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asydail.com--高考语文】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科学是人类智慧结晶的分门别类的学问。以下是 分享的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

  一、教材分析

  1.本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

  苏教版国标本《科学》六年级下册是在六年级上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平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平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2.全套教材的特点

  (1)从问题入手

  (2)强调秦立科学探究的过程

  (3)重视过程中数据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3.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

  内容结构:这套《科学》教材打破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体系,更强调科学概念结构化,把相关的科学概念重新组合在新的单元主题之下,如:“生命之源——水”、“土壤与生命”、“固体与液体”等,同时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结合和渗透科学的人文精神。

  特点:从这套教材的“单元主题结构表”和“科学探究序列表”的图表中,您可以看出,我们这套教材以整体结构上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集中体现《课标》新理念,特别是引进了法国“做中学”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有一种既见树木又见树的感觉饿。

  4.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5.单元教材分析

  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习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习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习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平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习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6.本册教材的基础和学完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平

  1.加强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小学科学课中关于“科学探究学习”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思想与方法;

  2.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严格按“学程导航”范式认真备课与上课,积极构建活力课堂。

  3.加强自身素养、知识水平以及业务能力的提升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认真钻研教材和各类教学参考书,浏览网络、杂志等,学习先进经验、科学设计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良好氛围;

  5.潜心解读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的心理;

  6.积极收集、准备各类探究活动材料提供有结构材料;发展学生搜集各类活动资源和素材能力并用于探究活动;

  7.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学生自主性探究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3.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4.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人的生命周期,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等等。

  2.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与其父代及同代之间有许多不同。

  3.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知道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4.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知道一些动物保护自己的特殊本领,理解食物链的含义。

  5.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知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6.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解释未学过的一些科学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3.敢于大胆想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4.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关注一些和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5.想知道,爱提问。

  6.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7.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8.知道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解释更多生活现象。

  9.知道运用科学原理可以设计制作许多物品来提高效率。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二

  本册教材共有6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我们长大了》。第二单元是《遗传与变异》,第三单元是《进化》,第四单元是《共同的家园》,第五单元是《神奇的力量》,第六单元是《拓展与运用》。在各个单元学习中均有过程与技能训练。本册内容是科学课的深入,既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目的要求

  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依据的推测。

  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

  初步学会认识动物的周期性变化。

  初步学会通过调查收集证据以及对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做出推论。

  重难点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学生素质分析

  经过三年半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而且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依赖性强,不愿动手,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教学措施

  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做好探究实验。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单元 我们长大了

  1-1我在成长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2。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

  3。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4。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5。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

  科学知识:

  1。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

  2。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1. 提前从学校卫生室拿来健康卡片。

  2. 有条件的学校可准备身高体重仪。

  3. 写给家长的一封信。

  学生准备:

  1.从家中带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证据,如小衣服、小鞋子、各个时期的照片、出生时的小脚印……

  2.没有身高体重仪的学校,学生要带木板和尺子,也可用其他东西替代。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谈话:你们都收集到哪些证明“我在成长”的证据?(此时可以出课题)学生汇报自己的收集结果。

  2、在小组内对收集来的证据进行整理、记录,展示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1)将照片按照不同的成长阶段,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2)如果学生带来小时候的手印或脚印,可以让他们把现在的手印或脚印画下来,和它比一比;

  (3)如果孩子们拿来的是小时候的衣服和鞋子,让他们把这些小衣服、小鞋子与自己现在穿的衣服和鞋子做比较,如,测测衣服袖子的长度或鞋子的长度;

  (4)出生时身高、体重与现在身高、体重的对比;

  (5)食物的对比,小时候只能吃奶,现在吃的食物种类繁多;

  (6)其他方面的证据,如展示拿来的乳牙,说说是如何脱落的;读一读成长日记中记录的趣事……

  (7)谈谈了解这么多变化后的感受。

  3、测量现在的身高和体重,绘制曲线图,发现生长过程中的特点。

  (1)谈话: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成长。长到现在身高和体重是多少?我们来测一测。

