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asydail.com--高考语文】

论语八则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系列”《语文(六年级第二学期)》中的课文,出自《论语》,“论”即论次编纂,“语”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八则文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的道德思想及教育原则等。下面是五度学习网www.wudu001.com分享的论语八则。供大家参考!

  论语八则精选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并称“四书五经”,还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四书五经是古代的必读书目。是中国古代文化书籍的合称。包含了古代先哲们在政治、哲学、历史、文化以及为人出事等方面的主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

  《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合称为四书,是官定的读本。而《大学》《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文章。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人,鲁国陬邑人。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

  孔子像

  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据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华夏族)后裔,故为子姓。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夏邑)。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与颜徵在生下了孔子。孔子的伟大思想与孔子母亲很大关系,其母在和他的外祖父颜襄对孔子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伯”为老大,“仲”为第二,“叔”为第三,“季”为最小的)。孔子字仲尼,由“仲”字可知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但是如果把姐妹也合起来排序,就以孟、仲、叔、季为序了,在兄弟姐妹中,居长。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品德高尚

  原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学了又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重点字词解释:

  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时习:时常地去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亦:也。

  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

  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知:知道,了解。

  愠(yùn):恼恨,怨恨。

  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本段理解: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按时温习)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乐于与有学问的人交往)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及为人的胸怀。(暂时不被人理解)

  温习

  原文: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复习(温习、巩固)旧的知识,(并且)能够从中领悟到新的知识。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释。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认为合并这两种解释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故:旧的知识。

  而:连词,表顺承,从而。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靠。

  为:成为。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知识。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下。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学习方法

  原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学习而不思考,则会感到迷罔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认真学习,则会感到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重点字词解释:

  学:认真学习。

  而:连词,表示转折。

  思:认真思考。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ǎng):迷惘而无所得

  思:空想。

  学:实践,用。

  殆(dài):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正确态度

  原文: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有智慧的人。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重点字词解释:

  女(rǔ):通“汝”人称代词,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为:是。

  是:此,这。指示代词。

  诲: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虚心求教

  原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当看到自己有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必有我师焉:见到圣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虚词,泛指多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三:泛数,几个,多个。

  师:学习。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