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asydail.com--高考语文】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语文试题评析【汇编六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语文试题评析篇1

2014山东高考语文试题评析:考察应用能力 难易适中

齐鲁网济南6月9日讯(记者 殷明姝)

2014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依据《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理念。从总体上看,今年语文试卷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探究能力的考查,选材典雅唯美,设题新颖别致,卷面清新自然,试题难易适中,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一、试卷结构保持相对稳定

今年的语文试卷在保持试卷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也有所变化。如第一大题没有涉及对标点符号的考查;第四大题第15小题默写名篇名句改变了往年要求考生四选三的形式,直接给出六句话让考生加以填空;第六大题现代文阅读,取消了选做题的形式,直接给出了一篇文学类文本让考生阅读答题,减轻了考生的阅读量,可以使考生快速答题。试卷结构的相对稳定,可以使考生迅速进入考试状态,对试卷没有陌生感,从而更好地发挥考试水平。

二、注重对考生语文能力的考查

山东卷历年都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探究能力的考查,今年也不例外。如第一大题第1小题对字音的考查,改变了以往标音识别的考查形式,采用了不标音辨识的形式,每对加点字读音都具有形近音似的特点,如湛蓝/斟酌毛坯/胚芽咆哮/酵母菌等等,这样就增加了试题的难度,考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读音基础知识才能加以正确识别,避免考生仅仅通过答题技巧就可得分的可能,突出了能力的考查。第5小题对成语的考查,四个成语分别是不寒而栗反戈一击广开言路和各有千秋,这些成语都是考生常见的,但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却经常容易用错,考生只有真正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掌握它们使用的语言环境,才能加以判断。又如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三个题目分别从概括主旨对调理心情做法的判断以及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角度进行考查,这就需要考生必须对选文的文意和观点准确理解才能加以判断,避免考生仅仅通过核对选项和原文的异同就可以判断的弊端,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再如第14小题突出了对考生诗歌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第16小题突出了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第22题突出了对考生探究能力的考查,等等。

三、选材注重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今年试卷最突出的特点是在选材上具有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特点,典雅唯美,清新自然,使整个试卷充满了语文的美感,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如第二大题论述类阅读材料选取了梁漱溟《朝话》中关于心理调整的一段文字,语言平实,口语化强,逻辑清楚,条理性强,而且内容与考生贴近,读起来极具有亲切感和现实感,改变了以往选材局限于文化、历史及哲学类的文章,避免了语言晦涩、概念缠绕的毛病,是一个大的突破。文言文阅读材料选取了明代大家方孝孺的《詹鼎传》,这是一篇较为典型的古文传记,传主酷爱学习,为人正直,公正廉洁,人物关系简单,语言规范平实,可读性强,意蕴丰富。古代诗歌的选材不仅在形式上突破了以往只选一首诗词进行考查的惯例,而且在内容上跳出了以往表现孤独、思乡、羁旅、伤春等感情诗歌的圈子,选取了宋代陈与义的《寻诗两绝句》,意境生动,形象鲜明,表现出名家高超的构思练意练句的水平,所选篇目经典,艺术技巧精湛,给人以古典艺术的享受。第六大题现代文阅读材料采用的是黄裳写于1956年的《浣花草堂》,从文体上看是游记散文,但是文章内容的主旨却是针对当时评论杜甫片面极端的风气,肯定杜甫描写自然风物的诗,重新评价杜甫。文章主题立意高,技巧纯熟,作者的观点在叙述、描写的文字中含蓄、优美地表现出来。考生本身对杜甫较为熟悉,在考试答题过程中可以对杜甫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领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深化。

除了上述几篇大阅读材料外,整个卷面也处处体现出传统性和时代性的完美结合,如第4小题成语的考查涉及到先秦诸子名家的文章风格;第5小题病句的考查涉及房地产和商品房价格的现实问题;第16小题概括信息涉及24字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第17小题采用俄罗斯女摄影师艾琳娜·舒米洛娃拍摄的儿子与小兔子在一起的画面,图片温馨动人,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尤其是第18小题,要求考生组合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的对联,对联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这就要求考生既要了解春节和端午的节日特点,还要懂得对联的特点,更加突出了命题者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具有良好的价值导向。第23题作文材料本身就极具诗意和审美价值,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

四、设题另辟蹊径,别致新颖

纵观全卷,今年的试题在设题思路上也与以往有了较大不同,能够另辟蹊径,别具匠心,更加符合考查考生能力的要求。如,第二大题第7小题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而是跳出选文,采用文外设题的方法,让考生根据文意,判断下列做法不属于调理心情的一项,而四个选项本身都与考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让考生具有亲切感和现实感,同时又与文本观点紧密结合,避免考生不通过阅读理解文本就直接答题,设题巧妙,匠心独运。文言文阅读的第12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四个选项不仅仅是对原文的单纯翻译,而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概括,尤其是对错项的设置,考生如果不细心阅读理解原文,就不容易判断出来。第14题鉴赏陈与义《寻诗两绝句》,这两首诗最突出的两点是陈居士的形象与写景,因此两个考点即围绕此两点设置,第1问概括分析园花经雨百般红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写景色特点的不同,第2问要求考生概括陈居士的特点,既抓住了诗歌的关键,又为考生答题提供了抓手。又如第18小题关于对联的考查,这一题型的设计,既可以考查考生语言表达中的连贯得体、对偶平仄等方面的能力,又可以考查考生关于节日、对联等传统文化的知识,一题多考,难度适中,这也是试卷中的一大亮点。再如第六大题文学类文本的设题也较有特色。文本选取的是一篇游记,但又不单纯是一篇游记。第19题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这一设问,就提示了考生本文的主旨和写作目的;第20题理解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选取的是文中最重要、最富有意蕴的两句话,且其一为对杜甫的评价,一为对杜诗的思索,考生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更加有助于对整篇文本的深刻理解;第21题关于作者对杜甫新认识的概括的问题,考生在前两题的基础上就可以较为清楚地归纳和概括;第22题为探究题,要全面地认识一个诗人,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这一问题的设计,紧紧抓住了文本的核心和关键,是在前三问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和挖掘,不仅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的理解文本和作者的观点,而且对考生如何去全面评价一个诗人具有方法论上的重要意义。四个设问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设题十分精巧。

总之,2014年语文试卷结构保持相对稳定,在加强双基考查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材料的选用突出了传统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特点,卷面清新,选材典雅,考点明确,设题精巧,难易适中,是一份文质兼美的优秀试卷。

延伸阅读:2014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图参考答案公布 附图2014年山东省高考语文真题公布 高考作文曝光山东高考考生谈报考哪类院校:学技术有就业前景2014年山东夏季高考结束 成绩6月25日前公布2014年山东省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官方版)2014年山东省高考语文真题答案(官方版)

作者:殷明姝

高考语文试题评析篇2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高考语文共有10套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5套,分别为全国Ⅰ卷、全国II卷、全国III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东使用)、新高考II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自主命制5套。试题把握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对接课程标准,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综合改革平稳实施。试卷结构稳定,设计友好,总体实现了命题高水准、试题高质量的目标要求。

