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asydail.com--中考试题】

潍坊,古称“潍县”,又名“鸢都”,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山东省下辖地级市,与青岛、日照、淄博、烟台、临沂等地相邻。地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是半岛城市群地理中心。以下是范文网www.zhuodaoren.com 分享的2016年潍坊市中考历史试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16年潍坊市中考历史试题(1)


  1、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4页, 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考生信息填涂清楚。试题所有答案均须涂、写在答题卡限定的区域,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少康„„以收夏众,遂灭过戈,复禹之绩"。 这描述了传说中发生在古代湖北大地上的著名事件是

  A.少康复国之战 B.夏商朝代更替 C.春秋争霸战争 D.秦国商鞅变法

  2.汉代,“丝綢和香料从其原产地中国和亚洲东南部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和罗马帝国°”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商人到达过罗马帝国 B.西方人普遍享用中国丝绸

  C.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贸易 D.陆路贸易取代了海路贸易

  3.史载,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

  A.独尊儒术 B.实行汉化 C.开发江南 D.科举取士

  4.“‘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

  A.荡平东南沿海倭寇 B.收复台湾全部领土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抗击沙皇俄国入侵

  5.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宋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其中,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的是

  A.《敦煌飞天图》 B.《百子嬉春图》 C.《清明上河图》 D.《秋郊饮马图》

  6.《诸城县续志》赞誉清代乾嘉年间一位祖籍本地的官员:“砥砺风节,正身率属„„ 遇事敢为,无所顾忌。”这位官员是

  A.赵明诚 B.赵秉忠 C.郑板桥 D.刘墉

  7.1840和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 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8.近代史上,寿光一带曾流传着一首民谣:“牛头镇,两头尖,当中出了个马保三。” 马保三的主要功绩是

  A.领导五四运动 B.参加中共一大 C.抗击日寇侵略 D.指挥潍县战役

  9.新中国“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这反映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D.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10.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又分地"的意义是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错误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1.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反映了

  A.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B.两岸民间团体开始政治对话

  C.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 D.两岸三通局面已经完全形成

  12.如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进入如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思想观念不断解放 B.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C.服饰品味逐渐提升 D.服装产业迅猛发展

  13.“这是现代潍坊的文化象征,是濰坊民间艺术之林中的两朵奇葩”“两朵奇葩”是指

  A.板桥书画和万印楼 B.潍坊风筝和杨家埠木版年画

  C.云门巨寿和十笏园 D.高密扑灰年画和聂家庄泥塑

  14.阿拉伯人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图片反映了其贡献的是

  15.“欧洲从迷信的、自我约束的社会,慢慢演变出自由开放的心态"最符合这一表述的是

  A.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法国大革命

  16.《西方文明史》认为:“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 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A.牛顿建立力学体系 B.瓦特改良蒸汽机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17.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二者的共同点是

  A.推翻了旧的政权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废除了农奴制度 D.改变了社会性质

  18.巴黎和会后,一位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其“纠缠不清”主要是因为

  A.加剧了西方国家与苏俄的矛盾 B.便利了列强共同侵略掠夺中国

  C.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D.没有根本上消除列强间的矛盾

  19.“一方面,它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另一方面,又使其经济发展陷入僵化”这评价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20.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利用苏联解体之机,企图实现由其主宰国际秩序的称霸战争。这场战争

  A.促使多极化格局形成 B.是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C.使中东和平受到威胁 D.强化了联合国主导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14分,第22小题16分,第23小题14分,第24小题16分,共60分。

  21.(14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景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1)据材料一,“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伏尔泰为什么推祟孔 子思想?(4分)

  材料二 东亚国家大量吸收中国文化,是在唐室中衰以后,由此可见,中国文化的价值并非完全依附国力对外传播。一些东亚国家把唐代的经书作为士大夫的必读书,其典章剑度几乎完全由中国移植而去,城市的格局也仿照长安的市坊制建立。

  ——《东亚文化圈》

  (2)据材料二“中国文化的价值并非完全依附国力对外传播”说明了什么?概括指出唐代文化对东亚国家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三 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作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新近发明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因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

  ——培根

  (3)据材料三,分别指出“这三种东西”怎样“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6分)

  22.(16分)近代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工业的两幅图片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信息?指出它们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6分)

