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asydail.com--中考数学】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

  初中 文言文比较阅读方法

  知识点的把握

  文言文学习应使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文言文试题应“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命题方向

  综观新课程实验推进以来的中考语文试题,预计2007年新课程语文中考文言命题将有如下趋向:

  1.课内向课外延伸,比较阅读成为重要试题形式。

  从2004年到2006年文言文试题选文方面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其发展轨迹——在新课程中考之初,更多的是用课内篇段检测文言文教与学在词语、句子及文意理解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落实情况,目的在于引导我们夯实基础;然后,再用课外文言文阅读引导文言文学与用由此及彼,举一反三,逐渐向运用课内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的方向过渡。这体现了新课程中考重视考查我们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方向。在这种过渡中,比较阅读是一种联系课内外知识、促进我们学会迁移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是课内两篇(段)文言材料的比较阅读,也可以是课内外各一篇(段)文言材料的比较阅读。当然,作为比较的文言选段,也可能不止两篇(段),而且可能将古代诗词(如2005年湖北宜昌将古诗、联、文结合起来进行考查的问题),甚至现代文(如2004年贵州贵阳课改中考题第21题),与文言文结合起来考查。

  2.考查内容仍以字词为主,兼考对内容的理解。

  考查的内容大多有这样几项:通假字的本字、读音及意义;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重要句子的翻译以及文段主要内容的理解等。题型主要有三大类:

  (1)解释词语。释义以实词为主,兼有少量虚词,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固定意思。要求是了解词义,会解释词的意思即可,不要求回答语法概念。一般为书下注解,有时是句子中的关键词,其中包括通假字解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

  (2)翻译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一般为书下注释的句子或文段中的关键句和课后练习中要求会翻译的句子。

  (3)内容概括或语句理解。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对文章关键内容的理解。考查对文章具有整体的理解、领悟、分析、概括的能力。

  3.试题形式大都以主观题为主,开放性题目体现了考查的发展趋势。

  文言文的考查一般以主观题为主,出现了很多开放性题目。开放性命题有几种形式:①名句赏析。如“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请你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谈谈对这一哲理的理解。②阅读感悟。如:请说说你读了《鱼我所欲也》有何感受。③观点评论。如:有人认为《陋室铭》反映出了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④异同比较:如: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⑤创新拓展。如:除《上枢密韩太尉书》中作者的观点外,你认为写文章时“养气”的方法还有哪些?⑥实际体验。如:“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⑦综合辨析。如:联系全文(材料节选《愚公移山》),你认为愚公“愚”还是“不愚”,为什么?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成理就行。⑧人物评价。如有两道中考题(材料是《曹刿论战》):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敬佩。a.说说曹刿的才能。b.请写出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中你最崇敬的一位爱国将领,并用一句话加以评价。这两道题,不仅考查了对文中人物的评价,还考查到历史知识和对相关历史人物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新课程语文中考文言文试题选文也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积淀,将史料上记载的历史文化名人事迹和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等引入试题中:浙江试题中的《东坡画扇》和山东青岛试题中的《邹孟轲母》都体现了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此举的目的在于促进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满足我们发展的多元需求。

  4.考查内容中的民族文化内涵及其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关联将得以加强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应该促使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作为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文言文学习及考试理应担负起传承文化、联结古今的任务。从2006年各省市文言试题中,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丰富,感受到历史智慧与现实生活的撞击。文化内涵和品位,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将是新课程语文中考文言试题选文和命题的崭新价值取向。

  考试重点

  考点概览

  1.理解常见的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变化最大的是词汇。因此,在文言文复习中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词汇非常重要。在学习或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

  在语言演变过程中,有些基本词汇古今没有什么变化,有些词随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但有些词,字形古今完全相同,可词的意义发生了根本演变。

  ①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大河流;“好”,古代指相貌好看,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值得认可的事物。

  ②词义缩小。如“臭”,古代指好、坏气体,现代表示坏气体;“让”,古代既可表示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后一意义不用了。

  ③色彩变化。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无贬义,现在则指品质恶劣,变为贬义词。

  ④词义转移。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义是“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的意思,现在转移为“偷窃”。

  (2)注意常见的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

  常见的通假字有:亡—无、尔—耳、见—现、说—悦、汤—烫、坐—座、反—返、惠—慧、诎—屈、简—拣、竦—耸、拂—弼、属—嘱、编—遍、错—措、食—饲、邪—耶、还—旋、被—披。

  (3)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本义是田界;田界是田的边缘,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畔”同“叛”,所以又借用为“背叛”,如“亲戚畔之”中的“畔”,就用了假借的意义。

  (4)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单音词居多数,而现代汉语中双音词居多数。文言文中单音词发展为白话双音词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在单音词前后加辅助成分。如:师—老师、担—担子。

  ②单音词前后加一个同音或近义词。如:亡—逃亡、诱—诱惑。

  ③换为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词。如:悟—明白、寐—睡觉。

  (5)辨析实词活用

  在古汉语的实词中,某个词属哪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在一定的语境中,某些实词失去了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充当另一类词,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①名词活用为动词。如“一狼洞其保”,“洞”本是名词,在这里作为动词“打洞”。