一、培根铸魂,彰显立德树人导向

2020年语文命题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中国精神,引导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奋斗精神、增长知识见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贴近现实生活,厚植家国情怀

将重大的社会生活事件有机融入试题,是语文命题的应有之义,新高考Ⅰ卷作文题 “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选取中国抗疫行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和特定的视角提出写作任务,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参与全民抗疫的切身体验,深入思考在人民生命安全面临重大威胁的关键时刻,中国所作出的回答和取得的战略成果,从中发现和阐述中国抗疫行动所显示出来的制度优势、综合国力、文化底色,意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价值选择。全国Ⅲ卷实用类阅读材料《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全国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宋史•苏轼传》等都体现出可贵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2.关注人类未来,拓展国际视野

全国Ⅱ卷作文题“携手世界,共创未来”将学生带入全球抗疫的进程之中,引导学生从相互支持、团结合作入手,思考人类的危机应对之道,进而思考人类的发展未来,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前瞻性,感受青年在危机情境下的责任与担当,要求学生展现出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采,发出中国声音。北京卷作文“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集体、社会、国家、世界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

3.发掘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精神标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全国Ⅰ卷作文题“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有齐桓公、管仲、鲍叔君臣合作、共成霸业的历史性陈述,有后人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骘,让学生感受历史,品评人物,观照现实,思考个人发展,从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汲取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天津作文题“中国面孔”包含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中国科技的世界贡献、普通民众的奉献精神,可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民族发愤图强、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

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家庭伦理与‘孝’”(全国Ⅰ卷)、“《古文观止》”(全国Ⅲ卷)、“中国历史地理学”(新高考Ⅰ卷),语言文字运用中的 “殷墟甲骨文”(全国Ⅱ卷)、“中华文化”(全国Ⅲ卷)、“中华文明史”(江苏卷)等等,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

此外,为全面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要求,试题命制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理念,将美育、体育、劳动教育有机融入试卷。例如古代诗歌阅读中李白、杜甫、王勃、王昌龄、陆龟蒙、陆游、韩驹的诗,文学类阅读中海明威、沈从文、刘庆邦、葛亮、于坚、梁衡的小说和散文,语言文字运用中篆刻艺术、潍坊风筝等语料,都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越野滑雪、有氧运动等素材,传达着“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体育意识。蒋子龙《记忆里的光》、白居易《观刈麦》等素材,则蕴含着中华民族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优秀传统。通过精心设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浸润的方式在语文试题中得以体现。

二、科学考查,突出语文关键能力

科学考查语文学科关键能力,既是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一贯追求。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关键能力是指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时,必须具备的高质量地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六项关键能力为突破点,探索学科能力考查的科学途径。

1.取材多样,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阅读是获取知识信息、提高认知的基本途径,关系着一个人德、才、学、识的完善和提升。在考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能力方面,试题重视对“读什么、如何读”的引导,提升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以全国Ⅰ卷的文学类阅读为例,材料节选自海明威的短篇小说《越野滑雪》,小说长于对滑雪的精彩描述和主人公细微的心理描写,试题由此出发,引导学生突破传统阅读惯性,与作品对话,产生情感共鸣。

在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各类信息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甄别信息、整理信息、评估信息、利用信息成为重要的语文能力。全国Ⅰ卷实用类阅读聚焦“新基建”,引导学生从多个文本中全面获取这项政策的出台背景、基本内涵、发展前景和国际反响等相关信息,试题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特点,加大了对信息整理能力的考查力度。

2.巧设情境,聚焦语言表达和应用写作能力

应用写作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凡是个人、集体、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书面交流与表达,都可以成为应用写作的考查内容。以今年的作文试题为例,既有过去常见的应用性文体,如全国Ⅰ卷写一篇参加“历史人物评说”主题班会的发言稿,全国Ⅱ卷写一篇“携手世界,共创未来”的演讲稿,全国Ⅲ卷给高一新生写一封“如何为自己画好像”的信;也有新的应用写作形式,如新高考Ⅱ卷要求学生以《中华地名》节目主持人身份,写一篇“带你走近_________”的主持词。语言表达能力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语言文字运用模块重点考查语句补写、文段压缩、语病辨析、成语和标点符号的使用等,突出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有助于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如新高考Ⅰ卷第20题要求学生分析不同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从语言环境、语体风格、逻辑重心等方面进行思考,考查学生对语言表达正误好坏的判断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更强语言表达能力。又如,浙江卷的第6题给出两组宣传抗疫的图片,要求学生为图片拟出标题,并简要评价图片的创意,既给学生一个相对自由的语言发挥空间,又能考查出语言表达的概括力和精确度。

3.深入探究,提升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属于高阶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审慎思考、分析推理。辩证思维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思维领域的鲜活表征,要求学生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试题加强了对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比如全国Ⅲ卷作文“如何为自己画好像”,通过设置充分的思辨空间,由浅入深地考查了学生对这两项能力的综合运用。首先,学生需要对试题材料进行细读辨析,挖掘其中内含的逻辑关系:认识自我的困难,如何克服这一困难,以及认识自我的意义,这三个环节构成辩证统一的整体。其次,学生还要运用辩证思维从中提炼出三对重要的辩证关系:自我作为认识的主体与客体、镜子与自画像、个体与社会。最后,写作任务将学生拉到生活实践中,一方面促使学生批判性地探究,“画好像”中“好”的标准何在、具体内涵是什么;另一方面启发学生认识到,“画好”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上述三对关系。整个作文题的材料、情境和任务设置,就在“如何”的思考与“画好”的求索中,使学生体会到理论思辨与现实实践的辩证统一。上海卷作文“转折”从个体、群体和人类等角度,引导学生关注发展进程中的转折,思考人在转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全国II卷第15题,要求学生回答王安石《读史》诗所阐述的道理,引导学生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三、守正创新,确保改革稳步推进

2020年新高考语文命题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支撑,通过精心选择材料、设计题型、完善试卷结构等,加强教考衔接,将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和语文命题紧密结合,促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落地。以素养、能力、水平为考查基点,促进教育公平,助推高考综合改革行稳致远。

1.加强教考衔接,助力新时代育人方式改革

增强试题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协同性,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及课程标准等文件精神,是语文考试内容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考助力新时代育人方式改革的有力举措。试题在材料选取、设答方式、作答要求等方面,与高中语文教学高度契合,情境设计注意联系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新高考II卷作文题,设计了写一篇主持词的语文实践活动,直接对接课标中“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运用题对接“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观察具体语言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并体会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和语言表达、应用写作等关键能力,从而使教考衔接,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实现教、学、考的有机统一。 

高考语文试题评析篇3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2017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也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全面攻坚阶段的一年。《实施意见》颁布后,历经三年的认真探索,高考改革于2017年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今年,全国高考语文科共有九份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三份,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分省自主命制六份,所有试题均保持较高质量与合理难度。