  材料二 新中国某―历史时期的宣传

  (2)据材料二,我国工业化进程出现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到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的钢、煤、水泥、电视机等工业品产值已居世界第一位。同时,逐步形成了以能源、机械、化工、航空航天、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工体系

  ——《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义。(6分)

  23.(14分)70年前,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赴国难,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战场及时间表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4分)

  材料二 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6分)

  材料三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

  其中包括1943年牺牲的国民党将领许国璋等抗日英烈。同年底,台湾方面推出就抗战殉职将官名录中列有1942年牺牲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

  (3)据材料三,从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4分)

  24.(16分)经济全球化既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又缠绕着荆棘和刺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既是工业革命的始作俑者,也是早期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早在19世纪前半期,英国就奉行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贸易政策,而且在19世纪的英国政坛上,大部分政治家都认为自由贸易是国家的命脉。

  ——《早期经济全球化》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手段。其实现这—手段的政治、经济前提是什么?(6分)

  材料二 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其主导下的“全球经济体系"提供了历史机遇。二战后,美国……精心构建了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体系。

  ——《全球时代的美国》

  ②据材料二,美国建立的“全球经济体系”有什么特点?二战后,美国的什么措施有利于这一体系的建立?(4分)

  材料三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它的支持者认为,这种新的经济形式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繁荣的唯一道路。对它的批评者来说,全球经济是难以驾驭的力量,这种力量使非常少的人获益而使许多人贫穷。

  ——《新全球史》

  ③你同意材料三的哪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6分)

  历史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14分,第22小题16分,第23小题14分, 第24小题16分,共60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 即可得分。总分不能超过该题的赋分。

  21.(14分)

  (1)核心:仁。(2分)原因:认为孔子思想是反封建专制的武器。(2分)

  (2)说明:中国文化具有先进性(就9周边国家有吸引力)。(2分)

  影响: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促进了政治、教育、城市建设的发展。(2分)

  (3)改变:印刷术促进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化传播;火药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条件;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开辟和。(6分)

  22.(16分)

  (1)信息: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2分)

  地位和作用:使中国出现了第—批近代企业;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4分)

  (2)问题:出现“大跃进”运动(或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2分)

  影响: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或工业化进程受挫)。(2分)

  (3)意义:完成了工作重心转移;揭开了改革开放序幕;推动成代化工业体系建立;增强了工业实力。(6分,答对三点即可得6分)

  23.(4分)

  (1)特点: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4分,答对二点即可得4分)

  (2)说明:促成了民族团结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推动了民主革命进程。(6分,答对三点即可得6分)

  (3)认识: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造成巨大灾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海峡两岸都尊重抗战历史事实。(4分,答对四点即可得4分)

  24.(16分)

  (1)手段:推行自由贸易政策。(2分)

  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工业革命开展。(4分)

  (2)特点: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体系。(2分)

  措施:推动成立关贸总协定C或实施马歇尔计划。(2分)

  (3)同意支持者。(2分)理由:促进了国际间合作,减少了经济发展障碍。(4分)同意批评者。(2分)理由: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4分)

  2016年潍坊市中考历史试题(2)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少康„„以收夏众,遂灭过戈,复禹之绩"。 这描述了传说中发生在古代湖北大地上的著名事件是

  A.少康复国之战 B.夏商朝代更替 C.春秋争霸战争 D.秦国商鞅变法

  2.汉代,“丝綢和香料从其原产地中国和亚洲东南部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和罗马帝国°”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商人到达过罗马帝国 B.西方人普遍享用中国丝绸

  C.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贸易 D.陆路贸易取代了海路贸易

  3.史载,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

  A.独尊儒术 B.实行汉化 C.开发江南 D.科举取士

  4.“‘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

  A.荡平东南沿海倭寇 B.收复台湾全部领土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抗击沙皇俄国入侵

  5.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宋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其中,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的是

  A.《敦煌飞天图》 B.《百子嬉春图》 C.《清明上河图》 D.《秋郊饮马图》

  6.《诸城县续志》赞誉清代乾嘉年间一位祖籍本地的官员:“砥砺风节,正身率属„„ 遇事敢为,无所顾忌。”这位官员是

  A.赵明诚 B.赵秉忠 C.郑板桥 D.刘墉

  7.1840和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 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8.近代史上,寿光一带曾流传着一首民谣:“牛头镇,两头尖,当中出了个马保三。” 马保三的主要功绩是

