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asydail.com--公务员考试真题】

市社工委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上级有关社会建设工作部署,坚持以社会体制改革为统领,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重在推动社会服务发展创新、社会力量有序壮大、社会公众有效参与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努力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有效推动我市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下面是www.39394.com烟花美文网小编整理的2016年社工工作小结三篇,供大家参考!

  2016年社工工作小结三篇

  2016年社工工作小结一

  20XX年,市社工委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上级有关社会建设工作部署,坚持以社会体制改革为统领,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重在推动社会服务发展创新、社会力量有序壮大、社会公众有效参与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努力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有效推动我市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20XX年工作情况

  (一)统筹社会体制改革,推进社会发展协调有序。

  市社工委按照中央、省有关社会体制改革部署要求,结合佛山社会发展实际,加强统筹协调,与各有关部门形成合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佛山特色的社会体制改革之路。

  1.加强统筹引领。去年年初,市社工委结合省有关社会体制改革工作部署,研究起草了《佛山市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主要任务及分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于去年8月以两办名义印发执行,确定了五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务,分别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加强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强化社工及群团组织作用发挥、创新社会治理手段,共含有24小项任务。通过对我市近5年社会体制改革工作重点任务进行铺排,明确责任单位,同时建立起相应的工作机制,确保了我市社会体制改革工作有序推进。

  2.落实部门责任。市社工委通过建立工作台账、信息通报、督查督导等工作制度,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市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改革任务要求抓落实,各项改革工作得到有序推进,达到了“双百”的目标效果,即各项改革任务启动率达100%、要求在2015年底前完成的任务实现100%完成。有的工作还实现超前超额完成并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肯定,比如:截至2015年底,全市每万人(常住人口)拥有社工数达6人,提前超过省要求的“到2015年底每万人拥有5个社工”的任务目标;又如我市的“一门式”行政服务改革,得到了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荣获由人民网和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主办“2015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奖,等等。

  3.凸显区域特色。在推进我市社会体制改革工作过程中,要求各区坚持各自实际,科学合理地选择社会体制改革工作侧重点,着力解决本区域阻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各区在落实省、市的部署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也创造性地打出了系列自选动作。比如:禅城区社工委创新开展“社区公益创客”大赛,通过发挥区域化党建“1+N+X”的作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取得了较好成效;南海区社工委创新探索“社案制”,2015年举办社案创新大赛吸引了全国近百家社工服务机构和群团组织参赛。同时,联合区委党联部选取里水镇作为试点区域,探索推进“社案制”与“党员干部直联制”融合,在功能、程序和主体上加以对接、整合,实现更加广泛地听取民意,更好地解决实际民生问题;顺德区社工委在全国率先开展社会企业认定工作,认定首批社会企业3家、观察型社会企业6家,更好地引导社会资本以商业模式解决社会问题,扩大社会企业的影响力。高明区、三水区社工委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创新社会服务发展,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加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一体两翼”格局的工作部署要求,把推进社会服务创新列为工作的重中之中,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市场参与、规范有序”社会服务发展新格局,力争为促进基层社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

  1.增强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力度。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社会服务发展,政府资金投入也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市各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资金总额达1.4亿元,比2014年增长约50%。市级和部分区还设立了社会组织扶持发展资金、社会建设创新项目资金、公益创投资金等项目。如:2015年,市社工委主导的市级社会建设创新资金为350万,市民政局主导的全市市级社会组织专项扶持项目资金为640万元,各区的扶持和创新资金约2500万,这些资金项目大部分也用在推动社会服务创新和发展上。另外,我市还有一些慈善会、基金会活动,也为社会服务提供发展资金,如2015年开展的第四届佛山公益慈善项目大赛,慈善会与企业联合提供了245万元资助项目。

  2.拓展社会服务提供范围。在各级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市社会服务项目范围和区域进一步得到拓宽,社会效应也得到了进一步显现。2015年,各级各部门向社工机构购买的项目数达800个,覆盖了社会救助、养老、困难职工、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社区矫正、医务服务、社区发展等各个领域。各区社工委也积极联合部门开拓不同领域的社会服务项目,比如:禅城区率先探索引入司法社工;南海区推动“新南海人梦家圆”、“小候鸟驿站”等各类主题鲜明的社会服务项目;顺德区推动建立多家残疾人康复中心和庇护工场,同时在杏坛镇逢简村等7个村(居)引入社工服务,试点开展社区营造项目;高明区积极推动社工进社区、学校和企业;三水区引入社工进入产业社区,为产业工人提供社会服务,等等。

