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asydail.com--中考物理】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下面是五度学习网www.wudu001.com分享的运动与静止。供大家参考!

  运动与静止

  介绍

  标志物质存在状态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静止是从特定的关系考察运动时,运动所表现出的特殊形式。

  运动与物质的不可分离性

  从最一般的意义说,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既包括保持客体性质、结构和功能的量变,也包括改变客体性质、结构和功能的质变。运动不是以物质外部附加给物质的可有可无的性质,而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内在矛盾决定的不可缺少的性质和存在方式。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离。“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

  ①不可能有不运动的物质

  从宇宙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一切领域中的一切形态的物质客体一无例外地处在永恒的、不停息的运动之中。世界上的事物千姿百态,有同有异,正因为它们有相同或相异的运动形式(见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人们认识物质,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这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证明了的事实。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错误之一。有些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如J.托兰德、P.-H.D.霍尔巴赫、D.狄德罗,虽然肯定运动是物质的属性,但是由于他们把运动仅仅归结为机械运动,无法科学地解释宇宙中更高级形式的运动,结果还是不得不承认有些形态的物质是不运动的。有些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不仅把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而且认为机械运动的原因不在物体自身而在物体外部,用这种观点说明整个宇宙,就不能不得出神是推动宇宙运动的终极原因的结论。

  ②也不可能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一切形式运动的主体。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社会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信息的传递也离不开物质的载体。即使是“纯粹”的思维运动也离不开人脑这一物质器官及反映在人脑中的种种物质现象。脱离了任何物质主体的“运动”只能是一种荒唐的虚构,这是哲学和科学长期发展证明了的事实。设想离开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基本错误之一。客观唯心主义所谓在物质世界“产生” 之前就独立存在的 “绝对精神”、“理”、“太极”等等的“运动”,主观唯心主义所谓没有物质基础的“感觉”、“观念”、“意志”等等的“运动”,都是空洞荒唐的观念。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关于运动与物质不可分离的原理是人类全部实践经验和科学成果的总结。现代自然科学更深入具体地揭示了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离的联系。狭义相对论(见相对论)关于质量与速度关系的定律──质量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和质量与能量关系的定律──没有无能量的质量,质量与能量成正比(E=mc2)就是有力的例证。

  运动的守恒性

  运动与物质不可分离的原理必然导出运动守恒的原理。恩格斯说:“既然我们面前的物质是某种既有的东西,是某种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东西,那末运动也就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只要认识到宇宙是一个体系,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那就不能不得出这个结论来”。

  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并且互相转化的,但是任何运动形式在转化为别种运动形式的时候,运动的总量不变。这一原理在 19世纪 40年代就由德国科学家J.L.迈耶尔和英国科学家J.P.焦耳作出了实验上的证明,并以“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形式表述出来。例如 426.9千克/米的机械能总是产生1大卡的热能;反之,1大卡的热能也总是产生426.9千克/米的机械能。这个定律被恩格斯称为“伟大的运动基本规律”。现代物理学进一步表明,一切不同形式的能──电磁的、原子的、核内的、化学的、生物的等等之间在相互转化的时候,转化前后的能量总是一个恒量,都可以用同一单位来计算,这就从一个方面证实运动的守恒。 运动守恒的原理不能仅仅从数量上去把握,而且还必须从质量上去理解。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互相转化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这种互相转化是物质运动固有的、永远不会丧失的能力。如果认为物质在其发展的长河中只有一次偶然地把无限多样的运动形式展现出来,而在此以前或以后则只限于单纯的机械运动一种形式,那是极其荒谬的。

  热寂说断言,因为一切运动形式最终都转化为热,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最后必然均匀地分配到宇宙的一切物体上,因此,整个宇宙总有一天会达到绝对静止的死寂状态;要使宇宙重新运动起来,只有依靠神的推动。这种理论是没有根据的,因为:①热力学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孤立的有限的封闭系统,并不适用于无限的宇宙。②这种理论只考察物质运动的量而忽略了它的质,否认了运动形式相互转化是物质运动固有的能力,并预先假定了运动形式之间互相转化的能力不是无限的。

