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asydail.com--高考语文】

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以下是小学生作文网www.zzxu.cn 分享的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

  课 题 2、物体形状发生改变以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后恢复原来的形状;能用文字和图画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的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弹力在生活中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通过实验体会到弹力的性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去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 弹簧20根、橡皮筋20根、烧瓶一个、橡皮塞一个、玻璃管一个。小黑板四个 、钩码20个(每组五个)。塑料尺24个。拉簧4个。健身器一个,录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互动目 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教师出示健身器:请学生来讲台来试试谁能把它拉开?

  学生上台来拉一拉,(这里只要两个学生来做,节约时间)

  教师:在我们的一拉一松之间,健身器有什么变化?你自己有什么感觉?

  学生:健身器被拉的时候会伸长,松开后又回到原来的形状,同时在拉的时候手很费劲。教师板书:拉-变长,松开后恢复。手费劲。

  探索和调查 教师:大家说的很好,健身器是用弹簧来做的,老师给你们提供了弹簧,你们试试看这些弹簧是不是也有这种性质呢?

  教师:下面请你们用手轻轻的拉一拉老师提供的弹簧,观察在一拉一松之间弹簧有什么变化以及你们的手有什么感觉。

  学生开始拉,然后回答:弹簧在手拉的时候会变长,手松开会缩回去。感觉有点紧、感觉有点费力……(教师板书学生的话拉一拉,变长、松开、缩回去“恢复原状”、手感觉费力。)

  教师:看来弹簧都有相似的性质

  那么其他的物体是不是也有类似弹簧的情况呢?你们还可以试试老师提供给你们的橡皮筋和塑料尺,观察观察是否也是这样的呢?同时要求学生完成实验表格

  学生开始实验,完成后开始汇报。

  教师:你们在做的时候,整个过程和弹簧相似吗?手又是什么感觉?

  学生:和刚才的情况基本类似。

  教师:很好,下面我们能用自己的话把刚才三样物品的变化过程总结出来吗?

  学生:用手拉------形状改变

  手松开------恢复原来的形状。

  教师:在形状发生改变的时候你的手有什么感觉呢?

  学生:有点紧

  教师:在松手的时候你的手又有什么感觉?

  学生:好象有股力量拽着它往回缩。

  教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是这样的的吗?

  教师做小实验:下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能让我们更加清楚的看到皮筋在恢复时产生了什么。在拉皮筋的时候挂上一个勾码,手松后勾码会跟着弹簧缩回的方向移动。然后提问,为什么勾码会随着弹簧一起移动?

  学生:因为弹簧恢复原来形状的时候有一种力量把它也拉回来了。

  教师:很好,我们把刚才拉、放健身器、皮筋和塑料尺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弹性,你们有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弹性吗?

  学生自己来说,教师及时辅导。

  教师将学生总结出来的结论进行板书。

  教师:大家总结的很好,科学家是这样总结的,教师说出比较严密的定义。在物体恢复原来形状时产生的力叫做弹力,你们能说说弹力和弹性的区别吗?

  学生说说区别 。

  教师总结: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弹性和弹力的区别和关系。

  教师:刚才我们分析的啊都是摸上去软软的,柔柔的物体,你们觉得玻璃烧瓶这种摸上去硬硬的物体也有弹性吗?

  学生:没有。

  教师:真的吗?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小实验(教师介绍实验过程)学生仔细观察。

  学生观察完成后,教师问学生你们看见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看见水柱上升,是因为玻璃瓶的压力让水上升。

  教师总结,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物体都有弹性,只不过我们的眼睛不容易察觉。

  教师:刚才我们是请同学把健身器拉开,现在我们比赛一下看谁能拉的更长好吗?谁来试试?

  学生:开始推荐某人。教师可以多问一句:你们为什么请他?学生:因为他劲大。教师:劲大就能让健身器变的更长吗?