  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亲贤臣,远小人”,形容词“亲”“远”活用为动词“亲近”“远离”。

  ③动词活用为名词。如“前人之述备矣”,“述”本是动词“记述”,这里作名词“记述的文字”讲。

  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帝感其诚”,“诚”为形容词作名词,即“诚心”。

  ⑤名词作状语。如“山行六七里”,“山”为“行”的状语,译为“在山上”。

  ⑥动词作状语。如“行收兵”,“行”为“收”的状语,意思是“在行军途中”。

  2.确定虚词的具体意义

  确定虚词的意义,首先要确定词性。要确定词性就得掌握每个虚词的用法规律,如“之”在什么情况下作代词、什么情况下作助词,要联系上下文作细致辨析。此外,还要弄清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如“之”若作主、谓、宾语则是代词或动词,若在主谓之间,则是助词,起连接作用,可不译。

  了解古汉语虚词的用法,要能举一反三,要将规律记忆与语境分析相结合。不但要理解它们的语法作用,还要通过不同的语气,领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苛政猛于虎也”,句末“也”字就传达出了作者对当时苛酷的赋税不满的思想感情。

  3.翻译文言句子

  把握句式

  文言句式是古代汉语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现代汉语的句式也有不同的地方。为了学好文言文,必须掌握文言句式。

  古代汉语各种句式的结构是有一定规律的,因此掌握特殊句式的方法,一是看这种句式的标志,二是与现代汉语一般句式作比较,三是要结合语境进行判定。从初中课本中文言文的内容看,文言文的句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省略句;④倒装句。

  4.综合阅读

  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步骤是从整体到局部,然后再从局部回到整体。

  (1)所谓整体阅读就是指对文言文(段)整体驾驭,即该文言文写的谁,什么事,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如何;如果是小品文,也要问一问,本文(段)写谁、要达到什么目的等;如果是散文,尤其是写景抒情的散文,要看看写的是什么景,写景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等。

  (2)所谓局部,就是指在整体驾驭的基础上,理清关键性的词、句、段的含义。

  (3)探究性学习。

  在理清文(段)意之后,切合自己的主观感受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与眼前学习生活、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5.复习时要善于梳理归纳所学的字、词、句等知识点,学会概括主要内容,分析常见的写作技巧,做到“功夫在文外”

  我们面对中考试题,不必紧张,考题再难也难不过我们所学的知识。

  课外文段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未学过的词(学过的词也有可能出现一种新的用法或意义),这时应留心注释,认真阅读注释并把它还原到文中,这样对理解文段有疏导作用。

  注意两点:

  (1)应准确把握未学过词的意义和用法。

  (2)深入研究该词所带来的句式特点。

  6.课外文段生字词多,要结合注释,把文章内容用连贯的语言串在一起

  注意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7.文言语句的翻译

  在文言文语句的翻译中,要通过比较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达到掌握文言词语的使用规律和使用性质,积累古汉语词汇,了解文言句式结构方面的特点的目的。同时在翻译文言语句中锻炼运用语体意表情达意的能力。

  方法指导

  古诗文阅读是中考的重要内容,考查的方面比较多有的要求略高,要提高应试成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目标,把握重点

  《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相当于初中阶段)对文言文教学的阶段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事实上,中考中对有些内容(如文言实词、虚词)的要求要略高些。文言实词的重点主要包括:(1)通假字:在初中教材中有40多个,通过练习即可掌握。(2)一词多义现象:古汉语中,一个词往往有几个意思,初中阶段要重点掌握典型的、常见的一些多义词,理解时要以本义为基础,根据具体的语境去推求某个词的具体含义。(3)古今异义:由于词义的演变,古今词语中有些词形体相同而意义不同,可以从词义的扩大、缩小,词义的转移,褒贬色彩的转换以及单双音的变化等方面去加以辨析。(4)词类活用:在古汉语里,词类一般是比较固定的,但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是文言文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只要将课本中的重点的一些活用词加以了解即可,不必探究。

  文言虚词要重点掌握“之、其、者、而、则、乃、且、然、以、于、为、也、乎、夫、焉”这15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其作用和意义,还应与现代汉语作比较,明确哪些作用保留下来了,哪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发生了变化;在解释时,应准确地运用现代汉语中与之相当的字词来替代,借助归类进行比较,掌握各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文阅读的重点是在通览全文、理解字词句含义的基础上,正确地把握文段的思路、结构及中心,要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明确关键语句在文中的含意和作用,结合作者所处的环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及文段的艺术风格。有些是体验拓展题,考查的目的是检验学生的知识迁移、举一反三能力。

  2.紧扣课文,夯实基础

  文言文的考查,基本源自课内,所以要紧扣课本,夯实基础。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思想感情等,找出要点,总结规律,逐篇过关,并形成运用能力。

  文言实词主要包括:(1)通假字。在初中教材中约有40多个,通过练习即可掌握。(2)

  一词多义。初中阶段要重点掌握典型的、常见的一些多义词,理解时要以本义为基础,根据具体的语境去推求某个词的具体含义。(3)古今异义。对于有些词古今形体相同而意义不同,可以从词义的扩大、缩小,词义的转移,褒贬色彩的转换以及单双音的变化等方面去加以辨析。(4)词类活用。只要将课本中的一些重点的活用词加以了解即可,不必探究。