  3.完善社会服务发展机制。随着社会服务资金投入、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市、区各级也开展了政策制度的制定、完善工作,有效促进社会服务质量提升。在社会服务发展规划方面:市社工委按照市委的指示精神,深入开展专题调研,草拟我市十三五时期社会服务发展规划,目前起草工作正有条不紊抓紧推进。南海区、顺德区也已启动“十三五”时期社会服务建设规划。在社会服务标准方面:禅城区制定了《禅城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实施办法》,顺德区推进实施《顺德区社会服务标准(试行)》,统一规范社会服务评价标准。南海区从医务社工、“职工家”服务标准的制定入手,积极探索建立起全区统一的社会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市妇联探索构建家庭社会工作服务标准体系,在全市各镇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推行全市均等、专业、优质的社工服务标准。市民政局在两个养老机构开展试点,探索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

  (三)推动社会力量成长,优化社会治理主体体系。

  坚持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并举原则,通过政策、资金、项目、平台等手段,着力促进社会组织、社工人才、志愿者队伍发展,实现社会力量发展快速有序,促进社会治理主体体系更加完善。

  1.规范发展社会组织。2015年各区、市有关部门积极落实省、市关于加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和培育发展的工作部署,创新工作方法,有效促进了全市社会组织发展。比如在登记管理方面:市民政局探索实施了六个“首次”,从准入条件、登记时限、登记方式、信息手段等方面入手,创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方式。在资金扶持方面:继续推进市级社会组织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建设,全市共有38个申报项目获得总计590万元的市级社会组织专项扶持资金;共有31个社会组织成功获得佛山市社会建设创新专项资金项目资助;有180多个社会组织参加申报省级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专项资金。各区社工委也依托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社会创新园、社会创益园、社会创新基金等平台,加大了对社会组织发展的扶持力度。在规范管理方面:印发《佛山市社会组织2015年加强自律与诚信建设工作方案》和《关于加强消费维权、推进消费维权教育的倡议书》,积极打造社会组织诚信自律品牌。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社会组织5500家,其中注册登记3900家,备案1570家,同比增长18%,数量位居全省第三,发展态势有序规范。

  2.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将“发展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列入全市社会体制改革工作任务之中,明确提出了“要从积分入户、住房保障等方面入手,健全社工人才保障机制,增强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在工作落实过程中,市社工委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与市民政局联合发文,积极发动各区各部门做好社工职业水平考试报名工作,推动市、区举办考前培训(辅导)班,取得2015年全市1220人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好成绩。同时,多次组织市民政局、人社局、流管办、工青妇等部门召开研讨会,研究制定《佛山市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保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目前该文已进入部门会签联合发文阶段,以此激发社会工作队伍的活力,有效缓解我市当前社会工作人才紧缺的现状。截至2015年底,我市取得社工职业水平证书人数达4465人,每万人(常住人口)拥有社工数达6人。另外,积极推动探索建立了社会工作员评价制度,对未通过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但已经在社会工作领域从事一线工作的“准社工”,通过一定课时的专业培训,登记为“社会工作员”。目前,我市共有1369人通过了社会工作员考试。

  3.彰显志愿服务力量。按照打造“志愿者之城”目标,在大力发展志愿者数量的工作基础上,积极探索机制创新,促进我市志愿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推动志愿服务在城市文明发展、城市品质提升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联合团市委草拟了《佛山市建设“志愿者之城”三年(2016-2018年)行动计划》,目前该文已向市委、市政府报批。探索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标准化,推广“社工+志愿者”社区志愿服务模式,指导印制《佛山市南海区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指引》,并在全市推广。省文明办对该模式进行了高度肯定,并要求在全省推广借鉴。突出典型示范作用,在全市首次开展最佳志愿服务“四个十”推荐命名活动,举办2015年佛山最佳志愿服务授勋仪式,宣传推介志愿服务典型事迹,弘扬志愿精神,营造了“志愿服务,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志愿者人数达68.53万,所占常住人口比位居全省前列。