2017高考语文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指导思想,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为动作旨归,认真落实《实施意见》对考试内容改革的要求,牢牢把握“四个突出”: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命题工作全过程,突出高考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突出高考的核心价值观建设使命;强化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突出高考的选拔功能和教学引导作用;着力提高命题质量,突出高考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2017高考语文不仅体现了语文科在培养和选拔“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优秀人才方面的基础性地位,还彰显了语文科在高考科目体系中所独具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势功能,从而引导考生在完成高考任务的过程中,真切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温润心灵,滋养人生,增强文化自信。2017高考语文命题延续了近年来业已形成的优良风格,也展示出新的亮点。具体来说,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 科学实施命题设计,精准落实立德树人  

2017高考语文的重中之重,即是以有利于终身学习的语言、文学、文化的必备知识标准,以提高语用水平、塑造思维品质的关键能力标准,以提升审美境界、涵育人文精神的学科素养标准,以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核心价值标准,推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

1.站得高,看得远,深化“四个正确认识”

作文历来是高考中综合性最强、关注度最高、影响面最大的试题。好的作文命题不仅会让考生铭记终生,还能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与深入思考。全国卷三道写作试题的命制可谓“精耕细作”,均以厚重感与鲜活性兼具的材料、新颖而灵动的形式,直观反映时代主题,正面传递价值观念,把“四个正确认识”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着力点和落脚点,突出高考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以全国Ⅰ卷作文“中国关键词”为例: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该题意在引导考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让学生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条件下,面对着中国和世界的互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正确的立场和方法认清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在此基础上向外国青年“讲好中国故事”。来华留学生眼里的中国历史悠久、日新月异,而又独具特色。依此设题,引导考生在国际比较中坚定信心,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写作要求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理性思辨,畅所欲言;引导考生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激发青年一代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心同向的使命感。

2.接地气,落得实,注重价值引领的方式方法

试题是高考选拔和育人的直接载体,整体设计务必做到春风化雨,推动考生领会、接受命题背后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仍以全国Ⅰ卷作文为例,该题接地气、有生气,立意高远又力避空泛;“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大处着眼,十二个“中国关键词”又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的指令更容易激发考生的写作欲望。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每一个关键词都可看作中国的缩影和表征,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又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中国。显然,这样的写作命题势必有利于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细化、实化、具体化。

2017高考语文的阅读命题也力求生动可读,运用新思维、寻找新途径,让考生看得懂、感受深、易接受,以期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试题既深度关注现实,及时回应考生在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中的困惑,又培养正面的情感态度,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和期待。如全国Ⅰ卷论述类文本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阐述气候正义,引发考生对气候治理及其牵涉的国际国内、代际代内公平的思考,也激发他们的法治意识、国家意识、责任意识与未来意识。

值得指出的是,2017高考语文在引导考生价值观的同时,并没有限制考生的想象力,相反还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提供了空间。如由关键词“美丽乡村”走笔于旧式城镇化的痼疾和“留住乡愁”的必要,从“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保护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染”论述过度追求GDP的危害以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呼唤。考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3.抓热点,顾大局,帮助青年人把握历史坐标

2017高考语文积极主动地呼应国家总体战略和宏伟蓝图,倾心倾力地凸显战略决策,反映热点话题,坚持服务大局,打造思想高地。“一带一路”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2017年,“一带一路”伟大构想进入了全面展开的新阶段,未来将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迈进。5月中旬,高考前夕,又喜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因而责无旁贷地,高考语文通过命题正面而策略、直接而巧妙地突出了这一国家战略。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关键词,引人瞩目地出现在全国Ⅰ卷作文中,既如实反映了来华留学生的观感,又精彩地将时代主题融于写作材料,引导考生以自己对中国的认知,将“一带一路”与其他关键词自由组合,如以“一带一路”“大熊猫”谈和平友好的中国,以“一带一路”“广场舞”谈热情好客的中国,以“一带一路”“高铁”谈互惠共赢的中国……还可以从“一带一路”战略说到“美丽乡村”建设、说到“空气污染”治理,还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凡此种种,都可以写出上佳的文章。这些设计意在通过组合拳帮助考生进一步体认到:“一带一路”是一条体现中国智慧、中国价值和主张的和平之路、发展之路,必将为世界所理解、所共享,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巨大贡献。

二、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全面彰显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滋养心灵,文化涵育德行,文化引领风尚;在对青年的教育中,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语文作为包罗万象的学科,以古今优秀作品为载体,涵盖极其广泛,蕴藏着丰厚的历史人文因素。在高考语文中,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重点、全面彰显文化自信,不仅是语文科的应有之义,更是优势所在、职责所系。

1. 萃取思想精华,展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三千年前就已成为古代圣贤的座右铭,其独特魅力历久而弥新;2017高考语文仍能以之激发考生的昂扬斗志,唤起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样地,在展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方面,高考语文命题广收博取,精心选萃,匠心独具,主要表现出两个特点。

一是材料选取着重于展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德情操。全国卷名篇默写中,庄子《逍遥游》、荀子《劝学》、曹操《观沧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刘禹锡《陋室铭》、杜牧《阿房宫赋》呈现出了自我超越、自省好学、乐观进取、推己及人、洁身自好、责任担当等优良品质。文言阅读中,以古人的高风亮节感染考生,全国Ⅰ卷谢弘微热爱知识、清廉正直、笃于亲情,全国Ⅱ卷赵憙耿直磊落、忠于职守、忠于国家,全国Ⅲ卷许将为官有方、护国有节、勤政爱民;这些古人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楷模,在当下也是立德树人的榜样。

二是在材料主题规划方面着力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让传统照进现实。全国Ⅱ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青花瓷兴起”即为一例。郑和下西洋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而青花瓷崛起正是大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全球文明交融的硕果。在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展望中,引导考生了解古代的丝绸之路及其重大意义,进而对党中央“一带一路”的战略决策有更深入了解。语用题选取中国书法、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国诗词大会”等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带领考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 领会思想内涵,突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母体,中华民族也正是在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中不断进步的。2017高考语文对此格外予以关注,如全国Ⅱ卷作文题“中华名句用用看”: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  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  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  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这些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包含自强奋发、家国情怀、坚持自我、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提升境界、敢于正视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等丰富内涵,涉及个人“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等不同层面;既各自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作文命题将六句并列齐观,从《周易》到毛泽东,本身就暗含了一部中华人文简史,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有自、传承有序与生生不息,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生动写照,而命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弘扬之心也呼之欲出。同样,命题要求考生“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他们通过对这些名句内涵的理解与发掘,自主进行组合并生发出各种新的含意,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个人、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因此,考生既可以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对这些名句的相关内涵或生发出来的新意涵进行审视;也可以对个人、国家、社会或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探讨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探究坚持自我与社会担当的关系,表现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家国情怀,体现自己有关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沉思。

事实上,命题指令中明确要求考生“合理引用”二三名句,这既是对引发诗词记诵热的“中国诗词大会”的回应,更隐含了“文化传承不应只是静态记忆”的判断。无数名句化育后世,仅仅记诵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拿来为我所用,在亲身的使用中感受名句的魅力和活力,体悟转化发展传统的可能性。写作命题中的“引用”指令,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要求,却暗含了文化传承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丰富期待,其导向及示范效应非常显著,势必带来积极影响。