  文言虚词要重点掌握“之、其、者、而、则、乃、且、然、以、于、为、也、乎、夫、焉”等15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其作用和意义,还应与现代汉语作比较,明确哪些作用保留下来了,哪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发生了变化;在解释时,应准确地运用现代汉语中与之相当的字词来替代,借助归类进行比较,掌握各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语句的翻译 ,要求尽量符合原文意思,不能随意增减内容;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前后连贯,语言流畅,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要抓住重要的实词和部分虚词。释词译句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准确把握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整体感知,揣摩品味

  阅读文言文,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还应该能够对文意进行简单的分析,以便于正确把握文章的内容、观点和表达方式。要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观点,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和前后句之间的联系。

  对文章整体把握主要从主要内容、主旨和写作意图三方面入手。要把文章中每一段的中心或段意都搞清楚,理清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联,准确精练地概括文章内容,弄清作者抒发的感情、表达的观点。语句理解的问题肯定是所给选段课文内容方面的,即在文中能找出答案的内容或用原句中筛选词语可以回答。如《陋室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同时,揣摩品味重点词句要注意与文章内容和表现方法相关联的重点词句。如《曹刿论战》一文生动地刻画了曹刿这一人物形象,其乡人劝阻曹刿请见鲁庄公的话从侧面衬托了曹刿的     ,而鲁庄公对于“何以战”的回答又反衬出曹刿的     。解答时要先弄清题目要求,揣摩命题用意,再置语段于课文整体之中,紧扣文章主题、内容及表现手法全面考虑,最后用简洁概括的语言组织答案,反复斟酌,严密推敲。

  4.注重体验,迁移课外

  有些体验拓展题目,可以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思人物所思,想人物所想,与作者产生真实的共鸣。如《爱莲说》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些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再如,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点的史实。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紧扣文章主题,防止偏离话题,努力做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不少省市在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迁移上,已作了积极的尝试。对于课外短文阅读分析的内容,不少学生感到复习无从下手。其实,只要平时认真地学好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课外的文言短文考查大多选浅显的、与初三学生认知水平接近的文章,且所考查的词句均在课内文言文中出现过的。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稳定自己的情绪;其次要努力通过回忆和再现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绝大部分题目都能迎刃而解;再者平时要适当增加一些课外浅显文言文的阅读,提高自己文言文阅读能力。

  阅读课外文言文时碰到陌生的词句怎么办?下面介绍几种推断文言词义的方法:

  (1)根据文意推断词义。在古文中往往可从上下文的词义推断出某词的意义。如“小则获邑,大则得城”。“邑”颇为费解,但从下文“城”可推知“邑”为小城。

  (2)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如“范增数目项王”中“目”前有状语,后带宾语,则为动词,应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3)依据字形推断词义。如“樯橹灰飞烟灭”,“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樯”是冷僻字,但“樯”从木,与“橹”联合成词,可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联系本句,便以局部代整体推出“樯橹”是战船。

  (4)根据通假字推断词义。如“甚矣,汝之不惠”中的“惠”本义为“仁爱”,在这里显然是讲不通的,可借助于音的联系来推断其通假,“惠”通“慧”,聪慧。

  (5)用今双音词推断古单音词义。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数,现代汉语以双音词居多数。古代单音词一般都保留在今天的双音词中,我们可用今双音词去推断和掌握文言单音词的意义。如“内立法度,务修耕织守战之具”中的“修”,可用现代汉语“修建、修造、修长、修饰”去推断,就不难从比较中找它的确切解释是“修造”。

  (6)根据词语结构或修辞推断词义。如“存亡之理”中“存”与“亡”反义并列,是“生存”之义。

  【例1】(2006山东临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1.试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吴广素爱人(        )

  (2)比至陈(        )

  (3)时时而间进(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3)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所制。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4.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解析:第1题考查了重点词语的解释。本题要求给出三个实词的意思,要注意和今义的区别:“素”今义为“平素”,古义为“向来”;“比”今义为“比较”,古义为“等到”;“间”今义为“中间”,古义为“间或”“有时候”。

  第2题在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关键词“故”“数”“愤恚”“罢”“死”等的解释,做到词达义顺即可。

  第3题重点训练我们的整体感知能力。要善于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出主要信息,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这两道题很简单,考查的是写了什么事。

  第4题要求根据提供事例概括人物特点。要注意从两人的不同点来概括,分析陈胜抓住他富有谋略、机智果敢、有组织和领导才能的特点;分析项梁抓住他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特点。

  答案:1.(1)素:向来 (2)比:等到 (3)间:间或,断断续续地

  2.()1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

  (2)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伏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

  3.甲文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

  4.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例2】(2006福建厦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太夫人③以荻④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家无书读。就闾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⑦。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⑧,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

  注: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孤:幼年丧父。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④

  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⑤闾里:乡里。⑥士人家:读书人家。⑦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务,致力,从事。⑧文字:文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无从致书以观

  (3)弗之怠 (4)家贫无资 

  2.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假”字的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假”字。(只需填序号。)

