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asydail.com--音乐高考】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以下是小学生作文网www.zzxu.cn小编为你推荐的高中历史【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儒家学派的思想家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以及其他学派的老子、庄子和韩非子的主要思想;

  (2)理解孔子“仁”的思想、墨子“仁政”的思想和“性本善”思想、荀子的性恶论、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3)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寻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 引入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相关内容,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和早期儒学出现的时代背景。

  (2) 运用比较法、列表法和分析法指导学生对“百家争鸣”以及儒家思想的相关问题进行归纳。

  (3) 最后以早期儒学为重点,组织学生对儒学的存在原因以及现代儒学复兴情况进行探讨。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研究探讨,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对“诸子百家”的分析以及了解,培养学生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

  (3) 认识儒学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并且联系现实,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发挥儒学在现代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 教学方式

  1. 教学方法:比较法,列表法,分析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演示,辅之以师生交流讨论

  ※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早期儒学三大家的主要观点

  2. 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言

  由电影《孔子》引出课题:前段时间有一部热播电影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不少的电影人甚至社会学者,历史学家都对它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对于这部影片,褒贬不一,它就是《孔子》。由胡玫执导、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于2010年1月22日正式全国公映。电影描写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51岁出任中都宰一直到其73岁病逝这段经历,并挑选了最有戏剧性的堕三都、周游列国、陈蔡被围等重要经历进行改编。(播放《孔子》的系列剧照。)

  提问:影片《孔子》的时代背景,大家知不知道?答案 春秋战国时代。

  导入新课

  影片的主角是孔子,但是,其实在那个时代,有很多孔子一样伟大的人物。那个时代,是我国思想文化的一次大潮流,无数学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张,它不仅仅是一个诸侯争霸的时代,也是一个各种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的时代。

  二、教授新课

  (一)1.“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百家争鸣”的含义

  提问:何谓“百家争鸣”?提示:“百家” 与 “争鸣”各自含义。 答案:教师通过投影解释

  A.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B.所谓“争鸣”是指争论和辩难

  C.“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形成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原因)

  结合课本,请学生先思考、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幻灯片演示

  第一,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二,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三,科技上的进步。在天文学﹑数学﹑光学﹑医学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下,人们的精神生活及物质生活得到了丰富与提高。

  第四,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第五.学术自由的氛围。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此外,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这也是促成百家争鸣的另一重要因素。

  3. 诸子百家

  (1)墨家——墨子简介

  墨子(约前468—前376),墨家创始人,战国时期鲁国人。代表作《墨子》。

  资料链接: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而死者,不可胜数。

  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墨子》

  提问:从上述史料中,你能分析出墨子的主要观点吗?答案:兼爱、非攻、尚贤

  (2)道家——老庄

  老子,传说姓李名耳,生卒年不详。春秋晚期楚国人。

  资料链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从资料分析老子的思想观点:“道”是本原,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朴素辩证法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资料链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从资料分析庄子观点:继承发展老子的思想,把世间万物都看做相对的

  (4)法家——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 ),战国时期韩国人,是法家集大成者。

  资料链接: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从上述资料分析韩非子观点:答案:以法治国 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4.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影响

  概括而言: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5.列表法小结儒墨道法四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主要流派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儒 孔孟 略

  墨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

  道 老庄 无为而治以及朴素的辩证法

  法 韩非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以及以法治国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

  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战国时代,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和总结,并博采众家之长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孔子

  提问:你对孔子了解多少?

  幻灯片演示孔子简介。结合课本P5的资料回放总结孔子的生平。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十八日,享年73岁。孔子或孔夫子是对他的尊称。

  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政绩十分显著,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高官,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最终未能实现。

  于是,孔子开始潜心办学,为改造社会培养人才,并在教育上获得了巨大成功。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晚年对《诗》《礼》《书》《易》《乐》《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文化、繁荣学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史料链接: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仁。《论语•卫灵公》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从上述资料分析孔子的观点: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的思想。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政治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

  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这是孔子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孟子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

  结合课本知识以及资料链接分析孟子思想: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继承了孔子的“仁”,并把它发展为“仁政”思想。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则会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还提出了性本善的思想。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性善学说虽然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但孟子强调君王要善待人民,在当时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资料链接:“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3.荀子

  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代表。

  结合课本知识分析荀子的思想

  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在君民关系上,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在伦理观上,荀子主张性本恶。

  资料链接: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哀公》 )

  从上述资料启发学生对于如何学习的思考。

  4.运用列表法对比孔孟荀三者的观点

  早期儒学三大家思想主张对比

  孔子 仁 为政以德 克己复礼

  孟子 仁政 民贵君轻 性善论

  荀子 仁义、王道 君舟民水 性恶论

  三、探究学习:儒学与现代生活

  提问:列举你在现代社会中看到的儒学的影子。

  此部分主旨在于让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经久不衰。学生回答后,幻灯片放映。

  四、巩固练习

  本课主旨内容及探究性问题: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原因

  2.百家争鸣局面带来哪些影响

  3.试述儒教三大家主要观点

  4.你觉得为什么儒家思想最后为什么成为“百家”中的大家?

  5.你认为现代社会生活中,有没有复兴儒学的必要?如果有,那么原因是什么?

  6.你认为我们能为复兴儒学做些什么?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 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班会教案 挥洒青春,展示自我班会教案 我们的节日清明班会教案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 按标记分类教案 幼儿园防溺水安全教案 幼儿园音乐教案水族馆 拒绝垃圾食品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 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下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教案 七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之第四单元作文训练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之古诗文默写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体育课教案 东汉的盛衰教案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 我和集体一起成长班会教案 幼儿园防溺水教育教案 护林防火班会教案 幼儿园食品卫生教案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打开外交新局面教案 拒绝小食品开题课教案 幼儿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音乐游戏谁是小熊教案 幼儿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案 幼儿园网上祭英烈活动教案 幼儿园等分圆教具操作教案 打瞌睡的房子教案 我的大学教案 养成良好习惯班会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案 《丑小鸭》教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中班社会能干的我教案 雷锋班会教案 高中必修二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防溺水教案 食品安全教案 马嵬李商隐教案设计 防治水污染的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五正余弦定理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由小学生作文网(www.zzxu.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www.zzxu.cn/jiaoan/479467.html

本文来源:http://www.easydail.com/22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