,而且无罪被流放到黄州,无处去审冤,所以此时苏轼的内心深处是悲愤的、是孤寂的)

  师总结:说得很好。“有恨无人省”的“恨”是悲愤的意思,“省”是觉察的意思。也就是说无人觉察他的悲愤,也没人敢为他审辨,自己的冤屈,只能自己去承担。这难道不悲愤、不孤寂吗?

  师再提问:好!我们再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谁见幽人独往来”的“幽人”指的是谁?

  学生答:苏轼。

  师再提问:那么“幽人”和“孤鸿”有什么内在联系?

  学生答:写孤鸿其实就是写自己……

  师总结:写孤鸿,其实就是在写自己,苏轼是以“孤鸿”为“客观对应物”。借孤鸿,写自己被贬之后的彷徨、惊恐的心情。我们学过《琵琶行》,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是借琵琶女,写出自己谪居浔阳城的苦闷、无助之情。在《愚溪诗序》中,柳宗元是借愚溪,还说明自己被贬谪之后的心情。所以,此时,苏轼是借孤鸿来表达自己的心绪,这是一种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

  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看出,刚刚被贬到黄州的苏轼的心绪是极其低落的。

  而另外一首《浣溪沙》却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就像一曲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尤其是下片“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更是表达了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小结: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失意而求归隐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傲岸不羁,孤寂独处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励志振奋,自强不息

  从作品中,我们看到了遭贬黄州的苏轼是落寞失意的,他傲岸不羁的风骨依旧,自强振奋的精神仍然清晰可见。

  一个个作品就像一面面镜子,照出了苏轼的不同侧面。那么,最能真切照射出黄州苏轼真性情的是他的“一词二赋”,也就是“大江东去”词和前后《赤壁赋》。我们择要赏鉴

  三.微观细究,理性赏鉴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齐读

  这首大江东去词在词的大江里可以说是激起了滔天巨浪,它确定了豪放派在词坛中的地位。词的上片描绘赤壁江山形胜,下片缅怀三国时的名将周瑜,最后以感慨自身作结。词人把对江山风物的描摹、对古代英雄的追念和对自身生命价值的思考融为一体,写来大气磅礴,境界雄浑。

  通过该词,我们可以走进一个真实的苏轼,理解这首词的关键点有两处:1此时的诗人提到周瑜有什么用意呢?2“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如何理解?

  预设答案:(两名同学回答)

  1.是拿自己和周瑜做对比,抒发自己仍想建功立业的雄怀。

  2.他由周瑜想到了自己,华发早生,报复无法施展,人生如梦一般。此时苏轼不禁迷茫。

  师总结:

  作者是拿周瑜与自己作对比,周郎可谓少年得志,24岁封建威中郎将,34岁水军都督,指挥赤壁之战,大破曹军,更是揽得江东美女小乔作妻室,可谓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而苏轼此时已经47岁,被一贬再贬,空有一番报复,却无法施展,诗人吊人伤己,吊古伤今,自己的前途、希望渺茫啊!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人生难免会遭遇挫折,关键是在挫折面前采取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有些人选择了逃避,有些人则是愈挫愈勇。那苏轼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涉及对尾句“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理解?

  人生如梦怎么理解呢?消极亦或积极

  人生如梦有三层含义:1是人生像梦一样的短暂,这表现了一种生命本体的忧患。苏轼是一个哲人,他的诗他的词充满了对个体命运的思考,苏轼关注的是个体生命关注的是个体人生。2说人生命运像梦一样变化莫测,命运具有多变性虚幻性。3说人生像梦一样,人不能主宰、把握自己的命运。他在《临江仙》词中说到的“长恨此身非我有”,自己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这在官场上尤其如此。

  那面对“人生如梦”,应该怎么办呢?苏轼这里说得很含混:“一尊还酹江月”他拿了一杯酒往那一洒,祭奠江月。苏轼这里的态度含混模糊,他有一点失意,又有一点不甘心,但他消极绝望了吗?没有,骨子里可能还有一种不服气。苏轼对人生非常乐观,他早就意识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人生的悲欢离合,就像月亮的圆缺一样不可避免,他坚信总有一天回摆脱这些挫折和磨难。所以这个“酹”还有一点不服气的意思:“我总有一天能够跳出来”