  假:(1)借;(2)宽容; (3)如果,假如; (4)非正式的。

  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 B.手指/不可屈伸

  C.欧阳/公四岁而孤 D.多诵古人/篇章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5.简要回答下面问题。

  (1)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你认为甲段宋濂的事例可以用来印证下面哪一个观点(  )

  A.崇尚科学、消除愚昧,社会才能进步。

  B.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

  C.诚实守信、刻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2)你怎样看待“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这种做法?请结合甲段内容谈谈。

  解析:第1题考查了词语,既有虚词,也有实词。“以是”是个固定文言词语,翻译为“因此”,其余三个均为实词,要注意和今义区别开。

  第2题考查了“一词多义”现象,要善于根据上下文和内容选取最合适的一个。

  第3题考查了停顿,本题可用意义法区分,A项应在“余”后,C项应在“公”后,D项应在“诵”后,只有B项正确。

  第4题的翻译要注意关键词语的解释,如“走”“稍”“及”等词语。

  第5题(1)甲文讲了两个意思:一是借书及时归还,讲信用;二是刻苦学习。C项正符合这两个意思。(2)是对内容的理解,注意两文之间的联系。

  答案:1.(1)因此 (2)得到 (3)懈怠,放松 (4)钱财

  2.(1)

  3.B

  4.(1)抄写完毕,(跑着)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2)到了他稍稍长大些,家里没有书可读。

  5.(1) C

  (2)欧阳修母亲的做法有益于欧阳修从小养成刻苦学习的好习惯。欧阳修和宋濂学习都刻苦用功,可见刻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例年真题

  一、(2006江苏南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耻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2)自是数年之后( )

  2.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安用重法邪?

  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1)甲文表达了作者“     ,     ”的忧乐观。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       , ”。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答案:1.(1)他的 (2)这

  2.B

  3.(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何必要用严厉的刑罚呢?

  4.(1)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2)去奢省费 轻徭薄赋,选用廉吏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解析:第1题考查的是对文言虚词的理解。“其”字有好多种译法,要根据上下文内容理解,此处应译为“他的”。“是”在文言文中一般译为指示代词“这”,有时也作判断动词用,但很少见。

  第2题A项中第一个“求”意为“探求”,第二个意为“要求”;C项中第一个“之”是代词,指“盗”,第二个为助词“的”;D项中第一个“故”意为“所以”,第二个指“旧知识”;B项中两个“乐”均为“高兴”之意,故选B项。

  第3题考查典型语句的翻译,答题要注意关键词语的理解,并考虑语境,做到畅达。

  第4题考查内容理解,且都用原文回答,把握好重点句子即可。

  二、(2006四川攀枝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

  2.下列四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答案:1.A 2.D 3.C

  解析:第1题A项中“域”应作动词用,意为“限制”,其余均正确。

  第2题A项中第一个“以”意为“凭借”;第二个意为“来”。B项中第一个“之”是代词,指“城池”;第二个“之”是动词,意为“去”“到”。C项中第一个“于”意为“给”;第二个“于”意为“和”。D项中“而”表顺承关系,故选D项。

  第3题考查的是对内容的理解。C项中的三个事例均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故选C项。

  三、(2006山东济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zhǎn)粥不充,日昃(zè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明臣言行录》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媵人持汤沃灌( )   (2)腰白玉之环( )

  (3)再适长山朱氏( ) (4)往往馕粥不充( )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3.甲、乙两文都有写生活条件艰苦的句子,请你各摘录一句。

  4.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1)热水 (2)挂在腰间(腰佩) (3)到、往 (4)够、充足

  2.(1)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2)有时夜里疲倦了,就用水洗洗脸。 

  3.甲文:“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或:“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乙文:“往往馕粥不充,日昃始食。”

  4.答案要点: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够产生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我们的生活条件不知比他们优越多少倍,我们应利用这优越的条件,学习他们刻苦勤奋的精神,使自己学业有成。(意思对即可。)

  解析:第1题为重点词语解释,均为实词,注意和今义的区别。“汤”古义一般为热水;“腰”在这里是名词动用,而非名词;“适”古义一般译为“往”“到”;“充”属一词多义,注意结合文意解释。

  第2题为重点句子翻译,注意几个关键词,如“温”“处”“略无”“或”“沃”等。

  第3题只要理解了文意,这样的句子是非常好找的。

  第4题为开放性试题,注意结合文章并联系生活实际。

  四、(2005浙江绍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1~4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逋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元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选出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  )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皆以美于徐公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D.陈胜、吴广乃谋曰——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2.选出翻译时括号里的内容无须补出的一句(  )

  A.九百人屯(于)大泽乡      B.上使(之)外将兵

  C.天下苦(于)秦久矣 D.失期,法皆斩(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等死,死国可乎

  4.陈胜、吴广决定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用选文原句回答)

  答案:1.D  2.D

  3.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行吗

  4.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解析:第1题A项中第一个“以”意为“因为”,第二意为“认为”;B项中第一个“数”意为“屡次”,第二个意为“几”;C项中第一个“或”意为“有的人”,第二个意为“有时”;D项中第的“谋”均解释为“商量”,故选D项。