  (2)小组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数据。

  (3)将健康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们按照卡片上提供的每一年身高体重数据和测得的数据绘制曲线图。

  4.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了解以后的生长。

  1-2悄悄发生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访问、查阅资料了解青春期特点。

  2。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

  科学知识:

  1.知道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

  2。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青春期变化是人体正常发育。

  2。意识到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青春期变化。

  3。体验到青春期是生命中的重要时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调查提纲、写给家长的一封信。(2)有关青春期特点的光盘和图片。

  学生准备:收集青春期的资料。

  教学步骤:

  1、课前给家长写一封信,信里要写清楚本次课的目的,需要家长帮助做什么,以获得家长的帮助,完成了解学生生长发育的调查提纲。特别要向家长宣传早期性教育的必要性,个别地区守旧思想较严重,更要做好家长的工作。

  2、导课时可以说:课前,我们围绕自己的身体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做了一些调查,很感谢同学们和你们的家长对老师的信任,调查活动完成得非常好。下面我把调查结果和同学们说说。

  3、在班里交流几个比较典型的情况。

  4、谈话: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应该出现哪些变化呢?老师给大家介绍介绍。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或光盘讲解。

  5、谈话: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变化?

  6、推荐书目:

  《藏在书包里的玫瑰》

  《告诉孩子真相》

  《青春期——写给女生》

  《青春期——写给男生》

  1-3人生之旅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

  2。能够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

  3.能够探究婴幼儿和老年人的生活,并写出调查报告。

  科学知识:

  1.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时期。

  2.知道怎样划分人的一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

  2.体验到制定计划在调查活动中的作用。

  3.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人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图片。(2)有提示语的记录单。

  2.学生准备:收集婴幼儿和老年人生活的资料。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谈话:我们来猜猜,这种动物是什么?讲述“斯芬克司之谜”。

  2、学生自行划分人的一生有哪几个时期。

  谈话:古希腊神话故事说的是,人的一生要经过幼年、成年、老年三个阶段,除此之外,还可以怎样划分人的一生?如果要你把人的一生划分为若干时期,你准备怎样划分?

  学生活动。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此时教师可以把人的各个时期的图片发给他们,帮助他们思考。同时可提供一份记录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每种结果只要大家同意划分依据就可通过。之后,可以一起看看教材上爱因斯坦的照片,说说都是什么时期的。

  4.讨论交流:说说你看到婴幼儿是怎样被照料的?老年人是怎样生活的?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应怎样做?

  5、指导怎样写调查报告。

  (1)通过谈话向学生讲明活动为什么要做访问。“科学家有时会利用一些沟通技巧来收集信息。对可能会提供有用信息的人进行采访是科学家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采访中,通常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问一些和某个主题相关的问题。”

  (2)步骤:(要提供给学生)

  ①想出一位你要采访的人,可以是你的父母、叔叔、阿姨、祖父母,或者是熟悉的邻居;

  ②询问对方是否愿意接受你的采访,记住交流的时候要表达清楚,约定一个采访时间;

  ③在采访开始之前,先要把你要问的问题列出来;

  ④在问完对方所有的问题之后,要向对方表示感谢。

  (3)整理采访资料,完成调查报告。

  可以针对以下几项来完成。

  ①调查对象;②调查人数;③调查内容;④调查时间;⑤调查问题;⑥调查结果;⑦其他。

  调查活动结束后,通过交流,让学生们谈谈感受。

  此项调查活动建议每个小组只调查一组人群。

  1-4踏上健康之路

  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做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

  2.能够根据统计图对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作出解释。

  3.能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

  科学知识:

  1.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2.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

  3.知道可以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健康在人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2.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收集各种影响健康生活的资料。

  教学步骤:

  1、出示:教材第11页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2、谈话:这是一组12岁儿童的身高统计表。这是根据这组数据所做的统计图。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研究研究,把从这张统计图上了解到的信息告诉大家。

  3、做我们全班的身高统计图。

  (1)出示一张空白统计表,按照身高分段统计人数。(身高数据在第1课时已测量)

  (2)分别做男女生的身高统计图。

  (3)观察此表,看自己处于哪个位置上。(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长发育在班级中的状况)

  4.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

  谈话: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在班级的状况了,我们再来根据教材12页的身高评价表评价一下自己的生长发育。

  学生活动。

  5、了解健康生活方式。谈话: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都应该怎样做?