  (四)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构建共建共享治理格局。

  以城乡社区为工作落脚点,充分发扬基层协商民主精神,创新工作机制,拓宽工作平台,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到社会管理当中来,有效促进社会治理精细化,营造社会共建共享良好氛围。

  1.发扬城乡社区协商民主。市社工委联合市民政局,探索推广“熟人社区”工作,以专项课题研究的形式,试点推广南海区桂城街道创建“熟人社区”的社区治理和服务方式的创新经验和做法。去年8月,民政部当代基层民主促进中心在我市举办了“社区创熟:社区善治的有益探索”主题论坛,推广我市南海区相关做法。同时,各区结合自身特点,在现有村(居)民会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组建参理事会、议事会、议事监事会等民主协商组织,作为村(居)民议事和监督村(居)务的常设机构,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建立起559个类似“社区参理事会”的民主议事和决策机构。去年3月份,民政部到三水区调研“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时,对该区开展村(组)议事会和家乡建设委员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市社工委还选取顺德区乐从镇为试点区域,探索创新开展“一网三化”社区治理模式,在禅城区祖庙街道开展优化社区工作关系试点,通过促进社区治理方式转型,广泛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推动社区居民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2.拓宽社会参与平台。市社工委积极调动佛山民情信息志愿者积极性,制作《佛山民情信息》,通过关注政情、民情、社情焦点以及社会建设亮点、社会话题热点,邀请专家进行评议,传递民生信息,为我市相关领域工作提供参考。以顺德区为试点,牵头探索公共服务政策评审工作,提升政策的社会认可性和执行效果。同时,顺德区不断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出台《顺德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有力促进政府部门科学决策。该区还探索开展参与式预算工作,启动2016 年参与式预算项目网络评议工作,涉及资金达19.8亿元,关注人次达22.55万,收到意见建议1100多条,有效倒逼预算单位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促进预算编制更加民主、透明。

  过去一年,我市社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丰富了社会治理成果,推动了社会多元主体发展,激发了社会活力,促进了政府服务水平提升。然而在工作中还存在统筹力度不足、工作系统性不强、机制政策有待完善等问题。

  二、2016年工作思路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年,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省的有关工作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强化统筹协调,推进社会治理,加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参与,努力建设幸福文明佛山。

  (一)强化统筹推动,提升社会建设水平。

  发挥社工委统筹协调、系统谋划、顶层设计作用,增强社会建设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一是做好全市社会建设工作谋划。以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维护社会长期安全稳定为出发点,加强政策制度设计,做好工作规划。二是推动开展省部署的工作任务。继续推动社会体制改革、社会组织综合管理等省部署的工作任务,确保工作出成效、改革出实效。三是加强工作督促。探索建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促进各职能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提升全市整体社会建设水平。四是加强工作统筹。完善社工委工作制度,增强统筹协调能力,更好的发挥社工委成员单位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社会建设领域的重点工作。

  (二)加强社会治理研究,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在“一体两翼”基层社会治理框架下,进一步加强对社会治理的研究,丰富我市社会治理体系。一是打造社会治理研究枢纽平台。推进社会治理研究系统性、全面性、延续性和专业性。二是加强创新与实践。通过方法、路径、机制、体制创新,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手段,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展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加强实践检验。三是加强总结与交流。进一步加强对我市社会治理工作亮点、成效的总结提炼,积极引进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做法,丰富我市社会治理内容。四是加强宣传推广与政策推动。对经检验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的经验和做法,加强推广推动,形成争先探索、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局面。

  (三)推动社会服务发展,提升群众满意度。

  加强推进社会服务工作,把社会服务打造成为我市民生工作的特色和亮点。一是建立社会服务创新发展体系。加强社会服务的创新研发、资源整合、行业规范、培训展示,实现各级社会服务平台的工作联动,促进社会服务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和多元化发展。二是加强社会服务发展规划。对服务领域、整体布局、发展步骤、要素保障等加强规划,构建以财政为主体,多方参与的资金来源渠道,加强对社会服务阵地、站点的配置。三是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推动形成覆盖薪酬保障、职业提升、培训教育、梯度成长等环节的社会工作人才发展体系。优化制度环境,加强政府扶持,打造一批成熟、稳定、专业的机构。四是完善机制政策。针对供需对接、政府购买、服务评价、条件保障等社会服务工作的各环节,优化工作机制,完善政策环境,提升社会服务整体发展水平。