  第2题D项是被动句,无须加宾语,故“之”多余,不用补充。

  第3题注意关键词“等”“死国”等的解释。

  第4题要注意回答全面,不失分,一是抓住天气因素,二是抓住人为因素。

  五、(2005辽宁大连)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灌夫①有服②,过③丞相。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④,会仲孺有服。”灌夫曰:“丞相肯幸⑤临夫安敢以服为辞请语魏其侯丞相旦日早临。”许诺。至日中,丞相不来。魏其侯谓灌夫曰:“丞相岂忘之哉?”灌夫不悦,曰:“夫以服请,宜往。”乃驾,自往迎丞相。丞相前戏许灌夫,实无意往。及夫至门,丞相尚卧。曰:“丞相昨日幸许过魏其侯,魏其侯夫妻置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鄂而谢曰:“吾昨日醉,忽忘与仲孺言。”乃驾往。

  (节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有删改)

  注:①灌夫:字仲孺,汉景帝、武帝时大将。②有服:有孝服在身,指在丧服。③过:拜访探望。④魏其侯:即窦婴。⑤幸:敬辞,表示对方这样做是使自己感到幸运的。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会仲孺有服 会宾客大宴

  B.夫以服请,宜往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C.乃驾,自往迎丞相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魏其侯夫妻置具 或置酒而招之

  2.将文中画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4.读了本文后,你认为灌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1.C

  2.丞相原先是开玩笑答应了灌夫,实际上并没有要去的意思。

  3.丞相肯幸临/夫安敢以服为辞/请语魏其侯/丞相旦日早临。

  4.是一个说话算数(话)(信守承诺、言出即行)的人。(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文节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其难度已经很大了,答题时要字词落实到位(能解释的尽量解释),这样才能逐题解答。第1题考查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重点句子是“乃驾,自往迎丞相”,意思是说“于是起驾,亲自去接丞相”。乃,于是。第2题,要理解“戏”字的意思,“戏”,开玩笑;许:答应。第3题也应初步理解大意。注意,句中的“夫”应读“fú”,“那”的意思,“请”用于句首,表敬意。第4题应扣住最后两句作答。

  六、(2005湖北黄冈课改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 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你知道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吗?请解释。

  (1)俟其欣悦(       )

  (2)媵人持汤沃灌(       )

  (3)同舍生皆被绮绣(       )

  (4)腰白玉之环(       )

  2.你理解下列文言语句的意思吗?请解释。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3.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

  4.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5.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

  答案:1.(1)等待 (2)热水 (3)通“披”,穿 (4)腰佩(用作动词)

  2.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3.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意同即可。)

  4.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意同即可。)

  5.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解析:此题从对字、词、句、篇的理解方面综合考查了学生阅读课内文言文的整体感知能力。第1题考查了对关键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须通读语段,结合语境释词。第2题考查正确翻译语句的能力。虽然是常规题,但提法不同,诱人不倦地做下去。第3题考查对文段整体感知、归纳概括的能力。第4题考查学生感悟与心得,是一道半开放的拓展题,只要从文中得到学习的秘诀即可。第5题考查学生对文中语句的理解评析,颇具创新性。这几道题,设计合理,由对字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到文段中心的把握、关键语句的评析,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富有时代气息。

  七、(2005山东潍坊)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1~6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板桥居士,姓郑氏,名燮,扬州兴化人。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①陋,人咸易之。又好大言,自负太过,谩骂无择,诸先辈绵侧目,戒勿与往来。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②,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③,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人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选自郑燮《板桥集外诗文》,有删节)

  注:①寝:丑陋。②竖立:同“树立”,自竖立,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③屈曲委蛇(yǐ):弯曲。此指书中曲折难尽的深意。委蛇,同“逶迤”。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造饮辄尽(      )

  (2)曾不吝情去留(      )

  (3)幼时殊无异人处(      )

  (4)人咸易之(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以乐其志”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以赴古人之奥区

  3.翻译下列句子。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4.陶渊明和郑板桥都喜好读书,但他们读书的方法或态度不尽相同,试结合文段内容,加以概括。

  5.《论语》中有许多论述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句子,请你各写一句。

  6.陶渊明不慕名利,安于贫贱,即使是平凡而艰苦的农村生活,也能从中发现乐趣,泰然处之。你认为他的哪首诗最能体现他的志趣?请把全诗写在下面。

  答案:1.(1)往,到 (2)吝惜 (3)很 (4)全,都

  2.D(“以乐其志”和D项中的“以”都是连词,都表示后一动作是前一动作的目的。A项中“以”介词“把”;B项中“以”介词“因为”;C项中“以”介词“靠”。)

  3.(1)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人们都说板桥(我)读书善于识忆,殊不知不是善于记忆,而是善于背诵罢了。

  4.陶渊明读书善于领会大意、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工夫。郑板桥读书刻苦,发愤自励,读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苟同世俗,喜欢熟读背诵。

  5.参考例句:学习态度: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方法:①学而时习之;②温故而知新;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默而识之。