  A.领导五四运动 B.参加中共一大 C.抗击日寇侵略 D.指挥潍县战役

  9.新中国“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这反映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D.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10.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又分地"的意义是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错误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1.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反映了

  A.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B.两岸民间团体开始政治对话

  C.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 D.两岸三通局面已经完全形成

  12.如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进入如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1

  A.思想观念不断解放 B.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C.服饰品味逐渐提升 D.服装产业迅猛发展

  13.“这是现代潍坊的文化象征,是濰坊民间艺术之林中的两朵奇葩”“两朵奇葩”是指

  A.板桥书画和万印楼 B.潍坊风筝和杨家埠木版年画

  C.云门巨寿和十笏园 D.高密扑灰年画和聂家庄泥塑

  14.阿拉伯人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图片反映了其贡献的是

  15.“欧洲从迷信的、自我约束的社会,慢慢演变出自由开放的心态"最符合这一表述的是

  A.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法国大革命

  16.《西方文明史》认为:“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 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A.牛顿建立力学体系 B.瓦特改良蒸汽机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17.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二者的共同点是

  A.推翻了旧的政权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废除了农奴制度 D.改变了社会性质

  18.巴黎和会后,一位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其“纠缠不清”主要是因为

  A.加剧了西方国家与苏俄的矛盾 B.便利了列强共同侵略掠夺中国

  C.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D.没有根本上消除列强间的矛盾

  19.“一方面,它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另一方面,又使其经济发展陷入僵化”这评价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20.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利用苏联解体之机,企图实现由其主宰国际秩序的称霸战争。这场战争

  A.促使多极化格局形成 B.是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C.使中东和平受到威胁 D.强化了联合国主导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14分,第22小题16分,第23小题14分,第24小题16分,共60分。

  21.(14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景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A.思想观念不断解放 B.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C.服饰品味逐渐提升 D.服装产业迅猛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14分,第22小题16分,第23小题14分,第24小题16分,共60分。

  21.(14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景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1)据材料一,“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伏尔泰为什么推祟孔 子思想?(4分)

  材料二 东亚国家大量吸收中国文化,是在唐室中衰以后,由此可见,中国文化的价值并非完全依附国力对外传播。一些东亚国家把唐代的经书作为士大夫的必读书,其典章剑度几乎完全由中国移植而去,城市的格局也仿照长安的市坊制建立。

  ——《东亚文化圈》

  (2)据材料二“中国文化的价值并非完全依附国力对外传播”说明了什么?概括指出唐代文化对东亚国家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三 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作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新近发明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因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

  ——培根

  (3)据材料三,分别指出“这三种东西”怎样“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6分)

  22.(16分)近代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工业的两幅图片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信息?指出它们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6分)

  材料二 新中国某―历史时期的宣传

  (2)据材料二,我国工业化进程出现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到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的钢、煤、水泥、电视机等工业品产值已居世界第一位。同时,逐步形成了以能源、机械、化工、航空航天、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工体系

  ——《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义。(6分)

  23.(14分)70年前,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赴国难,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战场及时间表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4分)

  材料二 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6分)

  材料三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其中包括1943年牺牲的国民党将领许国璋等抗日英烈。同年底,台湾方面推出就抗战殉职将官名录中列有1942年牺牲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

  (3)据材料三,从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4分)

  24.(16分)经济全球化既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又缠绕着荆棘和刺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既是工业革命的始作俑者,也是早期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早在19世纪前半期,英国就奉行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贸易政策,而且在19世纪的英国政坛上,大部分政治家都认为自由贸易是国家的命脉。

  ——《早期经济全球化》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手段。其实现这—手段的政治、经济前提是什么?(6分)

  材料二 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其主导下的“全球经济体系"提供了历史机遇。二战后,美国……精心构建了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体系。

  ——《全球时代的美国》

  ②据材料二,美国建立的“全球经济体系”有什么特点?二战后,美国的什么措施有利于这一体系的建立?(4分)

  材料三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它的支持者认为,这种新的经济形式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繁荣的唯一道路。对它的批评者来说,全球经济是难以驾驭的力量,这种力量使非常少的人获益而使许多人贫穷。