  苏轼给人最大的启示是:他总是乐观的面对人生,含笑面对人生。这首词虽然是怀古,但是也曲折的表达了他的一种人生态度。在一般人看来,“人生如梦”是多么消极啊!其实“人生如梦”本身无所谓消极与否,意识到“人生如梦”时,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才有积极消极之分。有人觉得“人生如梦”,就要及时行乐;另一种态度是,既然人生苦短,就要及时的建功立业。我觉得,苏轼这里没有沉沦,还有上进心。为什么?如果他真正的死心真正的绝望,他就不会羡慕周瑜了,也许想都不会想到周瑜。既然他那样羡慕周瑜,骨子里是希望能像周瑜那样,去实现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我想这首词有两点启示:第一点是面对着人生的挫折,我们要乐观,要有一种信念——对生命的信念,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一点。第二点就是,无论是在什么困境中,总要怀抱一种理想,总想着要履行个体对社会的一种责任。苏轼虽然更多的关注个体人生的命运,但同时他也没有忘记个体对社会的责任。

  同学们,从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到谪居落寞的戴罪犯官,经历了人生巨大落差的苏轼在黄州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磨难和内心的痛苦挣扎? 融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体的苏轼站在人类智慧的制高点上,是怎样俯视人生,剖析自我?前后《赤壁赋》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我们看一段精彩的主客问答。

  四、文品及人品,以期理性共鸣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指定两名同学模拟主客问答。

  苏轼和他的好朋友,在月下泛舟赤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于是饮酒诵诗,正在浩浩乎飘飘乎羽化而登仙之时,却忽然听到朋友中有一位吹奏出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洞箫声。与良辰美景不大和谐的一种声音,“何为其然也”?客为什么悲?能不能用原句来回答这个问题。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

  当年的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挥师南下,“破荆州,下江陵”,一路势如破竹。曹军战船船头连着船尾“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何其壮哉。我们还可以想见曹操在月明星稀之夜“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何其志得意满! 但是,曹操虽称雄一世,却也难免折戟沉沙、败走华容,并最终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作者不惜笔墨大事渲染曹操的声势和气派,最后的落脚点是突出一个字——悲。

  贵为王侯将相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普通人呢?伟大的渺小的,杰出的平凡的,都面临着生命苦短、岁月易逝的苦闷。蝼蚁蚍蜉,伟人巨匠,一样会在历史的荡涤下光沉响绝。这难道还不悲吗?

  值得一提的是苏子的这种悲已经不是个体意义上的自悲了,而是我们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大悲。

  人的一生太短暂,就像天地间仅能存活数小时的蜉蝣;人的生命太渺小,如同茫茫大海中的一粟。于是我们就会渴望挟仙遨游,抱月长终。而这又不可乎骤得,只有托遗响于悲风。 “携仙遨游、抱月长终”的愿望与“不可乎骤得”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又令人生悲。

  行文至此,作者借“客”之口,实际上提出了一个人生的大问题:日月江河永恒,而我们生命短暂。那么怎样才能摆脱生命的有限性给人生造成的无意义、无价值感,如何重构人生的价值?

  与其说这是“悲”,莫若说是困惑。同学们,有过这种困惑吗?你是怎么从这种困惑中解脱出来的?我们姑且不论,我想说:这种困惑,它揭示了人生的一种最根本性的悲剧处境——生命的短暂渺小而又无法超越。

  面对此种困惑,有人想挽住时间的流水,有人想延长生命的长度,有人要及时行乐,秉烛夜游。那么苏轼,这个伟人,又是如何来排遣和释解这种困惑的呢?

  换言之,“苏轼”是怎么安慰“客”的呢?