  6.参考篇目一:《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参考篇目二:《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解析:此题选材既有课内又有课外,且采用比较阅读的形式考查。考查内容既注重基础,又不乏内容的理解、分析和迁移积累,为文言文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第1~2题考查词语理解,前者以主观题的形式紧扣阅读材料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后者以辨析选择的形式从拓展的角度考查对文言虚词的把握能力。第3题考查译句能力。应该说前三道题属基础性考查,而第4~6题则属较为复杂的内容理解分析与积累运用考查。后三道题的考查角度各有侧重:第4题重在比较、分析、概括,5、6两题重在理解、迁移、积累。

  文言文的比较阅读,对初中生来讲有一定难度,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有四点:(1)要正确解读材料,尤其是相关的课外材料(一定要借助注释读懂);(2)认真审题,按题干要求逐一比较作答;(3)解答中确定两文的内在联系,明确两文的异同点;(4)积累相关知识。

  八、(2005北京)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     ;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

  2.孟子的说理散文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②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3.选文第③段紧承上文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论,其中从正面进行推论的是哪句话?

  4.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哪两句(  )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用。

  答案:1.治理国家 忧患可以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可以使人和国家萎靡灭亡

  2.这段文字以“必先”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使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起来节奏感很强。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AD

  解析:第1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和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两方面包括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句子理解在于“忧患”和“安乐”的结果。

  第2题考查对文章的句式特点及表达效果的理解。排比句和长短句的使用效果主要表现在充满气势和节奏变化两个方面。

  第3题考查信息筛选能力。所谓正面推论就是直接论述要议论的对象。

  第4题考查名句的积累与运用能力。从第①段中历史人物的经历来看,主要是谈要成大器须受磨炼,而A、D两项均是此意。

  九、(2005天津)阅读下面的两个文言文片段,完成1~5题。

  (甲)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矣。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乙)(广)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①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②。”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注:①即:如果。②用坚其意:以让他们相信自己的猜想,指让胡人相信李广是来诱故的。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

  (1)广家世世受射(      )

  (2)因复更射之(      )

  (3)吾去大军数十里(      )

  (4)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

  2.结合所学过的课文《李广》中的语句“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揣摩乙文画线句中“陈”的意思并加以解释。

  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2)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4.从甲文的文字来看,李广不仅关爱士卒,而且武艺高强,精于     。

  从乙文的文字来看,他还具有     的性格特点。

  5.乙文的叙事具体而生动,甲文也有表现这样特点的文字,请在文中用直线画出来。

  答案:1.(1)传授 (2)它,代石 (3)距离 (4)跑

  2.“阵”的通假字,是“布阵”的意思。

  3.(1)(他)执法宽大,不苛待部下,士兵因此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劳。

  (2)敌人很多而且离我们很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呢?

  4.射术(或“射箭”) 机智勇敢(第二处必须答出“机智”或体现“有智谋、有胆识”的意思。)

  5.广出错,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矣。

  解析:第1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能力。先弄通文言文的意思,再联系上下句理解加点词的意思。第(1)句意思是:李广家世代都传授射技。“受”在句中作动词,传授。第(2)句“之”是代词。第(3)句“去”不是动词,不能译为“往、到”,应译为“距离”。第(4)句“走”的古义是“跑”,和今义是有区别的。

  第2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通假字的辨认。题目中的提示句很重要,学过的课文“陈”的通假字的用法相信学生都记得,再揣摩“皆惊,上山陈”的意思“都惊惧,上山布阵”,“陈”在这里是通假字,“布阵”的意思。

  第3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意的理解能力。第(1)句应译好关键字“宽”(执法宽大)、“苛”(苛待)。第(2)句应译好关键字“虏”(敌人)、“即”(如果)。可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第4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甲文中李广射箭入石的事例表现了他射技的精湛。乙文“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而广却“前”“皆解鞍以示不走”而最终退敌,表现了他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性格。

  第5题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的判断。一定要找叙事具体生动的部分,即李广射箭入石的叙事部分。

  十、(2005海南海口实验区,16~1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1.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点明中心论点的句子。

  2.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或释义。(下列两小题,任选一题作答。)

  3.翻译下面的句子。(下列两小题,任选一题作答,如两题都答,只评第(1)题。)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下列两小题,难度各异,请任选一题作答。(如两题都答,只评第(1)题。)

  (1)古往今来,仁人志士舍生取义的故事数不胜数,请你用简明的语言说出一例。

  (2)你赞成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吗?在新时代的今天还值不值得提倡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1)ɡǒu 丧失 (2)wù 祸患

  3.(1)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2)因此,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

  4.(1)提示:只要能列举出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的人和事即可。例如:荆轲刺秦王;爱国诗人屈原;爱国将领文天祥;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少年英雄刘胡兰;共产主义战士江姐等。

  (2)答案多元。赞成不赞成都要说明理由,只要能列举出为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以及正义事业而舍生忘死的人和事均可。

  解析:选段的表达方式为议论,且该文原属高中课文,难度较大。第1题为议论文常规——抓中心论点;议论语言中,许多句子都是论点,要抓中心论点必须真懂这一段。第2、3、4题都用了“任选一题”几字,给了自由选择空间。第2题考查注音或释义,可选做。第3题考查翻译,其中第(1)句为经典语句,应能理解并能记住。第4题为拓展题,两个子题,分别考查拓展阅读情况及思辨能力。答子题(1)要注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答子题(2)谈看法时要谈出“为什么”。