3. 引导古今融通,激发中华优秀文化的时代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活力依然,根源在于其思想精髓总是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到今天还能与我们当下的时代精神息息相通,而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完全可以说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所激发出的时代精神的结晶。 全国Ⅱ卷作文将鲁迅、毛泽东与历代贤哲并列,即意在引导考生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关注,从古代的优秀文化一直延伸到近现代,一直延伸到当下,鼓励考生以时代精神继承并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与奋进者。

为了全面彰显文化自信,体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换,体现时代精神,体现高考立场,2017高考语文特意设计了古代科举与当代高考相呼应的试题。考试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不论是封建时期的科举制度,还是当前实施的高考制度,都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全国Ⅰ卷古代诗歌阅读选取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借以强调中国选拔人才历来德行为先的传统,试题要求考生赏析诗中“下笔春蚕食叶声”的精妙之处,表露出对考生的殷切期望与美好祝福。

当然,今日的考场情景虽然与古代科举相似,但高考所蕴含的时代主题和精神追求却大不相同。在此意义上,全国Ⅲ卷作文以“高考作文话高考”为主题,是富有深意的: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以此命题显然着意于引导考生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个人发展,激励一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40 年前高考的恢复,是极富象征意义的事件;直到今天,高考对于大到国家社会、小到每位亲历其中的个体来说,其重要性与影响力仍然不言而喻。2017高考作文直接写“高考”,既出人意表而又在情理之中,无疑是要启发考生在宏观语境中聚焦个人经验,表达对“高考”的独特体会和理解,呈现他们的酸甜苦辣尤其是勤学奋进中的豪迈之情;另一方面,更是要带动全社会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理性探索高考的改革之路。

三、展现高考改革成果,服务选材引导教学

2017高考语文精准落实立德树人的考查目标,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重点,保质保量完成了高考的核心价值观建设使命。为了充分展现“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的改革成果,2017高考语文还全力加强内涵建设,主要通过均匀分布考点、合理搭配难度、加大区分度、防止宿构套作等方式,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尤其是为了适应高校对“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优秀人才的选拔需求,在前期调整考试大纲和调研测试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实施意见》对高考改革的要求,更加科学地规划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并重的命题构念,把实用类、文学类和论述类文本一起均设为阅读必考内容,从而加强对信息筛选、逻辑推断、审美鉴赏等诸项能力的重点考查,以“核心价值”为引领,实现高考评价体系在“必备知识”基础上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全面覆盖。

2017高考语文试卷结构合理,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名篇名句背诵、语言知识运用和写作等;考查的能力层级丰富,并建立了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能力层级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有机联系,稳中求进,在材料选取、文化传承、价值引领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亮点。可以预期,这将会对语文教育与教学产生积极影响,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全方面重视语文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构建均衡而合理的能力结构和素养体系,引领语文学科建设的方向,凸显母语教育在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中的基础性作用。

1.落实考试大纲改革要求,实现“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全覆盖

依据2017年考试大纲的修订与调整,在试卷文字总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今年高考将文学类与实用类文本均设为阅读必做题,看似不再给考生选做空间,实则对思维方式不同、素养构成有别的考生形成了全方位考查,而信息筛选、逻辑分析、审美鉴赏及语言运用等能力的全面覆盖,将有利于语文知识、能力与素养更为均衡、综合的考生脱颖而出。

调整后的现代文阅读试题文体更丰富,内容更接地气,形式也更为多样。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Ⅰ卷中展现中国影像发展历程的“央视纪录频道”,Ⅱ卷中引导学生关注环保的“垃圾分类”调查,Ⅲ卷中体现文化软实力的“博物馆”发展报告,都做到了文字与图表搭配合理,相得益彰;要求考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搜寻、锁定、分辨和提炼关键信息,从而实现对考生检索、理解、分析、评价等能力的重点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Ⅰ卷中反映军民团结、民族和谐的小说《天嚣》,Ⅱ卷中省察自我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散文《窗子以外》,Ⅲ卷中呈现平凡温馨生活的散文《我们的裁缝店》,命题均关涉思想情感、人物形象、叙事艺术、语言风格等文学阅读的核心要素,在全面检阅考生文学素养的基础上,突出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为全国卷的第一道试题,在形式确保稳定的前提下,在命题思路和技术上狠下苦功、多用巧力,Ⅰ卷论述与人类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气候正义”,Ⅱ卷探讨富有历史意义的“青花瓷兴起”,Ⅲ卷解读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乡村记忆”;一方面承继过往,重点考查对文章基本观点的理解,另一方面更力图作出新的探索,强化对论述方法、论证方式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考查。

总起来说,把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本均设为必考内容,看似只是一个局部调整,却盘活了现代文阅读考查的全局,既扩展了调整客观题与主观题比例的空间,也利于命题在考查方式上更为灵活多变,从而提升试题的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与区分度。这一调整还将会迅速扭转语文教学一线因应试而产生的偏差,促使语文基础教育加强对学生各类文本阅读能力的全面重视。

2.提高命题的信度和效度,更好实现高考的选拔功能

2017高考语文的客观题数量、分值有所增加,其中单项选择题增加3题,多项选择题增加1题,客观题总的分值相应增加了14分。通过这种设计调整,考生的书写总量有所下降,但阅读总量尤其思维含量并未降低,试卷的整体难度与往年大体持平。选择题主要考查信息筛选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概括理解能力、文本鉴赏能力、语言积累运用等,考查目标更为明确,考查重点更为清晰,干扰设置更为灵活,尤其是多项选择题的增加,可以进一步拉开试题的区分度,更好地实现试题的选拔功能。

如全国Ⅱ卷古代诗歌阅读第14题,聚焦典故一个命题点提供五个选项,涉及全诗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创作目的、表达分寸诸方面,通过不同层级的选项设置客观地测试出考生理解典故内涵和作用的不同水平。类似的调整不仅提高了考试本身的信度与效度,对考试的标准化建设作出了有益探索,而且对考生的综合信息解读、审美鉴赏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了命题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有利于综合人才的科学选拔,也势必会对语文基础教育产生积极作用。

3.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并举,促进语文学科建设

2017高考语文返璞归真,加强了语言运用方面的考查。在题型设计上,沿用成语使用、语病判别和语意连贯等题型之外,又增加了表达得体和逻辑推断等内容的测试。表达得体,考查诸如“璧还”“献丑”“高足”等敬辞谦辞在交际语境中的得体使用;而逻辑推断方面,在提供示例与支架的基础上,让考生在完成语用任务的过程中,实质上接受逻辑思维推断能力的考查。这样的调整,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规范、准确、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习惯,同时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思维逻辑的严密性结合起来。而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也更显著地体现在今年高考作文的要求中,如全国Ⅱ卷作文题的写作指令明确要求考生“合理引用”名句,这就对考生结合具体语境加强语言运用的创新性和综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样的测试,基础性、综合性更为突出,区分度更为明显。另一方面,将引领一线语文教学,促进语文学科建设。如全国卷对语言表达中逻辑推断的考查,向中小学语文教育释放了清晰的信号:学校的日常教学应该凸显语言学习及运用的基础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在语文学习中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将课内的“学得”与课外的“习得”有机结合,学用并举。这对语文学科建设的启示也是非常坚定而显豁的:母语教育应该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立足于学校语文教育,向真实生活开放,向语言本体回归。

