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asydail.com--高考答案】

我们在语文学习中,语文阅读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日的积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下面是烟花美文网www.39394.com 为大家整理的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阅读答案

  原文

  ①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办法之一就是背书。

  ②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距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③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意这点。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炊”,这文章之“炊”,就是从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需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以后再遇到写鸟时,就很少以一“飞”字搪塞了。可现在也常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时就更恨当初记得少。

  ⑤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近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那个暴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庚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主席诗词中也有不少正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决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高明的文章家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翻出新意。文章相因,从司马迁到韩愈、柳宗元,再而苏轼、欧阳修,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多记住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庚等前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些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的。

  问题

  (1)找出下列词语表现中“飞”的意思的字

  ①燕剪春风:②鹰击长空:

  ③雁横烟渚:④莺穿柳浪:

  (2)第②段中指出语文学习可分三步,请用简洁的语句加以概括。每步不超过8个字。

  (3)第③段中“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句中的“干柴”“火种”和“会着”,在文中分别具体比喻的是什么?

  (4)本文提出背书对写作者有三种好处,请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每条不超过10个字。

  (5)本文分别运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请从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

  (6)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背书与理解”或者“背书与创新”的看法。80字左右。

  答案

  (1)分别是:剪、击、横、穿。

  (2)第一步:记住几千汉字;第二步:记住精词妙句;第三步:记住许多体式结构。

  (3)“干柴”比喻该记住的东西(或知识积累);“火种”比喻生活中的观察和印证(或生活环境的启发);“会着”比喻融会贯通(或理解消化记住的知识)

  (4)背书是写作的基础;背书能积累语言材料;背书是创新的基础。

  (5)对比论证:第④自然段例子;比喻论证:以牛、柴、米作比(答对其中一个即可)

  (6)略

本文来源:http://www.easydail.com/6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