  ——《新全球史》

  ③你同意材料三的哪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6分)

  2015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201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14分,第22小题16分,第23小题14分, 第24小题16分,共60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 即可得分。总分不能超过该题的赋分。

  21.(14分)

  (1)核心:仁。(2分)原因:认为孔子思想是反封建专制的武器。(2分)

  (2)说明:中国文化具有先进性(就9周边国家有吸引力)。(2分)

  影响: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促进了政治、教育、城市建设的发展。(2分)

  (3)改变:印刷术促进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化传播;火药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条件;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开辟和。(6分)

  22.(16分)

  (1)信息: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2分)

  地位和作用:使中国出现了第—批近代企业;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4分)

  (2)问题:出现“大跃进”运动(或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2分)

  影响: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或工业化进程受挫)。(2分)

  (3)意义:完成了工作重心转移;揭开了改革开放序幕;推动成代化工业体系建立; 5

  增强了工业实力。(6分,答对三点即可得6分)

  23.(4分)

  (1)特点: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4分,答对二点即可得4分)

  (2)说明:促成了民族团结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推动了民主革命进程。(6分,答对三点即可得6分)

  (3)认识: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造成巨大灾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海峡两岸都尊重抗战历史事实。(4分,答对四点即可得4分)

  24.(16分)

  (1)手段:推行自由贸易政策。(2分)

  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工业革命开展。(4分)

  (2)特点: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体系。(2分)

  措施:推动成立关贸总协定C或实施马歇尔计划。(2分)

  (3)同意支持者。(2分)理由:促进了国际间合作,减少了经济发展障碍。(4分)同意批评者。(2分)理由: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4分)

  2016年潍坊市中考历史试题(3)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表明他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有益探索的是( )

  A.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创建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我国的各行各业目前都在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以“五年计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期规划是受下列哪个国家的影响?( )

  A.美国 B.苏联 C.德国 D.英国

  3.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斯大林( )

  A.适时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适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C.合理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4. 一战后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其中最能体现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是( )

  A.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C.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D.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5.华盛顿会议的最大赢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6.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20世纪30年代,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是 ( )

  A.新经济政策 B.德国法西斯专政 C.罗斯福新政 D.匈牙利改革

  7. 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源 ②英法没有遭到经济危机的打击 ③使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④经济危机后,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8. 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我们正在努力奋斗,挽救一个伟大的、宝贵的政府。”据此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 )

  A.消除经济危机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改善人民生活 D.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9. 1929—1933 年发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为摆脱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德国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这是一个典型。这一时

  期,与德国最为类似的一个国家是 ( )

  A.意大利 B.日本 C.美国 D.西班牙

  10.已故英国史学家约翰•惠勒•贝内特说:“(这个协定)是西方国家的极大耻辱,德国的征服政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他们将在一点交叉。”该协定的签订,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这一协定的签订地点是( )

  A.柏林 B.科隆 C.慕尼黑 D.汉堡

  11. 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纵容政策,致使“二战”爆发后自食其果很快被德国占领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苏联 D.美国

  12.英国首相张伯伦在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后回到伦敦,对英国人民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但是,德国法西斯对时代和平却不买账,最主要表现在( )

  A. 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 B. 发动对苏联的进攻

  C. 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D. 意大利乘机向英法宣战

  13. 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国耻日”演说:“……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 日星期日日本对我们无端进行卑鄙的进攻,美国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这里所说的“国耻日”是指 ( )

  A.来克星顿的枪声 B.美国内战的爆发 C.中途岛海战  D.珍珠港事件

  14. 下列哪些事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步扩大? ( )

  ①德国突袭波兰  ②苏德战争爆发 ③太平洋战争爆发 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 促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 B. 美国改变“中立”态度

  C.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D. 苏联的参战

  16.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该军事行动是哪次会议决议的体现? (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7. 2004年6月,美、英、法、德、俄等国家领导人齐聚法国,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这一战役的重大意义在于 ( )

  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B.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C.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D.标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18.某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系列知识卡片,下列卡片内容错误的是( )