2017年是高考改革的全面推进之年。今年的高考语文命题工作紧密围绕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核心任务,增强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与核心价值的考查,科学规划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并重的命题构念,进一步巩固了语文科在培养和选拔“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优秀人才方面的基础性地位,凸显语文科在高考科目体系中所独具的“化人以语、育人以文”的优势功能,为选拔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高考语文试题评析篇4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教育部考试中心

精准落实立德树人

大力助推素质教育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共有8套,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3套,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分省自主命制5套。8套试卷均保持了较高质量,体现了合理难度。

2018年高考语文命题牢牢扣住“新时代”和“新一代”的历史内涵与特点,以培养和选拔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具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优秀人才为目标,追求试题的思想性、时代性、科学性和示范性。在总结并继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2018年高考语文命题在进一步反映时代要求、助推素质教育上作出新探索,更好地彰显和发挥语文科在高考评价体系中“立德树人”“育才成人”“以文化人”的独特功能。

1

立德树人:扬帆新时代,化育新一代

2018年高考语文命题立足于时代特征,着力于把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团结奋进、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精神有机融入命题。试题鲜明地体现出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意义,明确传达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增强考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考生树立远大理想,投身新时代建设伟业,在接力奋斗中追梦、圆梦。

1.1 融会新思想,增强“四个自信”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文化积淀,同时融会新思想,将“四个自信”贯穿其中,并着力画龙点睛,在关键处破题,形成点面结合、精神深蕴的格局。如全国I卷作文试题“世纪宝宝中国梦”,既选取新世纪以来中国在科技、民生以及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成就作为材料,又选取“2020”“2035”这两个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作为材料,充分发挥作文题的积极导向功能。通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这样饱含启迪、指明方向的引导语,启发考生强化自己的代际身份感、集体认同感,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引导考生从历史的纵深与未来的愿景中,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关联,不断增强自身与同代人的获得感、荣誉感、责任感,使考生更切实地感受到“四个自信”,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和激情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

1.2 讲好改革故事,定位历史坐标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世界。2018年高考语文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全国III卷作文“改革开放三部曲”,三条标语口号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浓缩了改革开放不平凡的40年历程,折射出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变迁。分开来看,三条标语口号分别喊出了各自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的最强音;合而观之,三条标语口号则为改革开放40年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发展三部曲,可以帮助考生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时刻铭记改革前辈的光荣与梦想,深刻领会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挑战,不忘初心,接力奋斗,砥砺前行,全力以赴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1.3 唤起青春理想,奋起追梦圆梦

2018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主要出生于2000年前后,是名副其实的“世纪宝宝”。2018年高考语文从这个特殊机缘切入,精心选材设题,直接唤起考生的身份意识和情感共鸣,激发他们接力奋斗、与祖国一起追梦圆梦的人生理想。如全国I卷作文试题“世纪宝宝中国梦”直接面向考生发声,直接点明他们的独特身份,直接揭示他们与国家、时代之间的紧密关系,直接激发他们的青春梦想与奋斗豪情,引导考生深刻思考他们这一代人所面临的共同际遇与机缘,把追梦、圆梦的时代主潮落到实处。此外,北京市作文题“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也以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为切入点;全国Ⅲ卷作文题“改革开放三部曲”中,“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在引导考生回顾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同时,激发考生深入思考如何走好自己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将青春梦想融入追梦旅程。

2

育才成人:聚焦关键能力,深化内容改革,助推素质教育

2018年高考语文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考查目标,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聚焦关键能力,围绕学科主干内容,创新试题设计,强化素养导向,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不同水平的考生充分展现才华的空间。试题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体现语文科的考试内容改革思路:提高语用水平、塑造思维品质、关注信息处理、倡导主动学习,融入有利于终身学习的语言、文学、文化的必备知识,育才成人,助推素质教育。

2.1 创设真实情境,突出语文实践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紧扣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通过创设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实现对考生语言文字能力和素养的测评。

一是将具体的语言文字、文学作品置于特定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启事与书信的命题设计指向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有助于引导学生活学活用,这种自然语境的设计,在考查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融会贯通,如全国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了小说《赵一曼女士》,试题扣住“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的叙述方式来设题,创设历史具体情境,让考生关注文本中现实对历史的追问、历史的现场叙事、史料的还原,体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在感动与思考中自然深化对革命文化的认识。

二是体现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等普遍性能力要求的考查,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中凸显语文特点。文学类文本,引导考生针对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如全国II卷第6题要求考生体会并简析老舍幽默生动的语言、全国III卷第6题“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古代诗歌赏析艺术特色,都着眼于考查“鉴赏”这一关键能力。论述类文本,要求考生在掌握基本论证结构和手法的基础上,洞悉立论背后的动机与目的,最终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判断,如全国卷第2题讨论“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要求考生基于文本内容,对文本的论证前提、论证手法、论证逻辑和论证内容的关系形成认识。实用类文本,需要准确解读材料,筛选整合信息,还要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社会价值和影响”,如全国卷多个文本材料相互呼应,附以一组题的设计,循序渐进,各有侧重,对实用文本的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进行全面考查,也赋予“实用”以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新内涵。

三是试题面对当代生活,体现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料选择突出时代性和问题性,引领考生了解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世界发展的前沿问题。全国Ⅱ卷《“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突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理解和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全国Ⅲ卷《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突出在命运共同体的诉求中,如何理解建构社会弹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全国Ⅰ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了3则新闻报道,要求考生分析3则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及其原因,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观察社会。

2.2 提升思维品质,促进独立思考

2018年高考语文加大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进行了全面测查,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是深化对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考查。全国Ⅱ卷作文“幸存者偏差”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学会主动思考,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展水平;上海卷作文试题“被需要”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关系与层次,便于集中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水平。

二是聚焦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重视对形象思维能力的考查。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以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方式呈现美,考查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如全国Ⅱ卷文学类文本试题选择老舍的《有声电影》,对小说丰富的内涵、生动的形象、幽默的语言等进行了考查;全国I卷的作文题也特别加强了对形象思维能力的考查。

2.3 关注信息处理,强化探究意识

2018高考语文面对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对考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能力的考查,从文本呈现方式、试题设问等方面,有效考查了考生面对不同类型的信息时选取恰当策略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

一是注重对考生在整合加工、辨析推断信息方面的策略考查。论述类文本主要关注文本的核心概念、关键语句、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考生要对文本信息进行深加工,进而分析、推断,形成独立见解;实用类文本关注文本的信息内容、信息间的关联、信息背后的立场等,考生在作答时首先要快速浏览,根据试题内容定位信息、筛选信息,然后进一步整合加工。

二是重视对考生信息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浙江卷第6题要求针对给定文段归纳主要内容,将信息的整合、提炼与写作能力的考查结合在一起。全国II卷实用类文本试题给出的4则材料围绕“知识产权”主题展开,考生要定位、筛选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并结合问题进行分类和归纳。通过对考生信息处理与应用能力的深入考查,进一步强化了对考生探究意识的要求。

2.4 引导自主学习,凸显创新导向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鼓励考生主动思考,试图激发考生的想象力、学习能力与创新兴趣,以此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把学生从标准答案中解放出来。