  (直接找同学回答)

  苏轼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在这里,苏轼运用了一个说理性的比喻,例举了两个事物:“水”和“月”。他为什么例举了这两个事物呢?这两个事物能说明什么呢?

  “水”和“月”在自然界中规律是这样的——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像这江水不停的流,却不曾消失;像那月亮总是时圆时缺,但却始终没有增减。)

  下面我们看《吕氏春秋》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学生看幻灯片)

  “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圆道也。”

  ——《吕氏春秋》

  水向东流,日夜不停。源头永不枯竭,流入海洋也不会满溢。小(水源)变大(海洋),重(水)变成轻(云),循环往复,称作圆道。

  落叶总是要归根的,思乡也是一种回归。冬过去了是春,春种秋收后又是冬。我们不妨把人生理解为一种存在的循环,或者说是一种圆圈运动。

  老子说:“水(月)几于道”这就表明,苏子是在以“水月喻道”。

  苏轼就是借助“圆道”思想,来治“心”。这种首尾相顾的圆圈意象,给人的启示就是:一切对立的,相反的东西都可以在这种圆形中得到调解,转化成为相辅相成之物。

  大家知道,苏轼是集儒、释、道三家于一身的,而此时的他,就是用道家的圆道思想来排解心中的迷茫。

  那么我们如何用圆道思想理解他下面的这句话?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学生讨论一分钟)

  换一句话理解:人生如何才能达到永恒?

  从苏子的这番解释来看:不论是从“变”还是“不变”的角度来看,万物都与我同一。在圆圈运动图式里,人和万物都是“莫之其原,莫之其端,莫之其始,莫之其终”的。

  “人生代代无穷已”;人类的精神是可以超越时空的。

  古今中外,许多哲人智者的看法是相同的,他们都了解到宇宙生命生生不息,个体生命稍纵即逝,要肯定生命,就须超越个人的局限,肯定人类精神的传承。

  只有“悟道”、“体道”之后,客和我们才能意识到“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也就是说要任其自然,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达观。

  于是“客”和我们心灵觉醒了,“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大自然给我们的无尽宝藏——“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心灵觉醒带来的不仅是心理上的宁静,也带来了生活上的欢乐。

  主客问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积极的苏轼和消极的苏轼战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碰撞过程,战斗的结果怎么样?“客喜而笑”,积极乐观豁达的苏轼胜出了,庄子的齐物哲学,《易经》中“循环”哲学使得苏轼这位旷世奇才释然了,该放的就放下吧,不如去共适,共同享受大自然给我们的无尽宝藏,江上之清风与山间的明月。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有这样一段话: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 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在黄州,一个文章千古、精神千古的伟岸的苏轼挺立在了后世人面前。即使到后来,他再被贬到惠州,甚至更为遥远的儋州,他都是一如既往的豁达。苏轼独特的个人魅力就在于,他具备着与其他贬谪文人不同的坚韧品志和旷达乐观的情怀。

  当后人读到苏轼的作品时,品味的不只是他天才般的诗作,更多的是,站在作品身后的伟岸的身躯,那种在困境和挫折面前豁达的人生态度。他仿佛就是人生旅途中的灯塔,在我们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指引我们方向,给我们带来光明。

  下面我们再来诵读一首我非常喜欢的苏轼的词

  四、小结

  1.《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文品人品的双重价值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道,通过诗词文赋的赏析,走进了苏轼这样一个不平常的人,在与大师的对话中,关照和审视了自我。在一个信息多元,浮躁喧嚣的时代里,我们还能够寻到这样一方净土,觅到这样一个豁达释然的东坡居士,来陶冶和净化我们的心田,我们是幸福的,因为他告诉了我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如何坦然面对,释放并快乐自己,如果说这节课,我们有幸仰视着这位巨匠,与之倾心的对话、碰撞、交流,从而在我们自己灵魂深处,进行一次精神的壮游,那么我们这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介绍苏轼的教案由小学生作文网(www.zzxu.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www.zzxu.cn/shici/468557.html

本文来源:http://www.easydail.com/22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