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asydail.com--热点资讯】

  《皮囊》读后感

  当我翻开《皮囊》这本书时,当我阅读完这本书时,我似乎也觉得我脱离了肉身,只剩下灵魂在思考。

  第一章是“皮囊”,而这皮囊,我猜想也许就是指作者的外曾祖母阿太了。作者的阿太活到九十九岁,她从来不在乎自己的身体,她认为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作者深深的记住了阿太说的这句话,当然,我读到这句话也深有感受。

  阿太每次切菜都非常用力,有次竟然把手指头给切断了,“我们”因此事十分慌乱,只有阿太自始至终一副事关不已的样子。阿太杀鸡没割中动脉,那只鸡洒着血到处跳,阿太小跑出来,一把抓住那只鸡,狠狠往地上一摔。阿太等到鸡停歇了说:“别让这肉体在折腾它的肉身。”这是阿太的故事,也是这样被“我”当成了神婆。阿太的生活观就是: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这也是我们需要去改变的。

  第二章是“母亲的房子”,这位母亲是位能吃苦耐劳的母亲。她想建一座房子,即使她心里清楚,房子可能会被拆迁掉,但她还是坚持着将房子修建完,只是为了“这一辈子,都有家可归。”母亲为了这个房子,她去做苦工,捡菜叶,她为了这个房子,花了不少功夫和心血,因为这房子是母亲的宣言。以建筑形式,骄傲地立在那。这是母亲的故事,也从这个故事看到了一位母亲的坚持,虽然这种坚持难以让人接受,但也是可以理解的。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坚持。

  第三章是“残疾”,这里指的正是父亲。在前一章中也曾提起过父亲,父亲重病,不得已离开了人世间。父亲中风,心脏动了手术,左半边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刚开始的时候父亲不能接受这样的自己,他不习惯自己的身体,他一直把眼泪憋在他的眼眶中,使劲不让它留下来。当他摔倒的时候,当“我”想要去搀扶的时候,他把“我”推开。妥协后的父亲变的不像父亲了。他不再假装坚强了,会突然因为自己的疾病哭泣,他会讲夸张的故事惹哭老人,他会拿拐杖去打挡他路的小孩,会和邻居家的小狗吵架......姐姐和“我”对于父亲的称呼也一直在变,由父亲到阿圆再到大粒仔。父亲最终退化为一个孩童。这是父亲的故事,我们从来没有发现,父亲,也会脆弱,也会委屈。所以,这篇文章,写的不是残疾,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完整的父亲。

  这只是《皮囊》中的三章内容,但足以让我感受到这本书的价值。正如序章中刘德华所说的:“崇达的《皮囊》里,有的是对他成长中有所启发的人,造就了他步步达成目标的人生。看他的书,总有启发,就如生命中多添一盏明灯。

本文来源:http://www.easydail.com/24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