  十一、(2005湖北宜昌)阅读下面这则文言短文,完成1~4题。

  滇游日记

  (明)徐霞客

  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余竟仰攀而上。 (1) 上甚削①,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 (2) 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②,攀之亦陨,间得一稍粘者,绷足挂指,如平帖③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④    (3)  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又手足无力欲自坠,久之,幸攀而上。

  (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削:陡峭。②陨:坠落。③帖:同“贴”。④摧:崩裂。

  1.查阅工具书,给“间得一稍粘者”中的“间”注音。

  2.文言文要读出韵味。请认真阅读原文,凭你的语感,将文言词“之”“以”“其”正确填入文中的(1)、(2)、(3)处。

  3.请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顺口后用三个逗号断句。

  4.作者艰险的攀登经历引人深思。阅读后,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请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写出你的感悟。字数在40字左右。

  答案:1.jiàn

  2.(1)其 (2)以 (3)之

  3.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 (4)略

  解析:这是道课外文言文阅读考查题。设题较基础、精致,突出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功考查。第1题,考查文言文中古字的准确读音。第2题考查阅读文言文的语感能力。第3题考查断句能力,实际也是阅读语感的测试,这三道题考查的是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第4题考查的层次要高些,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思考、感悟能力,还考查了语言的表达能力。这几道题容易错的地方为:第1题,如不依据上下文语境,就易读成“jiān”。第2题,如对三个虚词用法把握不准,而又不联系上下文语境理解,就会乱填一气,尤其是“之”与“其”,在用法上有相同之处,如不注意阅读语感,更易混淆。第3题,若不反复品读,体会意思,也会发生“糊涂考生乱断文言句”的现象。第4题的解答,应建立在深入理解短文的基础上,否则,不能很好地领悟作品内涵,得不出有益的启示,或者感悟不明不深,或者感悟不合文意等。

  十二、(2004重庆北碚实验区,25~2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肉食者鄙(      )    牺牲玉帛(      )

  小大之狱(      ) 望其旗靡(      )

  2.下面各项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3.下面句子的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B.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文中曹刿高超的指挥才能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案:1.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牛、羊等 案件 倒下

  2.C 3.B

  4.(1)当官的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注意“肉食者”“间”。)

  (2)第一通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注意“一鼓作气”“再”。)

  5.适时出击,适时追击。

  解析:选取了传统篇目全文。本文考点很多,但该题将重心放在词句理解和朗读上。第1、2两题都考查实词的识记理解,区别在第2题从一词多义入手且取选择题型。第3题考查朗读的节奏停顿,实则为词句理解,用选择题,降低了难度。第4题考查典型语句的翻译,答题要注意关键词语的理解,并考虑语境,做到畅达。第5题考查内容理解,答题注意扣住“指挥才能”的“高超”;“哪些”一词表明不止一点。

  十三、(2004山东潍坊实验区,18~2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①,食人之稼,野人②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③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皆如此其辩也,独和向④之人?”解马而与之。

  注:①逸:跑。②野人:农夫。③鄙人:仆人。④向:从前。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解马而与之

  A.泉香而酒洌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而吾以捕蛇独存

  D.乃记之而去

  2.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注音并解释。

  (1)子贡请往说之(       )

  (2)其野人大说(       )

  3.翻译下列句子。

  (1)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

  (2)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孔子在路上休息时马吃了人家的庄稼,农夫将马捉住。

  B.子贡自告奋勇地去要马但到底也没有说服农夫。

  C.孔子的仆人因刚开始跟随孔子而想表现自己就抢先去说服农夫。

  D.文章虽短却说明了说话的方式方法要适合情境、对象的道理。

  5.填空。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经典     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

  (2)请将下面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子曰:“三人行,       ;       ,       。”

  答案:1.D(例句中的“而”表顺承;A项中的“而”表并列,“并且”;B项中的“而”可译为“才”;C项中的“而”表转折“可是”;D项中的“而”表顺承。)

  2.(1)shuì,劝说。(2)同“悦”,yuè,高兴,愉快。

  3.(1)有个刚跟孔子做事的仆人请求说让他去劝说农夫。(2)我的马怎么能不吃你的庄稼呢?

  4.C(孔子的仆人是第二个去劝说农夫的。)

  5.(1)《论语》 (2)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析:短文选自课外,对初中生而言,有一定难度;补上注释是为了适当降低难度。五道题,注音、词句篇章识记理解、文学常识等几方面兼顾。第1题考查文言虚词“而”,选择题,辐射了另外四篇课文中的文句,这是考查文言虚词常见的方法。考生心中对“而”的几种常见用法要有数。第2题考查实词“说”,涉及古今音、义问题。第3题翻译,其关键词语也涉及古今音、义(尽管此处不考注音)。第2题中子题(1)为第3题子题(1)作了铺垫;第3题子题(2)中的“食”可联系到《马说》来思考。第4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读懂是前提,读时要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第5题从短文的主人公入手,涉及常识填空与默写,有一定的综合意味。

  十四、(2004天津,15~19)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上枢密韩太尉书

  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节选)

  1.作者在这段文字开头通过对和关系的论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气可以养而致(      )    (2)充乎天地之间(      )

  (3)称其气之小大(      )

  3.下面与“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一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公将鼓之

  C.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D.居庙堂之高

  4.将“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译为现代汉语。

  5.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举了孟子善于提高和司马迁善于丰富的事例,说明两种不同的养气途径,都可以达到文气充沛的效果。文段中表现孟子和司马迁的文章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的一句话是                      。

  答案:1.为文 养气 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2.(1)获得,得到 (2)在 (3)相当,配合

  3.C

  4.这两位前辈,难道曾经拿起笔学作这样的文章吗?