一是创新内容与题型,激发学习兴趣,防止刷题、宿构。全国III卷选用了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短篇小说《微纪元》,这是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科幻小说首次进入高考。全国I卷、全国III卷的第21题用图文转写的方式来进行考核,需要读懂构图,分析关键词与思考路径间的整体关系,从“解答题目”转向了“解决问题”,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是增强试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多角度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全国III卷《精卫词》设置开放性答案,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张力。由于时代的变迁、语言的变化,对一些古诗的解读是可以多元的,为鼓励考生主动思考、发散思维,能够言之成理的答案都可视为正确。

3

以文化人:彰显文化优势,突出引领功能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将“以文化人”列为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平、文化道德修养的一条重要途径。语文以古今优秀作品为载体,在落实“以文化人”方面具有天然优势。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在这方面匠心独具,进行有益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显著效果。

3.1 萃取思想精华,以优秀的文化传统浸润人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润泽后世,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化人之本。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精心选材,萃取精华,通过历史人物的群体垂范、古代思想的现代映射、传统美德的当代传承,在考查语文能力的同时,实现对考生的精神浸润。

优秀历史人物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前贤先哲的垂范是感召后世的重要方式。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3套试卷“文言文阅读”材料分别节选东汉王涣、魏晋鲁芝、北宋范纯礼3位历史人物的传记,集中赞美他们清忠履正、沉毅刚正、宽厚为政等高尚品质,同时也显示了陈宠知人善任、任峻勇于为政、羊祜谦逊推让等美德。此外,全国Ⅱ卷、全国Ⅲ卷“名篇名句默写”对《孟子鱼我所欲也》和诸葛亮《出师表》的考查,也触发考生联想中国历史上众多“不食嗟来之食”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仁人志士,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3套试卷立足考查范围,回应教材内容,或实或虚,或正面或侧面,为考生提供了一幅生动的古代优秀人物群像图,考生在答题时犹如对话前贤先哲,其熏陶感化可想而知。

古代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构和创新当代思想、文化的精神之源。全国I卷“论述类文本阅读”节选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材料从两个层面探讨从“诸子学”到“新子学”的发展,强调“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引导考生认识到传统思想的当代映射及其重要价值,寄意深远。另外,儒学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主体部分,也是当代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资源。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除从正面考查《论语》《孟子》《荀子》等儒学经典的名句外,全国I卷的“名篇名句默写”还在相邻两题的题干之中将“李蟠的儒学素养”和“周瑜的儒将装束”巧妙组合,儒生、儒将一文一武,交相辉映,充分显示了儒学对中国传统士人的深刻影响。

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系。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除大量利用优秀历史人物的崇高美德来感染、引导考生之外,还特别加强了对师德师风的推崇与宣传。全国I卷在“名篇名句默写”直接考查《论语为政》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和韩愈《师说》中的相关内容;全国Ⅲ卷“语言文字运用”要求考生对一封书信进行修改,书信的内容是学生对老师从教50周年的致敬。3套试卷或详或略,或显或隐,多方面涉及师德师道,春风化雨,引导考生尊师重教。

3.2 博采古今名篇,以精彩的文学作品感召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的文学作品在给人艺术享受的同时,能够陶冶情操、涵养正气、升华人生境界。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3套试卷通过博采古今名篇,将艺术审美与价值导向紧密结合,在完成审美能力考查目标的同时,实现对考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面引导。

全国3套试卷的“古代诗歌阅读”精心选取李贺《野歌》、陆游《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和王建《精卫词》。陆游的诗使考生在艺术审美中体验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爱国主义精神,李贺的诗可以给正处于青春期的考生以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深刻的人生启迪,王建的词引发考生对“愚公移山”故事及内涵的联想,可谓言外有意,韵外有旨。

全国3套试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材料分别节选自老舍的《有声电影》、阿成的《赵一曼女士》以及刘慈欣的《微纪元》。《有声电影》引导考生对公共意识的深入思考,《赵一曼女士》更好地激发了考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微纪元》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给人以强烈震撼。

3.3 精心选材设题,以优雅的语言文字引导人

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凝聚民族精神、增进文化认同、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意义重大。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精选语料,巧妙设题,引导考生在正确、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祖国文化精神的厚重博大,在提高语言文字运用水平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全国3套卷的“语言文字运用”在考查考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使考生在答题时直接感受、领会中国文化精神的内涵与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例如,全国Ⅱ卷第21题以“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为示例,要求考生利用给定词语材料,完成对示例的仿写与续写。仿写与续写考查的是考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但二者与示例联合后呈现的最终答案是“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一连串的排比句气势磅礴,直击人心,其内容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所赞美的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显然,这类试题不仅测试了考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能给考生以精神、思想熏陶。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赖以存续的精神符码,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影响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在语料的选取上,着意选择了蕴意丰富、涵义相近的词汇,一方面强化对考生正确、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考查,另一方面促使考生深入思考近似词汇背后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例如,全国Ⅰ卷、Ⅱ卷、Ⅲ卷均有成语辨识内容,要求考生不仅正确把握“名噪一时”与“名垂青史”、“照猫画虎”与“按图索骥”、“随波逐流”与“随遇而安”等成语的不同意义,而且要对成语背后包含的文化内涵、情感色彩甚至道德倾向细细品味。考生在感受祖国语言文字本身魅力的同时,也可以很好地领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深度和精神特质。

训练考生正确、规范地使用中国语言文字,促使他们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更加得体、优雅,进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也是“以文化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全国Ⅰ卷、Ⅱ卷、Ⅲ卷第20题均要求对文段中的词语进行修改,不仅要求用词准确,而且要求修改后的文段语体风格保持一致,并突出了对优雅语言文字的方向性引导。考生在将“教书”改为“从教”、“征询”改为“征集”、“惠赠”改为“敬赠”、“先睹为快”改为“斧正”的过程中,可以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直接感受到优雅语言文字的魅力,油然而生向往之意。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融入高考试题,并找准它们与语文考查的契合点,优选考核内容,优化呈现方式,帮助学生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命题坚持问题导向,释放明确信息,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素质教育鲜明导向,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服务高校科学选才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高考语文试题评析篇5

2010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评析(佛山顺德)

一、总体评价

应该说,今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体现了高考考试说明“符合选拔性考试规律和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本学科新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考查考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注重能力与素质考查,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的指导思想。试题主要涉及的是课标所要求的主干、核心知识,取材紧密联系中学语文学习实际与社会生活,对中学语文教学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二、试题特点

今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试题全卷6大题,24小题,选择题32分,非选择题118分,满分150分。试卷的板块结构、题型设计、考点安排、能力考查及表述风格等基本与2009年保持一致,个别题目的分值、取材设问方向、评分标准作了一定的调整。

2010年试题的整体难度适中,与2009年差不多,整体波动不大。全卷体现最大的特点:在设题上,关注基础,关注能力,关注学生语文素养,更注重实际综合运用,力避猜题押宝,对中学语文教学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备战2011年高考的三点建议:

