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asydail.com--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试题】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下面是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一 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孔孟》中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是的,孟子确实是中国的“柏拉图”,因为他也有自己的“理想国”:统治者役民以时,治民之产,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普行教化,老有所安,幼有所教,其乐融融。就《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来说,他的伟大构想是分两个阶段来实现的:第一阶段:王道之始。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一组排比,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而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面的排比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提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

  第二阶段:王道之成。“……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里又采用了排比,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第一阶段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又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五十者”也好,“七十者”也好,这些“颁白者”何以丰衣足食?何以“不负戴于道路”?于是,在养民基础上,孟子又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既养民,又教民,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就是孟子为我们构想的建设理想社会的“两阶段”理论: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这是深埋在孟子心中的美好希望。他见梁惠王时已是七十岁左右了,先前已经游历了好多国家,到大梁后与惠王有过多次接触,因此这时是他思想最成熟的时期。但问题是,在《孟子》的记载中,何以在梁惠王面前孟子才非常完备地提出了他的“两阶段”理论呢?

  曹交曾问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也就是说,他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既然如此,则当时的诸侯自然也有成为“尧舜”的可能性。从本文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梁惠王是有这种可能的,因为尽管梁惠王说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未免有些夸大了,尽管孟子认为梁惠王属于“五十步笑百步”之列,但毕竟梁惠王采取了“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的善举,毕竟梁惠王所说的“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也是事实。

  篇二 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

  看罢《寡人之于国也》,眼前立时出现台湾漫画家蔡志忠所作的漫画本《孟子》中的一幅画:孟子苦口婆心地推销“仁”的学说,尊贵的君王呢?却倚在王座上酣然入梦。这实在是对儒家学说在战国时期尴尬处境的绝妙反映,虽然有点夸张。

  孟子从来就是以善以言辞动人闻名的。他的演说,往往能抓住谈话对力最关心的问题“诱敌深入”,使对方进入自己的思维轨道,再加以明白易懂的比喻,达到使对方心悦诚服的目的。这不,梁惠王在孟子的语言攻势下,很久都不能发一言,显然被说服了。

  尽管学者(也就是某“子”)在与国君的谈论中屡屡征服对方,但事实上为国君们所乐于采用也就法家一路。每一个有头脑的国君,都明白这样一个事实:或许学者的论调高明得很,甚至让自己有醒酗灌顶的感觉,但冷静下来好好考虑,却不可全信那些歪理邪说,否则国家要倒大霉。“仁政”,这是一个美妙的字眼儿,可是兼并战争不相信美妙。施行“仁政”所需要的时间太长,没等你发展得强大,邻国或大国的军队早已杀过来。这样也就不难理解国君们面对学者的劝说为何如此“不开窍”了。

  而学者自己又何尝不想看到天下在“本门学说”的指导下 “臻于大治”呢?问题是学者自己弹精竭虑经营的学说大都带有乌托邦色彩。道家那种“小国寡民”式的理想就不用说了,墨家的“兼爱”、“非攻”,大有基督徒泛爱思想与和平主义相结合的怠味,.吓惜当时的国君能对自己的子民“泛爱”已经很不错了。总之“仁政”行不通。至于名家、农家、阴阳家……更难成大器也惟有法家,在那兵荒马乱、战火连年的时代,能够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正所谓“乱世用重典”。儒家学者在各国碰壁不断,倒不见得是儒家学说差劲儿(后来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就证明了它旺盛的生命力),而是不合时宜。可怜的学者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意识不到他们的不成功乃是历史的必然。

  “不开窍”的君主与“不成功”的学者,谱写了战国史中亦喜亦悲的一页。

  篇三 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

  苍生之生,在我心兮——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的人文关怀战国时期,一段流离的苦难岁月。皇族,士人,武夫,书生,无不为一己生存,用尽心机,费用口舌。茫茫中原,处处是无助的流民,随战事四处奔波,饥饿、寒冷、疾病、惶恐终日相伴,苦不堪言。他们没有可以炫耀的学识,没有一搏沙场的武艺,他们只有原始的农耕技术,只会在贫瘠的土地上谋求贫困的生活,就这些,也极其难得。