  A.“二战”爆发的时间:1939年 B.雅尔塔会议的重要决定:建立联合国

  C.转折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D.“二战”结束的标志: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19.某班同学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三位历史教师分别作了《冷战政策与美苏争霸》、《“一超多强”的形成》、《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专题报告。你认为该班探究活动的主题应是( )

  A.“二战”后西方主要国家的发展变化 B.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C.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D.“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20.《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讲到:l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事件是( )

  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 C.赫鲁晓夫改革 D.美苏争霸

  21.印度和巴基斯坦常因殖民者遗留下的领土纠纷而冲突不断,造成了南亚地区长期的动荡和不安。印度独立前,是下列哪个国家的殖民地( )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俄国

  22.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具体表现的是( )

  A.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B.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C.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23.“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北京奥运会会歌的传唱让“地球村”家喻户晓。请问,“地球村”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一特点( )

  A.政治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文化多元化 D.区域集团化

  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 )

  ①美国的援助 ②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③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④发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25.2005年5月29日,法国全民公决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下列有关欧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B. 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货物可以自由流通

  C. 成员国之间没有任何矛盾,在外交方面完全“用一个声音说话”

  D. 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的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

  26. 对外“用一个声音讲话”“建设欧洲人的欧洲”,这说明成立欧共体的目的是( )

  A. 独霸欧洲 B. 遏制共产主义

  C. 谋求欧洲的独立、安全和发展 D. 同美、苏对抗

  27.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其宗旨是维护和平,制裁侵略。50年以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被誉为“经济联合国”的国际组织宣告成立,中国在经过了多年艰苦努力之后,终于在2001年成为其成员。这一国际组织是( )

  A.欧盟 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8. 20世纪70年代初期,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的是 ( )

  A. 美国 B. 德国 C. 日本 D. 欧共体

  29.2009年10月1日这一天,国庆阅兵使央视网创造了全球互联网发展史上视频直播在线观众最高的历史记录,这充分表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领域的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

  A.航天技术 B.自动化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新材料技术

  30.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19世界六七十年代初,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三次世界科技革命,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也促进了全球一

  体化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瓦特改良蒸汽机 C电力的广发应用

  D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历史试题

  二.填空 (每题1分,共10分)

  31.一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 (1920年),被英、法所控制。

  32. 1914年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1939年到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 战争。

  33.政策引领方向,口号体现思想。春秋时期,齐桓公以“ ”为口号,扩充疆界,称霸诸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提出“ ”和“ ”口号,发展近代军事、民用工业。1953年,我国首次提出 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逐渐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47年“ ”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34. 科技推动历史。科技的日新月异改变着世界,科技的发展进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回顾历史,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到了“_________”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到了“_________”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则使人类进入到________的社会。

  三.完成表格 (每空2分,共8分)

  战役名称 影响(结果)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抗日战争中中国主动初级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解放了东北全境

  日军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四.材料分析

  35.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决定尽可能从速和我们的的盟国建立一个一般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持和平与安全。我们相信,经由所有一切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的密切和继续的合作,以防止侵略并消除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上的战略原因,都是必要的。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次会议?

  (2)这次会议决定建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我国何时恢复在这个组织的合法地位?

  (3)此会议通过的哪项决议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 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 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都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

  一一罗斯福“一个遗奥万年的日子”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据估计,死亡人数约6000万,物质损失超过40000 亿美元。

  请回答:( 4 分)

  (1)材料一中的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请分别写出A 、B 两国所在的军事集团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分别是什么?

  ( 3 材料二中,罗斯福所说的“遗臭万年的日子”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名称是什么?为了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1945 年2 月,反法西斯国家召开了哪一次会议?

  (4)材料三告诉我们,二战带给人类巨大的灾难和损失。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 2 分)(答出两条即可得1 分)

  五、学以致用。(本大题6 分)

  37.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八级大地震,数万同胞瞬间遇难。在震惊世界的巨大灾难面前,全国上下无数的人们用自己的行动谱写着“同呼吸共命运”感动世界的篇章。温家宝总理在震后重建的北川中学历史课堂上,将“多难兴邦”四个铿锵有力的大字写在黑板上,激励国人“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向光明的未来,前进!”