  5.内在修养 生活阅历 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和常见文言虚词的理解,考查句意理解和文意理解。第1、5两题从议论文常规进入,涉及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都隐含于题干之中。第1题要抓住“文”与“气”的关系。第5题要概括孟子和司马迁养气的不同途径。第2题要注意“乎”相当于“于”,“称”是“相当、匹合”的意思,不能理解为“称赞”。第3题,例句中的“之”与C项中的“之”均作代词。A、B、D三项都是助词。第4题注意对“二子”“尝”“为如此”的理解。

  十五、(2004湖北潜江、仙桃、天门市、江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与朱元思书

  吴 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负势竞上(      )  (2)好鸟相鸣(      )

  2.列句中的“者”字与例句中“者”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A.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C.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写出文中概括富春山全貌的句子并翻译。

  4.文章理解。

  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     的情态。在分写“异水”时,用“     ”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     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     ”一句相照应。

  答案:1.(1)凭依(凭借、依仗)

  (2)美丽(“友好”亦可)

  2.A

  3.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翻译: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或:没有一丝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4.从容出游、怡然自得(或:舒畅自如、游兴极浓等) 千丈见底 幽静(或寂静、静等) 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 皆生寒树

  解析:此题考查了对字、词、句、篇的理解,既有局部知识能力的考查,又有整体能力的考查。第1题考查对关键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须通读文段,结合语境释词。第2题以辨析选择的形式考查对主要文言虚词“者”的理解把握能力。解答时既要正确理解例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又要调动积累,分别辨析另四篇文章中的“者”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加以判断,正确选择。这类考题涉及面较宽泛,难度极大,解答的关键是对所考课文必须熟悉,至少要依据所掌握的知识来判断。“者”字在古汉语中通常作代词和助词。例句的“者”字可译为“……的人”。第3题考查正确译句的能力。虽然是常考题型,但与以往的此类题相比,增加了对文章内容理解的成分。解答时须按要求先写出句子然后再翻译,译时应做到三点:第一,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第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翻译;第三,以直译为主。第4题以填空的形式从作者的情感、态度、写景特征、文章主旨、写作手法等方面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是考查的重点,具有探究性,须整体感知全文,合理运用文中所提供的信息,联系写作背景作答。

  十六、(2004浙江衢州)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鹦鹉灭火

  有鹦鹉飞集①他山,山中禽兽辄②相爱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③见,便入水濡④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⑤?”对曰:“虽知不能救,然尝侨⑥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⑦感,即为灭火。

  (选自刘义庆《宣验记》)

  注:①集:停留。②辄:总是。③遥:远远地。④濡:浸。⑤何足云也:(你洒的这点水)怎么能扑火呢?⑥侨:寄居。⑦嘉:赞美,嘉奖。

  1.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行”与“禽兽行善”中的“行”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B.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C.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D.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

  3.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A

  2.鹦鹉自己想,在这里虽然快乐,但不可能长久下去,于是便离开了。

  3.见下面解析部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寓言故事的整体理解,涉及了三个知识点:一是从课内知识向课外阅读的迁移;二是对文言语句的翻译;三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获得的启示。这三个知识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第1题是知识迁移型题目,可从已学课文知识中获得感悟来理解文句。第2题在经过对注释理解后整体感知文意便可作答。应注意“自念”的含义。第3题答案示例:做人应像山中禽兽一样,善待外来者;做人应当行善;善有善报;做事只要心诚便会成功;等等。

  十七、(2004广东肇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两题。

  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①虞人: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②罢:通“疲”。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天又雨,公将焉之?

  (2)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2.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

  答案:1.(1)天又下着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

  (2)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

  2.故事告诉我们,诚信非常重要!做国君的讲究诚信,信守约定,就能赢得百姓的信任,使国家繁荣富强起来;作为普通人讲究诚信,则能培养良好品德,取得事为成功。

  解析:本文主要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段内容的能力。设两个知识点:译句(达到译文)能力;整体感知能力。一般地说,读不通句子就不能从整体上去把握。因此,本题较上一题难度略大。结合两篇古文(《曹刿论战》《陈太丘与友期》)所学知识,应大体上能解决第1题的问题。(1)“雨”,名词作动词,“下雨”;“之”,动词,“到……去”;“焉”,疑问代词,“哪里”。(2)“期”,约定。第2题紧承前一题,要求把握故事的整体内容(中心意思)。

更多相关内容:
    宋濂尝与客饮文言文及答案 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 2016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高分攻略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高分攻略 赵普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的简介 鲁公治园文言文翻译 骂鸭文言文翻译

    本文来源:http://www.easydail.com/79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