  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2-1生物的遗传现象

  预期学习结果:

  1.知道什么是遗传现象。

  2.知道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

  3.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形特征进行比较,并能说出哪些地方相似。

  4.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2.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过程:

  一、发现人类的遗传现象。

  1、分组做游戏。课前请小组内的一些同学从家里带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照片,混合在一起后与其他小组交换,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

  2、小组交流。用多媒体有选择地展示遗传遗传特征明显的组合。由学生本人验证是否正确,大家再仔细观察对照,说说到底哪里最像。

  3、老师讲解什么是遗传。

  4、学生把各自的照片与父母的照片进行对照观察,然后思考并交流:遗传了父母的哪些特征?

  5、活动:在课文中,用连线的方法帮孩子找到自己的父母。

  二、认识动物的遗传现象。

  1、学生分别观察小狗、小兔、猎豹、企鹅、长颈鹿等家庭的图片,找找它们的相似点。

  2、小组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整理好。

  3、小组交流。

  4、师生小结:动物界也有遗传现象。

  三、认识植物的遗传现象。

  1、提问: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什么意思?植物难道也有遗传吗?

  2、小组讨论。

  3、学生看课文中的说明。

  4、布置任务:回去找出类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谚语或成语。提问:通过什么方法可以找到答案?

  5、学生交流。

  四、综合练习。

  谈话:仔细观察照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然后观察照片中的小猫妈妈,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说一说,也可以画一画,并讲讲你的理由。

  2-2生物的变异现象

  预期学习结果:

  1.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2.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能对同一种类的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做出解释。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2.难点: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上节课我们做了一个游戏,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甚至是谁家的孙子或孙女,但是有的为什么很难被认出来呢?

  2、学生讨论。

  3、小结:我们并不是和父母一模一样,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二、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

  1、游戏:找找照片中这一家人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并记录下来。

  2、学生仔细观察。

  3、交流发言。

  4、汇报课前围绕自己家庭成员特征调查的结果。

  5、小结。

  6、统计各组数据,汇总出全班的数据。

  7、讲解:变异。

  三、认识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1、提问: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吗?

  2、引导学生进行假设。

  3、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插图。

  4、汇报交流。

  5、小结。

  6、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9页关于三叶草的资料。

  7、补充我国培育金鱼的历史,指导学生体会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利用。

  四、了解变异的种类。

  1、用课件展示介绍变异的种类。

  (1)可遗传的变异。(2)不可遗传的变异。

  2、小结。

  2-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讨论研究使学生初步了解染色体是人类遗传的物质基础;

  2.生物遗传的秘密在基因里,基因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单位;

  3.1对基因决定人体的一个性状。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1.人体染色体配对挂图、眼睑基因遗传图解、男女性别决定图。

  2.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报刊、光盘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

  2、讲解:为什么子女有些特征像父母,有些又不像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遗传变异的秘密。(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染色体是人类遗传的物质基础。

  (1)结合课本人体细胞图讲解:科学家们经过研究知道,人类遗传的物质基础是细胞核里的染色体,染色体在人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父母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两两分开,各将自己一半的染色体传递给孩子。因此,孩子从父母那儿各得到一份染色体,他们的染色体是父母染色体的重新组合,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个体。

  (2)提问: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孩子总有一些特征像父母,又不完全长得像父母了吗?