  学生回答是的

  教师:确实是这样吗? 我们先来试试把,让学生开始比赛。

  结束后通过刚才的比赛请你们想想,要想让弹簧更长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要用更大的力量,教师:那么你们认为弹簧的伸长长度和拉力的大小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教师:你有办法通过实验来证明吗?你打算怎么做?

  学生开始发言,教师给予引导(重点几个问题:1、如何得到具体的数据?2、拉力如何能够确定大小?3、量弹簧变化后哪一段的长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提示学生为他们准备了那些材料)

  教师:请你们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开始设计吧。

  学生开始讨论并完成实验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完成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实验方案。

  教师:你们觉得在实验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否则会影响实验的准确?将注意点进行板书。

  学生开始回答,教师评价。同时要求学生在做的 时候用一个拉簧来做时要挂在不同的位置。提醒学生完成后把线连接起来。

  结束后,教师宣布开始实验并进行巡视和指导。

  实验结束后,教师让学生说说实验数据,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呢?让学生把纸放在黑板上。教师提醒学生把线连接起来。

  学生回答:拉力越大,越长。(这里要先让学生公布他们的数据,否则这些结论是不具有说服力的)

  教师:根据如果在第四个位置挂上四个勾吗,你能直接用笔在纸上点出弹簧可能会达到的位置吗?

  学生来点,完成后教师问你为什么能做到?

  学生回答:因为根据规律应该在这个位置(这里有个计算的过程)。教师让学生把勾码挂上看看是不是这个位置。

  挂上后学生会知道这个规律是科学的。

  教师:那么我们刚才只是挂了五个勾码,如果我们继续挂六个、七个甚至一百个,弹簧还会无限制的伸长吗?

  学生回答:不会会断掉。

  教师:下课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买或者找一个弹簧去验证一下。

  反思和解释 教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教师出示录象:1、在玩蹦蹦球2、骑自行车3、用夹子夹文件

  一起来分析他们是怎么样工作的?

  教师请学生在生活去找一找人们在哪些地方运用到了弹性或者弹力。它们的运用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帮助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课 题 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收集相关事例来说明重力的普遍存在。

  2. 通过实验感受到物体重力的方向、大小。

  3. 能够用水桶做模拟万有引力的实验。

  4. 能收集有关牛顿的科学故事,与同学分享。

  科学知识

  1.认识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

  2.初步体验到物体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天体的圆周运动可以产生离心力而克服地球引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愿意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听取其他同学的看法和意见。

  2.体会到任何的科学认识都来源于科学实践,科学认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3.感受科学活动和探究的乐趣,激励学生像科学家牛顿那样大胆想像,热爱科学研究。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认识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能初步体验到物体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能认识到天体的圆周运动可以产生离心力而克服地球引力。

  教学准备 水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目的

  集中话题 利用课间时间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学生按要求分小组进行投掷纸飞机。

  问:为什么我们掷出去的飞机无论多高最后总是落在地上呢?还有哪些现象与重力有关呢?

  2、活动、思考、回答(提出假设)。

  3、小组讨论、汇报。

  4、挂在树上的苹果,晾在绳子上的衣服也会受到重力的影响吗?为什么?

  5、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6、教师总结:原来,地面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正是这种吸引作用,才产生了上述现象。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探索和调查 教师介绍: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物重。物重可以通过用弹簧做的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讲解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3、实物演示:

  ●测量前要使指针对准刻度线,如有偏差,必须校正,这一步骤叫做校零。

  ●要明确秤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测量力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测量范围之内,读数时应根据分度值确定准确值和估计值。

  ●实际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为了纪念牛顿为科学所做的贡献,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4、学习测力计的使用:学生分组活动。利用测力计测量各种物体的重力。

  5、指导学生利用测力计测量各种物体的重力。

  问:在测量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6、讨论、汇报。

  三、研究重力平衡现象

  1、教师提问:在杂技表演中,走高空钢丝的演员是怎样表演的?为什么手持一根金属棒?那根金属棒又叫做什么?为什么走的过程中有点半蹲着而不是笔直的?