  (四)推进共融共建共管共享,促进社会和谐、充满活力。

  把群众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一是推动城乡居民、本地人与外来人口之间的融合。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社区参与度,将社区打造成利益共同体。二是促进多元参与。发挥社会组织在提升社区服务、化解基层矛盾、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开展行业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三是发挥社会资本作用。规范和促进基层慈善组织发展,积极引入企业、个人等社会资源开展社区建设和治理。四是完善“听民情、集民智”机制。完善民情信息、社会政策公众评议、社会政策观测站等社情民意的收集、处理、反馈机制。加强社会建设决策咨询、社区议事等机制建设,汇聚社会专家学者、基层群众等积极建言献策、解决社会问题。

  2016年社工工作小结二

  自年初以来,区社工委认真贯彻省、市、区关于社会建设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统筹规划、创新推进、突出重点,以“五个深化”全力推进我区社会建设工作。

  (一)深化党政社群社区共治,激发社区社会活力。为了适应新的变化,缩短共治工作周期,区社工委对共治工作流程进行了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一是常态化“问需”。在问需工作上,以现已收集的78441份建议案为基础,梳理建立民需建议案数据库。区社工委于3月份开始,正式通过罗湖社区家园网和公众微信平台启动了今年的常态化滚动问需,对民需数据进行动态维护和补充,定期做出分析研判,为我区各部门各街道的民生项目决策、资金投入提供数据支持。二是增加“问计”、“问政”频次。从今年起,将全区统一开展的问计、问政活动一年一次改为一年开展两次,此外还允许街道充分发挥本土主持人的作用,根据实际需要自己开展问计、问政活动,决策本街道急需开展的共治项目。区社工委于今年1 月26 日至28 日和3 月24 至28 日,先后组织十个街道分两批开展了街道共治问效会,完成了2015年度党政社群社区共治工作。目前,2016年度党政社群社区共治工作已全面启动,各街道均已开始在辖区范围内进行问需。

  (二)深化民生微实事工作,凝聚基层治理合力。1月15日,区社工委向10个街道下发了《关于上报我区首批民生微实事工程类项目库项目的通知》,收集整理2015年度未实施的民需、民计,形成首批“民生微实事”项目库485个备选项目。3月28日,区社工委根据区政府下发的我区民生微实事实施方案,制订印发了《罗湖区民生微实事工程类必选类项目实施指引》和《民生微实事工程类自选了项目实施指引》,进一步明确了民生微实事工程类必选和自选项目的申报、评审、实施等程序,突出“由民作主”和“民主决议”。4月13日到25日,区社工委会同民政局对全区十个街道的民生微实事工作培训,对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就民生微实事工程类自选项目实施相关流程和问题进行讲解和答疑。

  (三)深化“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推动公共服务便民化。区社工委根据《广东省推进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工作方案》和《深圳市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订了《罗湖区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实施方案》。依托“OA办公系统”、“织网工程”和“网上办事大厅”,将各种行政审批业务纳入统一平台,推动公共服务便民化。把目前垂直业务管理的区、街道、社区各个服务大厅(窗口)变为平行关系的服务网点,在各网点实行综合服务窗口,变原来各部门独立设置的服务窗口为一站式综合窗口,实现全区所有行政服务业务都能在辖区各网点的综合窗口受理。2月23日,将《方案(征求意见稿)》印发区属各处以上单位征求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3月2日,召开“区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工作协调会议”,区领导吴裕中、王萍同志组织相关单位对《方案》进行了研究讨论,明确了相关事项。后将《方案》提请区政府审定,已于3月22日下午经区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现正在两办按程序印发。

  (四)深化社会创新空间建设,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培育。区社工委今年对创新空间场地进行了优化,使其可以容纳更多组织。进过前期考察,初审,今年1月12日,创新空间召开第二批培育型组织入驻评审会。从23家申请组织中评选出5家符合入驻条件的组织入驻创新空间,由创新空间进行跟进培育。为了拓展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工作,工社工委依托罗湖社会创新空间,在新秀社区启动了社区创新实验室试点项目。目前已先后开展了社区学院、社区图书馆等项目,并引入“开放空间”等参与式治理工具,试水社区组织孵化和基础治理。为支持优秀组织和项目, 2月26日,罗湖社会创新空间召开第二期种子基金评审会。经过申报、答辩、评审等环节,为5家社会组织提供了10万元种子基金支持,并跟踪进行资金使用的指导和监督。