1、夯实基础,提高能力,以不变应万变。无论题型怎么变,不变的是对基础及能力的考查。字音、字形、词语使用、句子的把握,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句式、内容的概括与评价,阅读中的信息筛选、概括,含蓄语句的理解,精彩语句的赏析,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情感主旨的深入把握,语言题的归纳概括能力等能力,作文的审题、材料的积累、语言的出彩等等,考的都是基本功,只有养之有素,才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胜。2、把握趋势,分析变化,全面撒网中重点摸鱼。对高考题作全面深入的研究,是备战2011的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要认真分析自己对哪些题目没有十足的把握,查找自己的知识漏洞,在高三的复习中进行有针对的强化练习;平时就要对选做题目有所侧重,做到有的放矢;能练习成一种特别拿手的文体或作文的模式;对命题的走向保持敏感,有前瞻性的思考和措施,做到有备无患。

3、关注生活,力戒投机,作文备考须抓纲务本。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切实抓好作文的基本功,坚定不移地走大语文道路。关注社会,深入思考生活,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要做到“四吃透”:吃透《考试大纲》,吃透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吃透学生。要狠抓双基:基础知识复习要全面而扎实,不要吃夹生饭。基本能力,主要是指阅读、理解、表述能力。这应是语文复习的重中之重,应贯穿整个高三复习的始终。三、试题评析

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皎洁/打搅业绩/污渍纤维/纤夫B.效仿/发酵空旷/粗犷盛开/盛饭C.隐瞒/蛮横挑衅/抚恤埋伏/埋怨D.市侩/反馈濒临/频繁辟谣/精辟

【命题意图】常见常用字的读音,题目要求选出每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命题分析】字音涉及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的读音。作答字音题首先需要仔细审题,明确题意,是选相同还是不相同。其次联想相关词语,因义定音,逐项逐音分辨。【参考答案】B。A项jiǎo/jiǎo,jì/zì,xiān/qiàn;B项xiào/jiào,kuàng/guǎng,shèng/chéng;C项mán/mán,xìn/xù,mái/mán;D项kuài/kuì,bīng/pín,pì/pì。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他们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A.殊途同归B.斗转星移C.甚嚣尘上D.销声匿迹

【命题意图】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命题分析】本题沿袭2008年的考法,将几个成语融入一个语境,拉近了与生活的距离,强化了语文的工具性。本题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

【参考答案】C。“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符合语境。“斗转星移”表示时序变迁,岁月流逝,符合语境。“甚嚣尘上”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此处不合语境。“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符合语境。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B.“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命题意图】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命题分析】需要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类型,积累常见的语病现象。病句辨析时一般使用主干分析法和枝叶分析法。

【参考答案】A。B项是搭配不当,“成功和失败”不能同时证明“这一理念的正确”。C项有歧义语病,“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易产生两种理解,表意不明。D项是搭配不当,“完成……理想”不通。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品的独创性亦称作品的原创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直接创作活动产生了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作品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点。______________。不同的人对同一题材的创作也是常见的现象。______________。作品的独特性是针对作品的表达形式而言,并不延及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不涉及未加提炼,加工的社会生活本身,______。1只要是独立创作的作品,即使使用了相同的题材,也会产生出与他人作品不相同的表达特征

2作者运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技巧,独立地选择了自己满意的色彩、旋律、动作、语言等,形成对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的表达形式

3作者的创作活动表现为对素材的取舍、运用,素材是构成作品的原始材料,它本身不是作品

4但只要是作者本人独立创作的,必然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

5任何人的创作都离不开对前人文明成果的传承、借鉴,也离不开同时代人的互相影响A.②①⑤③④B.②④③①⑤C.③②⑤④①D.③④②⑤①

【命题意图】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命题分析】解答时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确定首句,抓住前后的

衔接词、照应词。“语言连贯”这一考点一般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形式,连贯排序选择题对大部分考生来说是不会太难,考生只要把握语段的话题和中心,理清语段的空间顺序、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并根据一些表衔接关系的标志性词语,便不难排序并准确做出判断的。【参考答案】C。本段理清顺序不能按照一般找中心议题的思路。本段特点是有两个内容要点。所以要抓住每个要点的关键词进行整理。第一个要点是“作者的创作活动”,第二个要点是“作品表现作者的个性特点”。第③句中的“创作活动”,照应前文的“直接创作活动”,以此排除AB。而CD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丁丑,俞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①曰:“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莫窥。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拔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吴玉守之。

上语诸将曰:“宋忠拥兵怀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因其未至,可先击之。”诸将皆曰:“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上曰:“非公等所知,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癸未,上率马步精锐八千,卷甲而进。甲申,至怀来。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北平将士云:降家皆为上所杀,委尸填满沟壑,宜为报仇。将士闻之,或信或否。

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见旗帜,识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噫!我固无恙,是宋都督诳我也,几为所误。”遂倒戈来归。宋忠余众,仓皇列阵。未成,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搜获之,并擒俞瑱,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咸顿首称善。(选自明谢黄《后鉴录》卷下,有删改)【注】①上:皇上,指朱棣。

【命题分析】文言文从阅读角度来看,由于采用了删节与加注等方法,文中已经没有生僻难解的词语,也没有复杂的名物典章制度方面的专门术语,降低了阅读的难度,从整体风格上看,是一篇浅易的文言文,大体适合高中毕业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经删改后的《后鉴录》是一篇较典型的记叙类散文,这种文本材料在历年高考中比较常见,也是各校在高三备考中大量训练过的,学生不会陌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语诸将曰谈论B.委尸填满沟壑放置C.识其父兄子弟咸在标志D.噫!我固无恙祸患【命题意图】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

【命题分析】文言实词解题的方法一般有三种:根据已掌握的实词知识直接判断;其次是联系学过的课文知识加以辨析;其三就是运用替代法,把提供的词义置放于句子中,然后根据语境判断正误。

【参考答案】D。A、语:告诉,B、委:丢弃,C、识:知道。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今俞瑱得之乃令吴玉守之B.利为彼有宜为报仇

C.降家皆为上所杀几为所误

D.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命题意图】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

【命题分析】虚词的复习要加强对课本上文言虚词的理解与归纳。

【参考答案】B.A.之:代居庸关。B.为:前者为“被”,后者为“替,给”,意义不同。C.所:被。D.于:在。

7.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朱棣“料事如神”的一组是(3分)

①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②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③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④贼众新集,其心不一⑤乘其未定,击之必破⑥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命题分析】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的要求,围绕“料事如神”加以筛选,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要求对应。可先找出不能表现朱棣“料事如神”的句子,再用排除法。

【参考答案】D。①说的是居庸关地形特点,删除A选项。②分析居庸关的重要,与“料事如神”无关,删除BC。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棣深谋远虑,迅速出击居庸关,打败了俞瑱;然后进军怀来,一举击溃敌军,活捉宋忠、俞瑱。

B.俞瑱逃往怀来,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胜追击,于是分析了敌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制胜之策。

C.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宋忠用欺骗手段来蒙蔽下属,但被敌方间谍获知,最终未达到目的。