  2、小组讨论:你觉得要使物体平衡需要哪些条件?

  3、大组汇报:怎样使“独脚小人”站在瓶盖上?

  4、选取材料动手试一试,验证一下怎样使“独脚小人”站在瓶盖上。

  5、进行思考、提出假设,选取材料进行实验。

  6、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物体平衡的条件:物体的重心低和物体的支撑点在重心的作用线上” 1、联系生活实际回答

  7、教师进行总结。

  回顾和解释 让学生总结出生活中重力的影响有哪些实际的例子。

  课 题 4、摩擦力的秘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5. 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6. 设计实验研究减小或增大固体与固体间、固体与液体间摩擦力。

  3.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科学知识

  1.认识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

  2.了解减小或增大物体间摩擦力的方法。

  3.知道生活中应用及避免摩擦力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对探究日常生活的摩擦现象感兴趣。

  2.意识到摩擦力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但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教学重难点 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能了解减小或增大物体间摩擦力的方法。知道生活中应用及避免摩擦力的现象。

  教学准备 钢管 大小不同的木板 重量不等的物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目的

  集中话题 一、激趣导入

  1.师出示一根不锈钢管(一端已涂上洗洁精)

  指名一胖一瘦两名男生上台比赛拔河。

  赛前猜一猜谁能赢,结果大家十分惊讶胖子竟然输了。

  2.师:什么原因胖子输了呢?

  同学们根据已有经验说说自己的见解,师再让胖子说说当时的感受:有力使不上,手上太滑。

  3.师小结并揭题:摩擦力的秘密

  探索和调查 4.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和摩擦力有关的现象?

  学生举例。

  结合学生的谈话,教师相机选择一两个与学生实际结合的例子让学生加强体验。

  5.你们想研究摩擦力的哪些秘密呢?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我们先来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会有摩擦力?”

  二、研究摩擦力存在的条件

  在什么情况下会有摩擦力呢?

  小组成员动手实验。

  请个别小组的成员上台演示实验。

  师小结摩擦力存在需要的条件,并强调对比实验的重要性。

  三、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演示:找一些不同大小、不同种类、不同轻重的物体放在一块比较平滑的木板上,逐渐倾斜木板,比较它们下滑时的摩擦现象。

  学生观察并汇报。

  利用手持显微镜观察这几种物体的表面,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进行假设: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物体的重量、表面的粗糙程度、速度、用力大小等)

  提问:怎么证明你的假设呢?

  各小组成员选择一个问题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分组实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同时要求每个实验连做三次,记录员及时做好实验记录。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四、探究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师出示投影片,并问: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力呢?

  学生观察后汇报。

  引导各组动手设计一个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实验。

  小组成员自由选择身边的材料动手研究并汇报实验情况。

  小小发现家:(实物研究)

  师推出一辆自行车,谁能找一找自行车上哪些地方为了增大或减小摩擦力而设计的?

  回顾和解释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利用摩擦力的例子

  课 题 5、降落伞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7. 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

  8. 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科学知识

  1.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

  2.初步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4. 培养学生合作与参与的意识,主动进行分享与交流的品质。

  5. 对科学问题进行反复尝试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教学准备 降落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目的

  集中话题 教师:先出示降落伞下降的图片或录像。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降落伞可以把我们安全的从天上带回到地面吗?

  学生回答:是因为空气托住了降落伞。

  教师让学生讨论:降落伞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学生开始讨论:讨论过后组织学生在图上用箭头标出降落伞受到的地球引力及空气阻力。

  探索和调查 教师:你们想自己制作一个降落伞吗?