  (五)深化“主持人库”建设,开展主持人服务标准化。为了深化共治工作,加强社区治理队伍建设。今年区社工委开展了议事规则本土主持人库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培养出首批议事规则本土主持人37名。在2016年1月26至28日和3月24至28日两批街道共治问效会中,所有十场问效会均由本土主持人全程主持,区社工委和专家团队进行现场指导,有效提升了本土主持人的主持水平和实践经验。目前,区社工委正在制订我区议事规则主持人库建设的规范性文件,对主持人的筛选、培训、入库、管理、保障等各环节进行明确和规范,按照程序和标准,遴选议事规则主持人,并对主持人开展能力培训。已完成管理文件的初稿,将在进一步修稿完善并征求有关单位意见之后,正式在全区范围内颁布实施,进一步推动社区基础治理。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做好共治和民生微实事工作,增加“问计”、“问政”频次。把现在的全区统一开展的问计、问政活动一年一次改为一年开展两次,此外还允许街道充分发挥本土主持人的作用,根据实际需要自己开展问计、问政活动,决策本街道急需开展的共治项目。年底集中组织各街道开展问效,对实施项目结果进行评估。做好2016年度党政社群社区共治工作的培训和指导。充分利用家园网微信问需平台,加大宣传和问需,不断动态更新和充实工程类项目库;指导街道按共治程序决议形成两轮共治(民生微实事工程自选类)项目。年底收集整理各部门报送2017年度我区民生微实事工程类项目,更新下一年工程类“民生微实事”项目库项目。

  (二)进一步推动“主持人库”标准化建设。制定出台有关议事规则主持人库管理办法,开展2016年度社区议事规则主持人专项培训,整理建成我区议事规则本土主持人库。组织一批条件成熟的本土主持人,在专家顾问团队的协助下,逐步开始独立主持街道和社区层面的居民议事。年底前,各街道至少有一名本土主持人能够独立完成议事规则主持;2017年实现全区范围内的居民议事主持人本土化。;

  (三)进一步推进“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根据省、市基层工作会议以及省、市有关工作方案的要求,全力推进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工作。依托“OA办公系统”、“织网工程”和“网上办事大厅”,将各种行政审批业务纳入统一平台;把目前垂直业务管理的区、街道、社区各个服务大厅(窗口)变为平行关系的服务网点,在各网点实行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全区所有行政服务业务都能在辖区各网点的综合窗口受理,推行全区“一窗通办”的综合服务窗口。

  (四)进一步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建立项目设计与管理、传播、筹款、志愿者管理等主题能力建设工作坊;继续对培育型组织进行跟进培育;持续面向罗湖区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开展“另类公益”、“益路漫漫”、“共同社区”等系列沙龙活动。持续推动罗湖区青年公益人共同学习和成长网络建设。发布《罗湖区青年公益人发展报告》。开启创新空间推动社会组织有效服务社区工作。通过持续开展基金会资助沙龙、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资助沙龙、企业社会责任沙龙等,为罗湖辖区社会组织搭建全方位的可持续的资源链接平台。

  2016年社工工作小结三

  我于XX年1月到社区工作,首先向一年来在工作中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和各位居民,表示最衷心感谢。一年以来,我求真务实、严于律已,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使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

  现将我履行职责的情况作具体汇报: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增强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在来到美林湖畔居委会工作之初,我就递上了加入伟大而光荣的中国共产党的申请书。一年来,我一直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理论学习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自觉做到勤学多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我虚心向身边的老同志们尤其是我们张主任学习,向有经验的同事们学习,向他们学习如何为人、如何正确的处理各类矛盾,如何与辖区的居民融洽相处。

  为更好的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我参加了上级部门组织的天河区党校学习和培训;较为系统地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并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激发了自己的责任感和奋发进取的精神,不断朝着新的目标前进。在工作中,我顾全大局,从不争名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在思想上、政治上、业务上不断地完善自己,更新自己,把社区工作中的苦累转变成“苦中有乐”,并且“乐在其中”,使自己真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牢固的群众观,为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尽职尽责。