  关系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着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物质与运动及时空是不可分割的。物质表现出无限多样的形态。科学证明,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是物质的。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以生产方式为其决定力量的特殊的高级的物质运动。现代自然科学对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研究,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实践构成了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个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劳动在人的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并不就是人的智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地、正确地揭示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1],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也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

  1.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

  人们对物质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或历史形态,这就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虽然古代和近代的唯物主义者就提出了物质这个概念,并肯定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但由于受时代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对世界的物质现象难以做出科学的哲学概括,对哲学的物质范畴不能做出科学的规定。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但又把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一种或几种原初的物质变化而来。例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原初物质演化而来。古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也把水或者火当做世界的本原。这种朴素的物质观坚持从物质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否认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或方向。但是这种认识是朴素的、直观的,缺乏科学的根据,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物质观,在探索世界的本质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前提,并对科学的物质观的形成做了必要准备和积极贡献,但它们终究未能对世界的物质性做出科学的说明。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科学的物质观。它在总结以往唯物主义发展成果和自然科学发展新成就的基础上,深刻地阐述了世界的物质性,第一次科学地规定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列宁对哲学的物质范畴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他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是说,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能被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本质特征是客观实在性。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既包括自然事物和现象,也包括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包括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物质关系。物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既强调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又指出了物质世界的辩证性,从物质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中把握物质,从而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它把人类实践作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包含在物质概念的理解中,既为能动的反映论奠定了基础,又把客观性原则贯彻到了历史领域,从而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意义

  (1)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主张精神决定物质,或者把主观精神视为世界的本原,或者把某种虚构的脱离人而单独存在的所谓“客观”精神当做世界的本原。二元论在理解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时也采取了错误的立场。它否认世界有统一的基础或共同的本原,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世界的两个平行存在的本原,物质和精神相互独立,互不依赖,谁也不决定谁。由于二元论否认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否认物质是世界的惟一本原,因而它最终要倒向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说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这就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列宁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人的认识可以反映客观实在,这表明人的意识和物质世界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物质世界是可知的,这并不意味着物质的一切具体形态都能为人们的肉体感官直接感觉到,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手段来认识诸如细胞、原子、基本粒子等东西。随着人类实践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尚未被人们所认识的东西,会不断地被人们所认识。世界上只存在已被认识和尚未被认识的东西,而根本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也就与形形色色的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了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揭示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的学说的区别和联系,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特征,是一切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一切物质现象共同特性的总结和概括,它不仅适用于已经认识了的一切物质形态,而且也适用于人们尚未认识而今后会被认识的物质形态。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共性,这是绝对的、不变的。而物质的各种具体结构、形态和属性则是物质的个性,它是可变的、相对的。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的学说是不断发展的,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会因此改变,哲学的物质范畴不会过时。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学说的每一个新的发现,都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提供了科学材料,并不断证明和丰富哲学的物质范畴。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对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学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4.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及其哲学意义

  (1)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的关系。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是人们对于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的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是对于一切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共同本质的概括,是一个最普遍的哲学概念。客观实在性是哲学的物质范畴的惟一特性。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特征是相对的、多样的和可变的,是属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但作为形形色色的事物、现象最大共性的物质则是绝对的、普遍的,永远不会消失或过时,它属于哲学的物质范畴。

  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哲学的物质范畴属于普遍性即共性,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属于特殊性即个性。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产生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可以为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及其意义。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深化了人们对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的认识。例如,人们从过去对自然界的固态、液态、气态的认识,到现在发现离子态、超固态等;从过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深化到对基本粒子、夸克模型和顶夸克的研究。这些成果不仅进一步证实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而且将进一步深化和丰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二、物质的存在形式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2][3]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的。

  (1)物质是客观实在,它是运动的“主体”或承担者。任何运动从根本上说都是物质的运动。精神的运动也是以物质的运动为基础的。离开物质来谈运动,就会导致唯心主义。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根本属性。否认了运动就会导致形而上学。总之,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在肯定运动绝对性的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并不否认物质也有某种静止的状态和稳定的形式。但是,这种静止和稳定并不是绝对静止和绝对稳定,静止和稳定总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事物处于相对平衡和稳定时的状态。当事物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物而言不具备某种运动形式,或者相对于质变而言尚处于不显著的量变阶段时,事物就呈现出相对的静止状态。