  中华民族曾无数次历经苦难,但每一次苦难,最终都化作凝聚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请你结合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史实,灾区的学生写一封信,用你真挚的心传递爱和温暖,更传递勇气,信心和力量,激励他们无畏前行!(要求:史论结合,体裁不限,真情实感,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200字)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D D C C C D B C B C D D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D D A C A B B C C C C C D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31.国际联盟 32.反法西斯

  33. 尊王攘夷 自强 求富 和平共处 杜鲁门主义。

  34.蒸汽 电气 信息化

  三完成表格(每空2分,共8分)

  填写历史上某些重要战役简表

  战役名称 影响(结果)

  赤壁之战

  百团大战

  辽沈战役

  日本偷袭珍珠港

  四、材料题(共15分)

  35.(1)雅尔塔会议 (2分)

  (2)联合国 (2分) 1972 (2分)

  (3)苏联在对徳战争结束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的作战 (2分)

  36.(1)A 三国同盟;(1分) B 三国协约(1分)

  (2)萨拉热窝事件;(1分)凡尔登战役(1分)

  (3)珍珠港事件(或日本偷袭珍珠港)(1分)雅尔塔会议(1分)

  (4)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五、学以致用。本大题6 分。

  40.评分标准:

  第一层次:没有答题或完全离题,不得分。

  第二层次:认识片面;或有史无论,简单罗列史实,未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评述;或有论无史,与史实联系不密切,得l—2 分;无题目扣l 分。

  第三层次:有史有论,且史论结合基本准确合理,但在知识和认识上有少量错误,或条理上不够清晰,逻辑上不够严密,得3—4 分。

  第四层次:史论结合,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评述合理,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得5—6分。如学生语言富有个性魅力,观点有独到创新之处,卷面条理、规范,书写工整,可酌情加1—2 分。但总分不能超过6 分。若学生答案少于50 字,一般得分不应超过2 分。

  说明:以上答案仅供参考。若学生答案不拘所给答案的文字表述,意思相近且言之成理,教师阅卷时须酌情给分。

  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

  A.商朝 B.西周 C.夏朝 D.东周

  2.中国古代“繁荣”“开放”“光照四邻”的时期是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3.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

  A.奕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左宗棠

  4.右图为某一历史时期发行的革命纪念章。仔细观察该图,指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采用了黄帝纪元这种纪方式   B.是为了纪念武昌起义而制作是

  C.了解辛亥革命的珍贵历史文物 D.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发

  5.回归后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社会制度 B.经济制度 C.主权归属 D.社会生活

  6.下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2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解放军确立的强军战略是

  A.文化强军  B.科技强军 C.政治强军   D.装备强军

  8.下列情境中对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雅典描绘不正确的是

  A.工商贸易兴盛,学者云集新 课 标 第 一 网

  B.奴隶数量众多,有专门买卖奴隶的市场

  C.基本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左右着国家政权

  D.所有的雅典人都享有民主权利

  9. 罗马共和国同迦太基在100多年的时间里进行了三次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布匿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称霸意大利半岛     B.称霸欧洲

  C.争夺地中海霸权       D.维护民主制度

  10.与右图“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有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11.下列历史事件在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方面,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A.巴黎公社的建立 B.文艺复兴

  C.工业革命 D.新航路的开辟

  12.欧美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许多代表性文献。法国的《人权宣言》与英国的《权利法案》和美国的《独立宣言》相比,最大特点是

  A.宣告脱离殖民统治 B.强调自由平等,保护私有财产

  C.限制国王的权利 D.解放黑人奴隶

  13.与英国民主政治制度一致的是

  A.法国民主共和制    B.美国联邦总统制

  C.俄国沙皇专制政体  D.日本君主立宪制

  14.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5.解读下列表格可知表意在向我们传达下列哪一信息?

  年份 1960 1960 1960 1960 1960 1960 1960 1960 1960

  独立

  国家 尼日尔 刚果 乍得 马里 扎伊尔 马达加斯加 布基纳法索 塞内加尔 贝宁

  克麦隆 加蓬 中非 多哥 索马里 毛里塔尼亚 科特迪瓦 尼日利亚

  A.非洲独立年 B.黑暗大陆 C.美国后院 D.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16.右面这幅画作于1996年,艺术地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经济的看法。以下各项中,最能反映这一看法的是

