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asydail.com--高考作文】

《 我的空中楼阁》是台湾著名作家李乐薇的作品,选自《中国现代文学大系●散文》。下面是五度学习网www.wudu001.com分享的题目为什么叫我的空中楼阁。供大家参考!

  题目为什么叫我的空中楼阁

  课题:《我的空中楼阁》

  教学重点: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难点:理清本文思路,明确作者选择的两个立足点。

  教学方法:朗读法、研讨法。

  (一) 复习旧课

  复习:《提醒幸福》一文的思路是怎样的?是纵向思路还是横向思路?

  明确:提出问题 请从此注意幸福――分析问题 什么是幸福――解决问题 如何珍惜幸福 享受幸福

  属于纵向思路。

  作者李乐薇,台湾省作家。本文选自台湾省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大系》散文第一集。

  (二) 引入新课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散文。

  提问:标题很新颖,题目为“我的空中楼阁”有什么含义呢?要求初读课文,找出文中关键语句。

  明确:两层含义:一是指“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的山上的小屋(实写);二是指“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虚写)

  (三) 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分组朗读,个别朗读,运用各种朗读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绪,从而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四) 研讨课文

  1、 本文实写的是“立于山脊”上的我的小屋,虚写的是寄托情感的“空中楼阁”,文章由实而虚,细细朗读课文,试找出文章由实写转入虚写的关键段。

  明确:第九自然段。

  2、 本文着重描写小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结构上可分为几部分?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角度来进行描写?

  明确:可分为两部分。

  立足于小屋之外和小屋自身这样两个角度看小屋及其周围的环境,是文章分为两部分的依据。

  3、 研讨第一部分:

  A、 根据立足点的变化,第一部分应该划分到第几自然段?

  明确:第一至八自然段。

  B、 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小屋与哪些周边景物的关系?

  明确:小屋与小山、树的关系。

  C、 根据立足点的变化,第一部分又可分为几层?

  明确:分为三层。

  第一层(1-3):写小屋与山的关系――立足于山外。

  全景。

  研讨:朗读这一小节,要求找出其中的关键语句:

  小屋“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第二层(4-7):写小屋与树的关系――立足于山上。

  局部近景。

  研讨:朗读这一小节,要求找出其中的关键语句:

  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树的“美妙的绿的背景”,衬托出小屋的“别致出色”、“含蓄而有风度”。

  第三层(8):写小屋与树的关系――立足于山下。

  仰视中的局部远景。

  研讨:朗读这一小节,要求找出其中的关键语句:

  4、 小结:

  第一部分写小屋与山、树的关系,感觉上很和谐,很优美,清新自然,而且写得有声有色,画面感极强。重在对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

  (五) 课堂作业

  课后练习第一题。

  第二大节

  课题:《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教师:刘咏梅

  教学目的: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和追求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课文第二部分。

  教学难点:理清本文思路,明确作者选择的两个立足点。

  教学方法:朗读法、研讨法。

  (一) 复习旧课

  课文分为几部分?分段的依据是立足点的变化,文章的立足点是怎么变化的?本文的思路是纵向还是横向?

  明确:

  两部分。小屋之外与小屋自身。横向思路。

  (二) 研讨课文

  提问:

  1、 第二部分如何划分?写了小屋与哪些周围环境的关系?描写的立足点在哪?

  明确:

  第二部分(9-18)写小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虚写。立足于小屋自身所见。

  2、 这一部分可分为几层?要求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找出每一层的关键语句。

  明确:

  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9-10)写小屋的花园与山上的云霞。

  重点研讨:

  背诵第九自然段,领悟这一段落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的大道。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

  (这段话运用了对比和排比。层层缩小,以突出“领土”的有限,以及“我”对“领土”的珍爱之情。)

  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比喻,新颖奇特,令人拍案叫绝。)

  第二层(11-12)写小屋的空气和光线。

  研讨:朗读这一小节,试找出关键语句。

  1、小屋在山的环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

  (比喻。将光的作用比喻为“花蕊”的绽开,生动形像地写出了小屋与群山在不同时段中的视觉变化。)

  2、 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

  (排比。以三个“一片”,形像地描写出“破晓或入暮”时山上柔和与宁静,给人以光、声、形诸方面的美的享受。)

  第三层(13-14)写小屋与外界的交通。

  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

  3、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

  (反问。强调了山间小路的“好走”。这个“好走”,显然不是道路平坦、“便行车”的意思,是因“我”心情快乐、幸福而倍觉“好走”。)

  第四层(15-18)写夜晚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小结:至此,作者热爱与向往自然的美好情怀表露无遗,这就点明了题意。

  (三) 写作特色

  1、 先实后虚,由实而虚,虚实结合,将现实的自然景物融入诗一般的朦胧境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讨论:

  如果说文章第一部分重在对小屋及其周围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那么第二部分写小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则更多地渗入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

  比如:明明是“受了土地的限制”,“领土”是有限的,但我却有一个可供“游目骋怀”的“无限大的‘领空’”;

  明明是小屋在“山的环抱”中,晨晓暮昏的光线变化有其自然的节律,但我却以为“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是“花蕊”的“绽开”与“花瓣”的“收拢”;

  明明是“高高的山坡”,不便行车的“山路”,我却管它叫做“幸福的阶梯”和“空中走廊”;

  夜幕灯影的小屋,明明仍是小屋,但我只觉得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2、 围绕一个中心,不断变换写作角度。

  A、 时间角度的变换,写白天的景色,又写夜晚的景色;

  B、 空间角度的变换,有近看,有远观,有仰视,有俯瞰,有写“领土”,有写“领空”;

  C、 表达方式的变换,有写景,有抒情。

  (四) 归纳主旨

  通过小屋的描写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五) 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第三、四题。

更多相关内容:
    有了动力就要为目标的实现一步一步走下去,不能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我... 担当、奉献不是嘴上说说,更不是空中楼阁

    本文来源:http://www.easydail.com/7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