  学生说:想。

  教师:先让学生分组根据具有的材料设计制作降落伞的方案。

  学生开始讨论。

  讨论完成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制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安全,线段从四个角下垂到结的长度应相同。

  学生分组根据设计方案制作降落伞。

  教师巡视并且指导。

  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到室外测试降落伞的下降速度。

  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可以由一位同学将降落伞伞面对折两次后,在教学楼二楼上往下放降落伞,下面的同学用秒表记录降落伞从打开到下落至地面的时间。

  这样各降落伞下降距离可以控制在基本一致的范围内,下降速度快慢也就一目了然。活动时教师应认真组织,更应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教师:我们已经制作出了自己的降落伞,你们想让它在天空中停留更多的时间吗?

  学生回答想

  教师: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

  让学生提出他们的设想。也就是假设。

  学生设计实验并形成各自的方案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师生对各组方案进行修正,着重关注各组是否正确控制实验的变量与恒量。

  (教师提示学生获得各降落伞的下降速度的数据不能仅凭一次实验,要通过多次实验获得多个数据后再求得平均下降速度,体现科学研究获得有用数据的严谨性。整个研究的过程同样要注意组织,确保活动的安全。)

  开始实验,反复几次后获得实验结果。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先让学生对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进行假设,再让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假设。)

  回顾和解释 让学生回去查找降落伞的资料,说说降落伞的种类有多少。

  说说降落伞的原理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第五单元 调查与预测

  课 题 1、调查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 能够根据一个主题设计调查问卷,能够向熟人征求回答信息,能够根据回答信息得出简单的分析结论;

  • 能够正确填写调查表,能够模仿教材的格式自己设计调查表;

  • 能够在现场调查活动中使用某种捕虫工具和某一种观察工具。

  科学知识:

  • 知道人类活动影响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 理解鸟的不同,迁徙的地点和距离都不一样;

  • 通过农作物—田鼠—狐狸—老鹰的食物链图例,理解动物的生存如何受到人类活动威胁的知识;

  • 懂得调查的意义;

  • 认识调查昆虫所必需的物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关注身边环境中事物的变化;

  • 关注人类活动给环境以及动物带来的影响;

  • 痛恨生活中坑害农民的行为;

  • 羡慕丹顶鹤的幸福生活

  • 忠实地展开调查。

  教学重难点 能够根据一个主题设计调查问卷,能够向熟人征求回答信息,能够根据回答信息得出简单的分析结论;能够正确填写调查表,能够模仿教材的格式自己设计调查表;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师 生 互 动 效果简析

  了解调查的意义 1、 地球是否真的变暖了呢?你是怎么认为的,有科学道理吗?

  2、 要想知道地球是否真的变暖,应该怎么办?

  3、 科学家事怎么做的?

  4、 科学家通过调查发现了什么?

  5、 说明调查可以使我们了解在不同时间内事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6、 你知道各种候鸟似如何迁徙的吗?

  7、 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知道?

  8、 科学家是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找到答案的?

  9、 他们是怎样来做的?

  10、从下面的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迁徙最远的鸟是什么鸟?哪些鸟经常飞到北极?……)教师可以用地球仪进行比划。

  11、调查使我们了解到一些事物的相同和不同特征。

  12、阅读课本55页的事件,看到这则消息你是怎么想的?

  13、如果你是法官你会怎么去做?

  14、怎样去调查呢?为什么要去检测种子、化肥、农药?

  15、调查使我们完整地了解了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学习调查的方法 1、 前面几则活动中科学家调查的方法一样吗?

  2、 调查有很多方法,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来设计调查问卷

  3、 看课本55页,然后请同学想一下你想要了解什么样的问题?你准备怎样来调查?

  4、 自己小组讨论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在全班进行调查。

  5、 交流调查的结果,全班同学点评。

  6、 你知道丹顶鹤是怎样生活的?请学生来给大家做演讲。

  7、 再请学生说说他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调查的?