  A.世界经济平衡发展 B.世界经济高速发展

  C.经济全球化存在着风险 D.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非选择题

  17.(12分)历史学习包括史实的归纳、解读、确认、规律的揭示等基本环节,根据要求和提示,完成下列探究性学习任务。

  【史实的归纳】九年级某学习小组列出如下图片,对一些具有共同特点的历史事件进行探究,请你也加入其中:

  【史实的解读】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团结抗战的胜利。面对民族危亡,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广泛团结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奋起抗战。8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8年抗战的艰苦历程昭示我们,爱国主义是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用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来、团结起来的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⑵哪一事件的爆发,标志着八年抗战的开始?(1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1分)

  ⑶国共两党团结协作,共同抗日。请你举出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抗击日、伪军的著名战役。(各举一例,2分)

  【史实的确认】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可以使封建农奴主渡过统治危机,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改革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

  ⑷请你就上述观点举出史实各一例加以确认。(写出历史事件名称即可,2分)

  【规律的揭示】

  ⑸学习了世界历史后发现,伟人们从不同领域揭示了世界的客观规律,推动了社会进步。请你写出达尔文和马克思的最主要研究成果。(2分)

  18.(10分)两次世界大战均与德国有关,人类经历了两次空前的浩劫。战后,特别是二战后,德国经济却得到了迅猛发展,对战争的认识也发生的巨大变化。某校九年级同学对这段历史分别以表格、文字材料、图片展示的形式进行了探究。

  一、表格展示(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爆发时间 ① 1939年

  德国加入的军事集团 ②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转折性战役 凡尔登战役 ③

  战后如何处置德国的会议 ④ ⑤

  ⑴上述表格信息有残缺,请你补充完整。(5分)

  二、材料展示(战后经济迅猛发展)

  这一时期,西欧、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的经济也迅速增长,其速度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是罕见的。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西方经济的“黄金时代”。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欧的面貌为之一新,其中联邦德国的经济增长尤其迅速,成为西欧实力最强的经济大国。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⑵德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主观因素(内因)有哪些?(2分)

  三、图片展示(对战争的认识)

  左图:华沙之跪----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1970年访问波兰时,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他的表情是凝重的,他看到了什么?31年前(1939年)的9月1日凌晨4时45分,波兰人民的厄运从此开始了。也许勃兰特觉得他面对的是成千上万死难者的尸骨?

  ⑶“9月1日凌晨4时45分,波兰人民的厄运从此开始了”。指的是“二战”哪一史实?(1分)德国经济逐步复苏,重新站了起来,勃兰特却跪下了。你如何看待这一跪?(2分)

  19.(12分)下列是关于美国的部分大事年表,结合史实回答问题。

  1776年,在战争中诞生。  独立战争

  1861年,因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再次爆发战争。①

  1879年,爱迪生发明碳丝灯泡,结束人类的“黑暗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00年,伙同他国侵略中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22年,伙同其他列强重新瓜分了中国。②

  1933年,采取措施化解经济大危机。③

  1942年,美、中、苏、英等国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1969年,互联网在美国诞生。④

  1978年,中美两国政府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宣布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01年,世界贸易中心大楼遭基地组织成员袭击。九一一事件

  2003年,入侵伊拉克。伊拉克战争

  【完善材料】

  ⑴请你将史实对应的历史事件填在对应的横线上。(4分)

  【分析材料】

  ⑵结合大事年表,请写出与美国政治制度建立、对外殖民掠夺相关的史实各两个?(4分)

  ⑶上述大事年表中,反映出严重干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

  【感悟材料】

  ⑷从上述大事年表中,你发现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发生这种变化,你感受到什么?(1分)

  1.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2.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3.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运动反映的主题是

  A.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 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4.历史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5.针对日本侵华和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史实,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序号 时间 事件 影响

  ①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 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

  ②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 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的伟大的抗日民族战争 的序幕

  ③ 台儿庄战役 1938年初 中国取得抗战开始 以来的重大胜利

  ④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至12月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A.① B.② C.③ D.④

  6.右图是1945年9月2日密苏里号军舰上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的场景,与这种情景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中国抗日战争大反攻 B.美国对日投掷原子弹

  C.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D.南京大屠杀

  7.毛泽东曾说:“为了反对帝 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是

  A.北海舰队的建立 B.东海舰队的建立

  C.南海舰队的建立 D.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8.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交流频繁 B.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C.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D.农耕文明发达