  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而时间、空间则又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性和不可逆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它的特点是三维性,即可以从长、宽、高三个方面加以度量。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是不可分的。

  (1)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物质运动总要经历久暂不同的时间,占有一定的空间或位置。不存在于任何时间和空间的事物是没有的。

  (2)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以物质运动为内容,它们的性质、计量都依赖于物质的运动。

  (3)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会改变时间、空间的具体特性。由物质运动所决定,时间和空间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无限性和有限性。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的不可分性,说明了时间、空间的客观性和它们同物质运动的依存性。要反对否认时间、空间客观性的唯心主义时空观和形而上学的“绝对时空”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是并不否认静止。它指出静止是从一定的关系上考察运动时,运动表现出来的特殊情况,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静止的两种情况

  ①一切事物虽然每时每刻都在运动,但是某一具体事物在某种场合下可以不具有某种特定的运动形式。就其不具有这种特定的运动形式这一点而言,它是静止的。例如地面上的建筑物就其对地面没有作机械运动这一点而言是静止的。但是这种静止仅仅是从一定的“参考系”看来才是如此,从别的“参考系”看来又是运动的,如建筑物随地面一起围绕着太阳运转,又随太阳系一起在银河系中运转,等等。

  ②一切事物虽然每时每刻都在运动,但是并非在任何时候都发生质变。当事物还没有发生质变时,这个事物还是它自己,在这个意义上它是静止的。例如当原子核内质子数没有改变时,它仍然是一定的化学元素的原子而不是别种化学元素的原子;当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存在时,它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而不是别的社会。但是在原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它们的内部仍然在运动,并且归根结柢要引起它们的质变。因此,静止都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只是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运动本身则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相对静止

  并不是单纯消极保守的因素,而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①正因为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才可能成为具有确定性质和确定形态

  的事物,才可能存在和发展,并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现代科学表明,即使是寿命极短的微观粒子,在其存在的瞬间也有相对静止的一面,也有可以观测和描述的确定性质。

  ②正因为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事物的运动才成为可以衡量和计算的东西。例如要计算物体的位移,就必须选择一定的参考系作为静止的框架;这种选择之所以可能,是因为相对的静止是客观存在的。

  ③正因为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才可能在事物的内部生长出新的因素,为事物向高级形态发展准备条件。例如各种社会形态都有相对稳定即相对静止的一面,因而生产力才能在内部发展起来,最后促使一种社会形态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转变。

  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的统一

  没有绝对的运动就无所谓相对的静止。 另一方面, 没有相对的静止就不可能确定究竟什么东西在运动以及它以什么形式运动,因此也不可能有绝对的运动。这种关系也表现在运动的非间断性和间断性的对立统一上。即使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也是非间断性和间断性的对立统一。运动着的物体所经过的路程是非间断的,这在数学上表现为连续曲线上没有“相邻”的两点,任意两点之间都存在着无数多的点,然而路程上的每一个点又是间断的,即是某一个点而不是另一个点。复杂的运动也是这样,运动在任何时刻都不会停息,这是它的非间断性;然而永不停息的运动又只能存在于具体的各个特殊的运动形式之中,这又是它的间断性。运动的非间断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运动的间断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只有非间断性而无间断性,或者只有间断性而无非间断性,都不可能有现实的运动。

  辩证唯物主义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上反对

  两种极端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

  这种观点把相对的静止夸大为绝对的东西,不是把静止看成运动的特殊表现,而是把它看成与运动不相容的独立状态。这样,在形而上学者那里就出现了所谓不变的天体、不变的物种、不变的社会制度、不变的人性等等荒谬的观念。

  相对主义的观点

  这种观点完全否认任何意义上的静止,因而也就必然否认宇宙间有任何确定的事物。这两种观点都已被实践和科学所驳倒。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