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asydail.com--高考作文】

  爱,成功的阶梯

  爱心、耐心、细心是教育的灵魂,更是教师必备的品质,从前我这样说过,现在我懂得了。

  ——题记

  重锤敲响了闷鼓

  我们是一所农村小学,而他们是我在三年级下学期接的班。在接这个班之前,他的名字我早已耳熟能详。为什么呢?我想大多数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明白怎么回事,这样的学生不是太好了,就是太……作业不写,上课说话、捣乱,课下骂人、打架……而我碰到的就是后者。怎么办呢?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先让他知道我是一个严厉的老师吧,否则以后的工作怎么开展呢。第三天他就没有完成作业。于是我准备带着他去见家长。而且我也知道,他家就在学校边上。(父亲上班,母亲在家)他当然不想去了,站着不动,我就把他拉到了家里。到了他家我和他母亲说明了情况,家长的态度很诚肯,我想:这以后的工作好做了。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的作业基本上不用我费心了。(作业基本上是生字)这个闷鼓终于被我敲响了。

  放大他的闪光点

  孩子都是夸着长大的,我们不能对孩子一个棒子把他打趴下,让他总也站不起来。每当他完成作业时,我总是悄悄地鼓励他。而当他既完成作业又把字写工整时,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就这样他有了一点点的进步。不过他的错误也有反弹的时候,一些大错,我就在全班面前狠狠地批评他,小错误在背后教育他,哪个老师在办公事夸他了,我也偷偷地告诉他。就这样他知道了我的严厉,也体会到了我的爱。

  因材施教

  他就有两个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更不用说写作文了。强行让他写是不会有好处的。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每次我们写作文的时候,我都让他从作文书上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作文抄在作作文本上。这样可以让他慢慢地了解作文,还可以,慢慢地掊养他对语文的兴趣。当然,这个秘密只有我和他知道。每次他交作文时,脸上都有一种高兴的神情。语文对他来说已经不是一种负担了。

  生命中的转折点

  有一次,有一篇很长的课文需要背诵。我给大家一节课的时间,在下课时,我问学生谁背过来了。当然,没有一个人举手。这是在我意料之中的,当我刚要说下课时,他慢慢地举起了,不过又很快地放下了。但是我发现了,我对全班大声地说:“我知道有一名同学背过来了。”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班长,我摇了摇头说是他。全班都笑了,是那种很异样的笑。“那我们就来听一听吧。”大家安静了,他迟疑了下,站了起来,足足有5分钟,他没有出声音。大家又哄的一下笑了。他脸红了。我示意大家不要笑了,对他说:“不用着急,我们等着你。”就这样,他开始背了,一开始还有一点结巴,慢慢地越来越流利。大家都用惊异的目光看着他把这篇课背完。之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想这会成为他生命中的转折点。

  母亲惊呀了

  “老师,我能进来吗?”当我们正在开四年级上学期的期中家长会的时候,一个妇女在门口说道。“有什么事吗?”“老师,**(就是他)他妈让我来看看,说他在家说他语文考及格了,他妈不信。”我把试卷给她拿过来了。“呀,真是,真考及格了,真是,真是。”看着家长的表情,我的信心十足了。

  我惊讶了!我成功了!

  五年级开学了,当我走过他身边的时候,我发现他的桌子上有好几本课外书,当时我的心情……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高兴?感动?激动?惊诧?好像一个五味瓶。但是,我知道,他是要自己学习了。

  他成功了

  六年级“华人杯”大赛要交作文了。唉!哪篇写的都不行。《假如水有颜色》,这是谁写的?比较有新意。他?怎么可能?我把他叫到了外面,问他:“这是你写的吗?如果不是就说不是,老师不会批评你的。”他却用肯定的语气说:“老师,是我写的,我不知道写什么好,就天天想,就写了这个。”这是真的,我相信了。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全班同学,当时我的声音都颤抖了。后来听他妈妈说,他就自己想写一个作文,自己在家整整想了一个暑假。这篇作文获得了世界华人杯大赛二等奖。

  后记:这样的孩子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转化他是一个长期而又反复的过程,当他有一点进步的时候,心里的高兴是无以言表的;当他的错误反复的时候,我的心里也是十分的气愤,恨铁不成钢,自己的辛苦都白费了,也想过放弃,心也累,身也累。可是一想到通过自己的教育,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又鼓起了勇气。就这样,我在坚持着,他也在错误和成功的反复中进步了,我也在这过程中成熟了。

  是什么让我这样坚持下来了呢?记得那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正好带初一的孩子,6个班,一共有350人左右,是当时最多的一届孩子,那一批孩子现在30左右,而且现在我已经在教我学生的孩子了。第一批孩子现在大部分都成家立业了,但是,有几个孩子因为涉黑涉枪而入狱,有的还命丧黄泉。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反思的地方。我们不是春蚕,我们不是蜡烛,我们更不是太阳,但是我们应该有一颗有责任的心。我们会尽我全部的力量去挽救一个孩子,让他健康成长。这样做,不仅减少了社会危害,更挽救了一个家庭。

本文来源:http://www.easydail.com/7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