  9.右图中这座奇特的雕像,蕴涵着一个国家早期历史的传说。这个诞生于台伯河畔,于公元前510年前建立了共和国,为争得地中海的霸权迦太基展开了长期争霸,并取得最后胜利,全盛时地跨三洲,疆域辽阔的国家是

  A.古埃及 B.古罗马 C.古希腊 D.阿拉伯

  10.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具有特殊 地位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11.评价和比较是学习历史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他们的历史活动都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打击了封建势力

  C.实现了国家统一 D.推进了民主政治

  12.“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大力发展教育

  C.提倡文明开化 D.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13.某同学搜集到四个人物图片,欲将他们的活动归纳到一个专题中,这个专题应是

  A.资产阶级革命 B.国际工人运动

  C.近代文学艺术 D.思想解放运动

  1 4.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信中写道:“(苏联人民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从材料中你可以获得的主要历史信息有①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 ③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 ④苏军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下面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一个反映世界史上重要会议的年代尺。在这个年代尺上标出的会议中,决定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及苏联参加对日本法西斯作战的是

  16.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5月9日在北 京会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时说,中东地区饱经战火,至今动荡不宁。谋和平、求稳定、促发展是地区国家共同愿望,通过政治途径化解争端是符合各方根本利益的战略选择,中方将继续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努力推动 地区热点问题政治解决,为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作出贡献。下列关于中东地区饱经战火,至今动荡不宁的原因表述错误的一 项是

  A.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是列强的必争之地

  B.宗教信仰的不同加深了双方的裂痕

  C.印巴冲突是中东问题关键

  D.对珍贵水源的争夺加剧了冲突

  非选择题

  17.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 和国家统一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题:(共10分)

  【民族交响、国家统一——中国篇】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和维护国家统一是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

  材料一:1990年9月,江泽民在新疆视察时提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他说:“我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多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 相互离不开。”

  材料二: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台湾可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台湾还可以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祖国统一以后,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联邦合唱——美国篇】

  材料三: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我们情绪激动 而绷紧,但绝不可折断。”

  (1)新中国成立 后,党和政府根据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提到“独特的模式”指什么?这种“模式”除了台湾外,还适用于我国哪些地区?(4分)

  (3)材料三中“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什么?材料四中使双方“纽带绷紧”的焦点问题是什么?这一焦点问题的解决对美国历史发展有何深远意义?(3分)

  【学史明智——感悟篇】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相互关系的认识。(2分)

  18.在团结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梦 想。“团结”是一种艺术,“团结”并不是简单地、毫无规则地组成一个团体、集团或组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团结合作”主题的探究活动。(共12分)

  步骤一 回顾历史——了解国际关系中的不正当合作

  (1)观察图一、二的世界形势,简要回答两图反映的不正当合作对世界产生的共同影响。(2分)

  步骤二 史海寻贝——认识国际关系中的正当合作

  ( 2)在人类面临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和危机时,各国之间的团结合作能有效地化解危机。请你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典型事例加以说明。(4分)

  步骤三 知彼知己——知道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合作”

  (3)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方面为国际关系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请你列举2001年以来我国外交事业上能充分体现“团结合作”精神的事例。(2分)

  步骤四 总结反思——理解现实中合作的艺术

  (4)“互利合作是两国的正确选择”,现在中美两国都分别加入了一些国际性和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试举一例说明。(2分)

  (5)当今世界格局下,人类社会的发展仍存在许多破坏和不利于团结合作的因素,为了国际关系的和谐,你认为世界各国的合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2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共12分)

  材料一:全球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即16世纪前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全球化时代》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材料三:美国的波音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波音公司的总部在美国的西雅图市,波音公司在美国有自己的总装厂和一些主要部件的生产厂和研发中心。但是,一架设备先进的飞机由许许多多的零部件组成。为了能以最低的成本得到质量最好的零部件,波音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组织零部件生产厂。如波音757—200的发动机就由英国工厂制造。中国的工厂也为波音飞机生产

  材料四: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 指的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加强的因素有哪些?(4分)

  (3)请提取材料三中最能反映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本质要求的语句。(2分)

  (4)结合材料四,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经济全球化。(2分)

本文来源:http://www.easydail.com/5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