  8、 我们不但可以通过图片资料调查问题,还可以通过文字资料调查问题,阅读课本56-57页或者亲临现场进行调查。

  调查实践

  (教材上是调查校园里的昆虫) 1、 请同学们自己确定一个调查问题,并讨论好这样的问题是否适合在校园内进行。

  2、 指导学生进行分工。

  3、 讨论调查需要用到什么样的器材?为什么要用到这些工具,如何使用。

  4、 分工进行现场调查。

  5、 完成调查报告并汇报。

  课 题 1、调查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 能够做出正确的预测并用测量的方法掌握水位变化的规律;

  • 能够采用先说预测依据后说预测结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预测。

  科学知识:

  • 懂得预测的含义以及两种常见的预测情况;

  • 了解一些可供预测的科学事实;

  • 懂得科学知识是我们做出科学预测的根据;

  • 懂得即使有根据,预测也会有错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保持对现象的好奇心,愿意进行预测;

  • 关注身边事物,关心重大事件,关心社会发展。

  教学重难点 能够采用先说预测依据后说预测结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预测

  教学准备 量筒、水、5个玻璃弹子、烧杯、食盐、天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师 生 互 动 效果简析

  导入 1、 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学习过根据动物的行为来判断天气的几句谚语吗?请学生说说。

  2、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根据一定的现象来推测未来的变化。

  认识预测 9、 请学生来做一个游戏

  讲解游戏的规则:投一枚硬币,静止后朝上的事哪一面?连续多是尝试,会出现什么情况?

  先请同学们来猜一猜,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学生尝试

  汇报

  实际情况和你想得一样吗?

  10、 如果把一个玻璃球放进水里,会发生什么情况?在继续放入第二粒呢?

  你为什么这样想?

  学生实践

  学生汇报结果

  3、小结:前面我们做的两个游戏中同学们都运用了预测,实际上预测就是什么呢?预测需要什么?

  4、我们每天都能听到天气预报,实际上这也是预测,是不是每天的天气预报都准确无误呢?

  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5、把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体积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请学生先预测,再请学生说说这样预测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试验。

  汇报试验的结果。

  刚刚的事情是怎么回事?说明什么问题呢?

  阅读课本60页的话。

  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预测,你能举出生活中科学预测的例子吗?

  实践活动 6、 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有根据的预测:下面哪一种情况下粉笔下落不易粉碎?

  7、 学生预测。

  8、 你这样预测的依据是什么?

  9、 试验前先讨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保证试验的真实性。

  10、 进行实验,然后汇报试验的结果。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2

  一、本册教材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

  二、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标: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三、本册教材各单元教学目标: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人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本册教材重点、难点: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科学教学进度表