  (3)学生讨论、汇报。

  (4)小结:由于孩子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是父母染色体的重新组合,因此,他们总有一些特征像父母,又不可能与父母完全相同,甚至差异还很大。

  (5)讲解:人体细胞共有染色体23对,其中第23对染色体决定人的性别。当人的第23对染色体是由1条X和1条Y染色体组成时,是男性;由两条X染色体组成时,是女性。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这对染色体也要分开。

  (6)提问:为什么你会是男孩?为什么你会是女孩?

  (7)学生讨论、汇报。(出示男、女性别决定图)

  (8)小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第23对染色体也要分开。父亲产生含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两种精子;母亲产生的卵都是含X染色体的。通过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样,就产生了XY和XX两种组合。XY的组合是男孩;XX的组合是女孩。

  2、指导学生认识基因及其作用。

  (1)提问:为什么子女的某些特征会特别像父母中的一方,而有时却谁都不像?都是双胞胎,有的彼此长得特别像,有的却不太像?这是为什么?

  (2)观察课本第29页三幅(双胞胎)插图并讨论。

  (3)讲解:通过现代遗传学的研究,人们发现染色体上排列着许多基因,基因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单位。每个基因上都携带着遗传的“方案”,生物遗传的秘密,就在基因里。由于染色体在细胞核里是成对存在的,所以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4)提问:基因怎样控制人的性状呢?也就是基因和性状有什么关系?

  (5)讨论汇报。

  (6)小结:1对基因决定人的一个性状,如有无酒窝、有无耳垂等性状就是由1对基因决定的。人体细胞大约有10万个基因,排列在23对染色体上。

  (7)讲解:在人类约10万个基因中,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由于基因成对存在,1对基因中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就会表现出显性性状;而只有1对基因中两个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例如,人的眼皮有双眼皮和单眼皮两种性状,决定双眼皮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决定单眼皮的基因为隐性基因。如果用E表示显性基因,而用e来表示隐性基因。那么单眼皮人的基因肯定是ee,而双眼皮人的基因可能是EE,或者是Ee。

  (8)提问:爸爸妈妈是单眼皮,孩子会是双眼皮吗?爸爸妈妈是双眼皮,生出来的孩子一定是双眼皮,这种说法对吗?

  (9)学生讨论汇报。

  (10)结合眼睑基因遗传图解讲解:父母都是单眼皮,生出来的孩子一定是单眼皮,不会是双眼皮;父母都是双眼皮,生出的孩子不一定是双眼皮,也可能是单眼皮。(如父母都为Ee时,有生单眼皮的可能)

  3、指导学生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

  (1)讲解:人体遗传变异的秘密主要与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基因决定人的性状。为了解开人体遗传变异之谜,必须破译人体的约10万个基因。为此,人类开展了对自己基因的研究工作,这项工作叫做“人类基因组计划”。它的进展如何,有何意义?请阅读课本第30页内容。

  (2)学生自学课本30页有关内容。(结合提供有关资料和信息)

  (3)提问:你认为这项工作值得吗?它会给人类带来些什么?

  (4)学生讨论。

  (5)小结:这项被誉为“生命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一旦全部完成,我们将能更有效地预测、预防、诊断和治疗某些疑难疾病(特别是基因方面的病),为人类造福。

  第三单元 进化

  3-1消失了的恐龙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

  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课件,有关恐龙种类、生活方式及绝灭原因的图文资料。

  学生准备:纸板、石膏粉、布条、水粉颜料、铁丝、报纸、胶纸带等制作恐龙模型的材料。

  教学步骤:本课教学时间为两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恐龙和其他灭绝及濒危动物资料。

  1、研究与恐龙有关的问题。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进行研究,最后写出一份研究报告,然后在班级内交流。

  2、搞一个恐龙博览会。每个小组可根据爱好选择其中的活动,做一两件作品。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恐龙头骨复印件、恐龙爪子的制作过程图。

