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asydail.com--高考院校】

徐州工程学院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两汉文化发源地、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古城徐州,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联盟成员、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首批入选高校、中德能源与矿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理事单位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徐州工程学院全国排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徐州工程学院全国排名

  徐州工程学院排名2016最新排名第500名

  近日,中国校友会团队发布了2016中国大学排名,其中徐州工程学院2016年位列500名,相较于2015年的排行第499名,排名下降了1位。

  徐州工程学院坐落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由原彭城职业大学和原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多次被徐州市人民政府评为花园式单位、园林式单位 、先进集体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安全文明校园、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省级文明单位标兵。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8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36人,博、硕士575人,3名外聘院士,有5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有57人分别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市优秀专家和市拔尖人才,基本形成了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成的教学科研梯队。

  2006年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1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项目2项,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社科成果奖2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62项、社科成果奖10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被EI、SCI收录99篇。

  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学校有教职工1271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88人、副高职称303人;具有博士学位119人、硕士学位606人;有1人被遴选为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委,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被评为二级教授;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8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8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0人,徐州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63人。

  中国工程院吕志涛院士受聘为徐州工程学院名誉教授;中国人民外交学会荣誉会长、前驻德国特命全权大使卢秋田、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吴知行教授、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林连连博士、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维维集团董事长杨启典、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邢婉丽教授、渤海大学副校长兼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励建荣教授、中国台湾辅仁大学统计信息学系暨应用统计所博士生导师、商学研究所所长兼创新育成中心主任、中华资料采矿协会理事长谢邦昌教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生化研究室主任周捷博士、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电子技术大学副校长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清华大学傅水根教授分别受聘为徐州工程学院客座教授;美国新泽西工程学院Jay N.MEEGODA教授、江苏大学博士生导师刘荣桂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茅献彪教授分别受聘为徐州工程学院兼职教授。

  截至2013年,学校有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

  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

  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团队

  江苏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

  新型工程机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团队

  徐州工程学院简介

  徐州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文、经、管、教、艺、体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2002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始建于1983年的彭城职业大学和始建于1985年的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2006年6月,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6月,始建于1959年的徐州教育学院整建制并入。

  学校紧扣地方性、应用型办学主线,践行“大应用观、大工程观、大生活观、大文化观”办学理念,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持续提升。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获评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省文明单位、省五一劳动奖状、省科技富民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

  学校现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1990.5亩,校舍面积57.2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7.97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值1.67亿元。设有15个二级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徐州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挂靠我校;开设5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3万人。学校与美国、俄罗斯、德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9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学校大力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五大工程”和“卓越计划”,师资整体水平持续提升。现有教职工1229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105人、副高职称346人,博士学位154人、硕士学位672人。1人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评二级教授,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各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六大人才高峰”“333工程”“青蓝工程”等省级各类人才90人。有3位外籍教师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荣誉奖章”。

  学校践行“以生为本,协调发展”教育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厚基础、善实践、能创新、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学校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获批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重点专业(类)5个;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承担省部级以上高教研究项目39项,获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3项,省级精品课程10门、精品教材13部、重点教材7部。学校承担国家级国际合作办学项目2个,是“茉莉花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资助高校。

  学校紧密对接区域产业转型发展需要,着力加强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彰显。五年来,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32项、成果奖82项,新增各类授权专利849项。拥有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3个,获批省级工程实验室4个、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工业设计中心1个和科技创新团队2个。学校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建省级技术转移中心并建有分中心13个;与徐州市泉山区共建省级大学科技园(徐州2.5产业园),打造徐州地区唯一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学校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举办了两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获批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学校大力实施“系统研读一本书、学会一些音乐知识或者一种乐器、爱上一项体育运动、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参加一个科技创新团队”的大学生素养提升“五个一”工程,着重培育学生“幸福生活观”。五年来,学生获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25篇、优秀毕业设计团队3个;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47项、省级项目206项;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际和国家级奖项850项,包括“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国际数学建模竞赛特等优胜提名奖等高层次奖项;2名学生被评为“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迈入新的发展时期,学校将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整体水平,为实现建成区域性综合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本文来源:http://www.easydail.com/30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