  周次期内容安排备注

  12/6~2/10序言课①

  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①

  22/13~2/171.2点亮小灯泡①

  1.3简单电路①

  32/20~2/241.4电路出故障了①

  1.5导体与绝缘体①

  42/27~3/21.6做个小开关①

  机动①

  53/5~3/91.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①

  2.1油菜花开了①

  63/12~3/162.2各种各样的花①

  2.3花、果实和种子①

  73/19~3/232.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①

  2.5种子的萌发①

  83/26~3/302.6动物的卵①

  2.7动物的繁殖活动①3/31、4/1

  上学

  94/2~4/6机动①清明节放假4/1、2、3

  104/9~4/133.1一天的食物①

  3.2食物中的营养①

  114/16~4/203.3营养要均衡①

  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①

  124/23~4/273.5面包发霉了①

  机动①4/28上学

  134/30~5/43.6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①劳动节放假

  4/29、30、5/1

  145/7~5/113.7食物包装上的信息①

  4.1各种各样的岩石①

  155/14~5/184.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①

  4.3岩石的组成①

  165/21~5/254.4观察、描述矿物(一)①

  4.5观察、描述矿物(二)①

  175/28~6/14.6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①

  4.7岩石、矿物和我们①

  186/4~6/8复习①

  机动①

  196/11~6/15科学期末考试①

  206/18~6/22端午节放假6/22、23、24

  216/25~6/29

  注:1.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全市中小学于2012年2月6日开学。

  2.全市小学于2012年6月29日学期结束,6月30日放暑假。

  3.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全市中小学均于2012年9月3日正式开学。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四(下)的教材内容主要是生命世界和物质科学两方面.教材编排的意图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特点:问题—假设—验证—结论,这和科学家工作没什么两样,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是科学家.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这也是科学课真正的精神和内涵.本学期,学生探究对象是认识事物的性质和相互关系,共安排了5个教学单元:《骨骼与肌肉》、《养蚕》、《物体的运动》、《无处不在的力》、《调查与预测》.从探究水平上看,仍以引导性探究为主,逐步过渡到指导性探究,为以后的自主探究打下基础.本学期的科学探究首次涉及对比实验,教师要细心引导,要具体指导操作的方法,带领学生经历“预测—设计并进行实验—整理分析收集的证据—表达与交流”科学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控制变量.从过程与方法上看,在观察与测量的基础上,学习假设与收集证据,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理解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在此基础上形成结论和解释,验证自己的假设.养成大胆假设、仔细实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和敢于阐明自己的观点,虚心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评议或质疑,反思改进自己的探究过程的合作探究态度,使学生知道科学也需要共享.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教材设计了触摸、模拟、建立模型等探究活动,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作用,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懂得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

  第二单元《养蚕》让学生亲身经历一次完整的养蚕过程,观察到一个生命的完整周期,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伟大,体验到为养蚕所付出的辛苦劳动和养蚕成功的快乐(与三年级的种植相联系),在知识、情感、态度、方法等各方面都有较大的收益,在养蚕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一场养蚕活动交流会,让学生回顾养蚕的经历,展示自己在养蚕活动中的研究成果.

  第三单元《物质的运动》选取了力学中可直接感受的“运动”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运动是物质的基本规律之一,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要用参照物作为判断标准,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物体的运动状况,学会简单的定量观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本单元出现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去探究影响小车的运动的快慢的因素和摆的快慢因素,这是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跨越,教师要对学生探究方法作具体的指导,要让学生知道要保证实验的公平,实验结果的公正和客观,实验中有些条件不能改变,有些条件需要改变,但每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在探究过程中,要求学生大胆假设,周密计划,认真操作,仔细观察,要尊重事实,要做好原始记录,要用数据说话,教师的角色由初始的“帮”到“扶”,渐渐到“放”.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围绕力的存在,力的表现和作用,就力在哪里,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方向,力有大小及弹力,地球引力,摩擦力,气体和液体的阻力来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通过对重力、摩擦力和阻力的探究,使抽象的力的概念得到理解和深化,能综合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自主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调查和预测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要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应采用调查,调查的常用方法有哪些;预测是对事物的未来作出科学猜测,预测要有依据.

  二、教学建议:

  1、合理地使用教材.教材是教材编写组提供的教学素材,有严密的逻辑性、思想性、结构性,是编写组集体智慧的结晶.但不可否认,教材很难顾及不同区域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因此教师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四(下)将《骨骼与肌肉》安排在二月份,在气候还比较寒冷的情况下,学生穿着厚重的棉衣,难以通过触摸的形式感知骨骼和肌内.《养蚕》受气温影响也很大,建议将这两个单元推迟,先进行三、四单元教学,待气温升高时,再进行一、二单元教学.教学《养蚕》单元时还需注意,养蚕活动时间较长,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好养蚕计划,认真记好养蚕日记.教学时穿插在其他单元中进行,采用大小课的方式,定期交流观察日记,适时进行阶段性评价,最后举行养蚕经验交流会,全面总结养蚕的收获.

  2、加强学科沟通.养蚕活动持续时间长,学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当前的教育现实中,肯定会受到来自语、数、英教师及家长的阻力,科学教师要与班主任多沟通联系,将养蚕活动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平时请班主任指导孩子们写养蚕日记;蚕吐丝结茧时,还可集中在作文课上观察,然后写篇作文.在培养孩子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作文水平,这是一件双赢的好事.班主任的重视与积极参与,可将各方面对养蚕活动的阻力降至最低.