  如有条件,教师最好课前制作好样品。如果课堂教学时间不够,教师可鼓励学生课后完成。

  3、了解其他已灭绝或濒危的动物,并调查它们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因。教师一定要要求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源,调查相关资料,让他们有一次心灵上的震撼。

  4、讨论:恐龙等物种的灭绝给我们什么启示。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制约作用,使他们感悟到,如果人类再无视自然规律,肆意破坏自然环境,那么,人类也终将退出生命的舞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三

  一、 教师、学生情况分析

  教师自身的分析包括教学本年级学科的优势、困难和问题预测,对这一学科的了解、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分析从定性分析(动机、兴趣、习惯养成、班风、学风、教师对班级的基本评价)和定量分析(上学年或学期考试和考查成绩的数据分析、发现的问题、有利和不利因素、困难和问题预测)两方面进行。

  教情分析:

  作为老师,在过去的一学期中,通过听课、教研和学生的成绩反馈,发现了实验讲解过于简单、问答多死记硬背等问题。在新学期针对存在问题,多请教其他教师、多听课、对教材深入研究,争取在新学期取得较大进步。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经过三年半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而且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依赖性强,不愿动手,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届六年级整体情况不太理想。根据上学期所暴露的实验条例不清、问答问题理解不清等主要问题,加强训练、背诵和讲解,争取在本学期取得较大进步。

  二、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对全册教材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内容包括全册教材的知识体系,编者的思路、意图,教材的重点、难点,还要清楚学习本册教材的基础和学完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平。

  《科学》六年级下册是在六年级上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平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平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我们这套教材以整体结构上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集中体现《课标》新理念,特别是引进了法国“做中学”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有一种既见树木又见树的感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本册教材的基础和学完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平:

  1.加强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小学科学课中关于“科学探究学习”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思想与方法;

  2.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严格按“学程导航”范式认真备课与上课,积极构建活力课堂。

  3.加强自身素养、知识水平以及业务能力的提升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认真钻研教材和各类教学参考书,浏览网络、杂志等,学习先进经验、科学设计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良好氛围;

  5.潜心解读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的心理;

  6.积极收集、准备各类探究活动材料提供有结构材料;发展学生搜集各类活动资源和素材能力并用于探究活动;

  7.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学生自主性探究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学科本年级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提出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3.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4.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人的生命周期,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等等。

  2.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与其父代及同代之间有许多不同。

  3.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知道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4.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知道一些动物保护自己的特殊本领,理解食物链的含义。

  5.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知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6.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解释未学过的一些科学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3.敢于大胆想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4.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关注一些和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5.想知道,爱提问。

  6.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7.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8.知道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解释更多生活现象。

  9.知道运用科学原理可以设计制作许多物品来提高效率。

  四、 教学措施、意见:

  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分析并确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对教材的研究措施,对学生的研究措施,对教法的研究措施,与家长的沟通措施,自身提高的措施等。

  1.加强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小学科学课中关于“科学探究学习”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思想与方法;

  2.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严格按“学程导航”范式认真备课与上课,积极构建活力课堂。

  3.加强自身素养、知识水平以及业务能力的提升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认真钻研教材和各类教学参考书,浏览网络、杂志等,学习先进经验、科学设计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良好氛围;

  5.潜心解读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的心理;

  6.积极收集、准备各类探究活动材料提供有结构材料;发展学生搜集各类活动资源和素材能力并用于探究活动;

  7.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学生自主性探究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教学计划 下册 年级

1、小学京版六年级科学教学目标任务(2016-04-01)

2、2016年小学科学教学总结(2016-05-30)

3、2014年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2016-06-07)

4、2014秋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2016-06-14)

5、五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2016-06-16)

6、九年级科学教学放思(2016-06-23)

7、初中科学教学反思(2016-07-31)

8、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2016-08-10)

9、四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2016-08-11)

10、四年级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2016-08-12)

11、四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教学总结(2016-08-17)

12、四年级科学教学总结(2016-08-17)

本文来源:http://www.easydail.com/8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