  但是,一些自视修养极深,学问极高的文人雅士,却视百姓疾苦而不见,为摆脱一己之贫困,游说诸侯,获取高位,静享富贵。孟子,这个出生于山东的汉子泪下了。匆忙远去的流民让他心痛,彷徨无助的流民间让他伤怀。肥沃的中原,你原是能够赋予百姓幸福,就因为战争,你比流离百姓更加贫苦。在游说诸侯,谋取富贵的言论里,艰难的仕途生涯中,孟子时时关注民生疾苦,关心百姓的生活,尤其是农民的生存状况。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是百姓的生活和汗水,养育了一个个国君的生命和权力,一个个国君却没有反思这些微小生命的小小愿望。即使是孔子这所说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的清苦生活也不得啊! 梁惠王知晓百姓疾苦,于是,“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然而,这种治表不治本的办法,只能解一时之困,何况移民的艰难,只会对百姓造成更多更大的伤害。梁惠王无助了!

  孟子关乎苍生,就在于他能从百姓的生存实际出发,将对百姓的关怀转变成向诸候进献良策的理论根据,阐述维护百姓生存的基本要求。   “不违农时,谷子不可胜食也。”这是对统治者的棒喝,不要在农忙时节征调百姓,保证他们有劳动的时间,否则,没有粮食生产,一切政治理想都是虚构。“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这是对百姓的忠告。难道,百姓不知道吗?他们违心做这些,肯定是统治者胡乱要求。谷、鱼鳖、林木,是百姓生存的最低物质需求,只有最低的物质需求保证了,才能确保百姓有生存的可能,强大国家才有可能。

  孟子目睹了战争对生态环境的严酷破坏,他说,“斧斤以时入山林”。因为,维护生态环境,“材木不可胜用也”,对百姓生存,国家延续,异常重视的。进而,孟子说,给“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于民,这是对百姓占用土地的一个确指(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虚数)。这里,孟子鲜明地主张分田土,主张将土地分给农民,允许他们有少量的房屋和土地。其实,“五亩之宅”相当于现在的一亩二分多,八口之家的“百亩”,人均也只有两亩多,在人口稀少,物产极低的战国时期,这点土地是非常少的。如果连如许少的土地也没有,那百姓的生活如何延续?这是孟子对周朝奴隶制的果断决裂,这是有时代进步性的。显然,实现这些要求的百姓,也不过是一个个处于平均生活水平之下的普通百姓。但是,就这样一种生存状况,都还要由孟子在国君面前小心地劝谏,那百姓生存现状之严峻,可想而知了。为百姓说话的,又有多少?

  孟子关怀天下苍生,关心他们最细微的物质生存之艰难,是真正在用心爱百姓。有观点说,孟子关心天下黎民,不是真正的民,是有土地资源的地主阶级的民,孟子关心民,是为统治者的仁政服务的。但是,分析孟子提出的这些微薄的要求,那是一个地主生存的现实吗?如果孟子走在田间关怀慰问百姓叫关怀苍生,孟子在国君前适时以百姓生存为理阐述治国方略,就不是为百姓分忧了?显然,这是单一、片面地理解孟子。

  更难能可贵的是,孟子深刻地意识到对百姓教化的重要性。“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学校教育应该能为民办,这是多好的想法。尊敬父母,敬爱兄长,这样,“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黎民不饥不寒”,百姓在物质上安宁,在精神上的安乐,民无怨愤,安居乐业。孟子深情地畅想黎民百姓理想的安居状态。

  雪中送碳,扶危济困,是一时之人文关怀,那么,为百姓谋求土地,谋求正常生产秩序,谋求百姓的“庠序”,是孟子为百姓谋求的可持续的人文关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

寡人 读后感 于国也

1、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2016-01-03)

2、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400字(2016-01-03)

3、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2016-01-03)

4、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016-01-03)

5、伊索寓言读后感(2016-01-03)

6、老人与海的读后感(2016-01-03)

7、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2016-01-03)

8、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2016-01-03)

9、《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2016-01-04)

10、悲惨世界读后感(2016-01-04)

本文来源:http://www.easydail.com/8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