  3、教师要先于学生“下水探究”.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是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教师仅仅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教师的“教”要立足于学生的“学”,服务于学生的学,要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本学期的教材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会控制变量”,因此教师要做科学探究的先行者,先于学生去经历、体验和发现.用孩子们的眼光去看待科学,用孩子们的心去体验科学理解他们的惊奇与幼稚地思考,理解他们的个性化的表述,真正做到“蹲下来教科学”.教师的“下水探究”可以摆脱以往“坐而论道”的弊端,在一个可预设的情境中,教师以学习者的角色,设身处地地去实践,以探知水之深浅,路之难易,教师可根据下水探究的体验,在情感态度方面对学生做出恰当的发展性评价.

  4、要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探究.严谨是科学的显著标志之一,严谨表现为科学的任何结论都需要有事实为依据,离开了事实的支撑,任何科学结论都无法存在,在研究“小车的运动”“摆”等过程中,学生开始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收集证据,教师要明确要求学生做好原始记录,注意保留且不能随便涂改数据,每次实验需做三次以上,求得中间值或平均值,全班采用统一的方法,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毅力是科学家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之一.科学探究是一种非常辛苦的劳动,需要研究者坚忍不拔,持之以恒.教师要告诉学生,养蚕是一项长期活动,需要他们付出辛勤的劳动,要鼓励学生在养蚕过程中自选课题,开展一些探究性活动,教师要给予阶段性表扬,鼓励他们坚持就是胜利.通过活动锻炼能力、培养意志.

  5、对学生的评价要科学、客观、公正.对学生评价的标准是科学素养的提高,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对学生的评价要避免重知识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试卷并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方法,科学日记、科学实验报告,科学成果展示都可作为评价的重要参考.实践证明,在科学探究中表现最好的往往是语文、数学成绩中下等生,科学教师评价他们时不能受其干扰.

  三、教学进度

  周次\x09日期\x09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x09备注

  1\x092.6~2.7\x09期初准备\x092月6日上课

  2\x092.8~2.14\x091.1 骨骼 1.2关节\x09

  3\x092.15~2.21\x091.3肌肉 1.4骨骼、肌肉的保健\x09

  4\x092.22~2.28\x09单元评价 2.1我们来养蚕\x09

  5\x093.1~3.7\x092.2给蚕宝宝记日记(2课时)\x09

  6\x093.8~3.14\x092.3我们来抽丝 2.4养蚕经验交流会\x09

  7\x093.15~3.21\x092.4养蚕经验交流会 3.1 一切都在运动中\x09

  8\x093.22~3.28\x093.2运动的快慢 3.3运动的方式\x09

  9\x093.29~4.4\x093.4小车的运动\x09清明放假

  10\x094.5~4.11\x093.4小车的运动 3.5摆\x09

  11\x094.12~4.18\x093.5摆 单元评价\x09

  12\x094.19~4.25\x094.1力在哪里\x09期中考

  13\x094.26~5.2\x094.1力在哪里\x09劳动节放假

  14\x095.3~5.9\x094.2物体形状改变以后(2课时)\x09

  15\x095.10~5.16\x094.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4.4摩擦力的秘密\x09

  16\x095.17~5.23\x094.4摩擦力的秘密 4.5降落伞\x09

  17\x095.24~5.30\x094.5降落伞 \x09端午节放假

  18\x095.31~6.6\x095.1调查 5.2预测\x09

  19\x096. 7~6.13\x09整理与复习\x09

  20\x096.14~6.20\x09期末考察与评价\x09

  21\x096.21~6.27\x09\x09

  22\x096.28~7.4\x09放暑假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中班科学教学计划 幼儿园科学教学计划 大班科学教学计划 小班科学教学计划 浙江6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三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由小学生作文网(www.zzxu.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www.zzxu.cn/fanwen/jihua/982724.html

本文来源:http://www.easydail.com/12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