  二、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计划生育、城管、综治、劳动保障等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总是想方设法、竭尽所能予以解决,始终能够任劳任怨,尽职尽责。

  1. 强化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 将计生工作融入整个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工作任务中。落实计生分片包干责任制,一年来,走遍了包干片区的家家户户,挨家挨户登记住户信息,掌握了片区住户资料,分别整理了育龄妇女信息,孕妇资料。做到出租屋信息每季度周转一次,及时上报更新信息,管理孕妇并跟踪至婴儿出生,配合落实查环查孕等任务。5、6月在街道计生办工作期间,共撰写信息报道25篇,工作总结3篇,侨联工作资料4篇。在此要感谢街道陈副主任、街道计生办蓝和金、曾乐平和刘东云在工作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经过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使自己具备了工作经验,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办事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2. 建居委会博客,架起社区沟通新桥梁 美林湖畔社区居委会是XX年1月成立。作为新的居委会,需要尽快与业主和居民熟悉。根据社区内很多业主比较喜欢上网搜集信息,网上的联络方式比较便捷直接,互动性也相对较强的特点,按照居委张主任的要求,在新浪网上设立美林湖畔居委会博客,方便社区居民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居委会的各项工作进展。该博客在《广州日报》、《信息时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做了报道。我深深的认识到,不断提高辖区单位和居民的参与热情,让更多的人了解社区,支持社区建设,是增强社区建设生命力的有效措施。通过博客可以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了解居民和单位的想法、愿望和要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把自己融入到辖区单位和居民之中。带来社区党组织的关心和问候。

  3、积极参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营造和谐美好家园 自今年创卫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多方位、多角度、多手段对创卫进行宣传,我们通过宣传海报、横幅、卫生监督检查、上街搞卫生、网络宣传等方式,力求让“创卫”观念深入人心,为美林湖畔社区的美好将来出一份力,尽一份心。在居委全体人员和天力、羊城居委苏紫春、何美娟的帮助下,圆满完成了整理编写创卫资料的工作。广州的夏日,酷暑难当,我和同事们顶烈日、战高温,在皮肤晒伤性过敏奇痒无比的情况下,坚持在第一线,确保社区卫生达标。在社区卫生保洁清理垃圾的过程中,不仅使社区的环境卫生有了极大的改善,而且让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创卫首先是“心灵创卫”,把创卫观念培养成每个人的一种“潜意识”,使每一个人逐渐地把“讲文明,讲卫生,讲环保,讲秩序”作为自身行为活动的一种基本准则,那时候相信“创卫”也就自然地形成并能够长期地坚持下去,美林湖畔社区也必将变得更加美丽自然,风姿绰约,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也必将得到飞跃性的提高。

  4.深入开展综治安全工作 确保社区平安 定期开展社区防火检查,坚持每周防火巡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驻区单位员工的自防自救能力。在XX年12月14日的前进街消防演练比赛中,美林湖畔社区消防队夺得第一名的好成绩。针对社区居民群众对开展创建“无毒社区”工作缺乏认识了解,我们利用社区的宣传栏、标语、派发禁毒资料等对居民进行宣传,增强了居民群众的禁毒意识。坚决收缴各类淫秽色情“口袋本”图书、音像制品、游戏软件以及有害卡通画册和“粗口歌”等非法出版物。禁止未成年人进入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引导中小学生自觉抵制有关非法出版物。营造有利于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5. 搞好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打造和谐社区 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把解决社区群众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列入工作重点中的重点,发掘社区的公益性岗位,全面拓宽就业途径。目前已经开发有效工作岗位37个。

  6. 顺利完成资产清查任务 今年4月,按照街道安排到党政办进行资产清查工作。将街道机关科室和八个居委以及消毒站等部门全部资产超过一万个名目的资产资料进行电脑输入并分类整理,在李雪芳的配合下,顺利完成了资产清查工作任务。其中李雪芳工作积极认真的态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在社区工作中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理想,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居民的认可,但离街道领导和居民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社区的理论还需要深化,文化修养在实践中还要不断提高;主要精力还忙于应付各项事务性工作,社区服务已经开始实践,还需要拓展实践的新领域。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争取做得更好。使自己在工作实践中得以提高,生活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本文来源:http://www.easydail.com/89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