D.宋忠失败的原因在于轻率浮躁,加上计策失当,不少部下临阵哗变,以致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命题分析】解答文意这道试题的方法,一般需要从全文着眼。这类试题在设计错误项时,往往是选项内容在文中都有,但对它们之间内在关系的分析不一定正确,这就要求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做到“字字落实,真正理解”,才能够识别选项的正误。【参考答案】C。是宋忠派出的间谍被朱棣捕获导致计谋泄露。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B级。

【命题分析】文言文断句题,是主观题型,要求考生用“/”给一个自然段断句,考查目标明确,能较好地反映考生的水平。这个文段是之前内容的延续,虽信息量较大,但总体难度不大。完成这道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的思路,把握内容的要点。例如该文段仍是写传主的生平,有总评的作用。能抓住这一点,就基本上掌握了本文段的大意,断句就有了保证。其次,要确定词在句中的含义,尤其要注意句式和语义。除“宋

忠”“兵柄”等名词外,本题中最应关注的是动词,由动词关联前面的主语,后面的宾语。文言文断句还要注意文言文语句的对称性以及骈俪特点。【参考答案】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评分标准】4分。每错3个扣1分.(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②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B级。

【命题分析】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做到文从句顺。文言翻译虽然是主观题,但客观成分较强,答题时一定要根据原文内容,尽量采用直译的办法。今年的翻译试题出得较好。两个句子长短适中,难度接近;参考答案基本采用了直译的办法,另外评分标准中直接得分的关键词减少,“大意”分增加,体现了中学文言文教学中要求的“字字落实”。9题得分根据阅卷场不完全统计,2010年的平均得分低于2009年2008年,应该引起我们对文言文教学的高度注意。

【参考答案】①现在上天把(这个地方)送给我,不可错过(机会)呀。

以:把。译对“以”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分。补充:把“今天”理解成一个词的,扣1分。“不可失”的主语是“我”、“我们”,如理解为“你”、“你们”,扣1分。②皇上指挥军队渡过河水,擂鼓呐喊径直冲向敌人的队列。

噪:呐喊。译对“噪”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分。补充:“麾”理解为“带领”“率领”“统率”的,错,扣1分。“噪”不译或译为名词,错,扣1分。

丁丑年,俞瑱在居庸关大肆抢掠,在当地居住的百姓偷偷地前来报信,皇上说:“通往居庸关的山路地势险要,高峰林立,是北方边境通往北平的咽喉。如果有一百个人守在这个地方,那么就是有一万个人也不敢窥视中原。现在,俞瑱占领了这个地方,这种地理上的便利被他所占有,我们势必要把它夺回来。就好像家的后门,怎么能够允许把它舍弃给强盗土匪呢。现在趁着俞瑱刚刚到达(居庸关),又忙于抢掠,民心不服,占领(居庸关)是非常容易的;如果放纵他而不去攻打,他们增加兵力据守(居庸关),以后再想攻打就困难了。”于是就命令徐安前往居庸关讨伐俞瑱。徐安攻占了这座城池,俞瑱逃跑到怀来,依附于宋忠。取得胜利的消息传到京城,皇上说:“假如贼人知道坚持团结人民,笼络民心,小心谨慎地坚守这座关口,即使我们想攻占它,怎么能够这么快就攻破呢?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于是命令吴玉据守(居庸关)。

皇上对诸位将领说:“宋忠率领军队驻扎怀来,有必然(与我们)争夺居庸关的势头,因为他还没有到达,(我们)可以首先攻击他。”诸位将领都说:“贼人众多,我们人少,很难与他们争锋,攻打他们没有益处,应该坚守来等待他的到来。”皇上说:“你们有所不知,贼人虽多但他们是刚刚聚集在一起的,他们的内心并不一致,宋忠轻敌暴躁,缺少谋略,生性凶残,自以为是,我们趁着他们还没有安定下来,攻打他们一定可以打败(他们)。”癸未,皇上率领八千精锐骑兵、步兵,携带盔甲而进军。甲申,(大军)到达怀来。在到达之前,抓获了贼人的间谍,(间谍)说宋忠欺骗(部队)中北平籍的将士:你们全家都被皇上杀害了,丢弃的尸体填满了沟壑,(你们)应该给他们报仇。将士听到后,有的相信有的不信。

皇上知道了这个情况,于是就让他们的家人作为前锋,使用他们原来的旗帜,(宋忠的)众多将士远远看见那些旗帜,知道父母、兄弟、孩子都还活着,高兴地说:“啊,我们本来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是宋都督在骗我们,差一点被他误导了。”于是调转枪头前来归降。宋

忠和余下的众人仓惶摆兵布阵。还没有成功,皇上指挥军队渡过河水,呐喊(着)直接冲向宋忠的军阵。宋忠大败,逃入城池。王师趁机攻入城池,宋忠急忙藏匿在厕所,被王师搜查抓获,并且还擒获了俞瑱,在阵前斩杀了孙泰,其余的人全都投降了。

诸位将领擒获宋忠以后,面带笑容,非常高兴。皇上说:“宋忠本来就是一个平庸的人,凭借着能说会道,阿谀奉承,用财物贿赂奸恶之人,获得官职,执掌军权,便骄躁放纵,他能够迷惑一般的将士民众,但是(我们)看待他就好像是狐鼠而已。小小的胜利有什么值得欢喜的。”大家都磕头说皇上说的对。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望江东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注】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命题分析】2010年的诗歌鉴赏题的出题形式有了如下特点:①由鉴赏诗变为鉴赏一首词。②继续考查考生对诗歌语言的品味。③将鉴赏诗歌的感情与艺术合为一道题。总体而言,体现了一定的新意和难度,也更加加强对诗歌鉴赏全面的考查。(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赏析作品思想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D级。

【命题分析】考查对诗歌语言的表现力的理解。要求考生能够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理解。这道题新意较足。学生在欣赏诗歌时,要注意诗歌意象所表达出来的表面意义以及根据作者、本篇背景、作品全篇语言真正的内容指向。

【参考答案】①(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②(主观)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补充:答出“冒号”前(审美理解的表述)或“冒号”后(艺术感悟的表述)的文字,都算意思答对。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命题意图】考查诗词艺术特点的理解。能力层级D级。【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家如何表情达意的艺术手段的理解和领悟。首先应通读全文,了解背景,明确题目要求。本题“虚实关系”解题的基本思路:实写…,引起…;…(虚实结合的内容)反衬…(作用)。

【参考答案】答案一: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想象)(2分);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2分)。答案二: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想象)(2分);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2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孟子告子上》)(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3),。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能力层级A级。

【命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今年本题的命题形式是上年的延续。浅易是本题的最大特点:其一,试题内容没有超出《考试大纲》所列出的“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范围;其二,四题中有三题的空格前都有一二个句子作提示,这有助于考生思路的连接和贯通。

【参考答案】

(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多选只按前3题给分。常出现的错别字是“计”写成“寄”,“屑”写成“宵”,“挟”写成“携”。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不可无“我”

①艺术活动,不管是创作也好,欣赏也好,总离不开一个“我”。在艺术活动中,要是抽去了“我”,抽去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活动,也就不会有感染人、影响人的艺术效果了。

②当然,离不开“我”,并不是只有“我”。“我”是时时处在“非我”的包围影响中的“我”。所谓“非我”,就是“我”以外的一切人以及包围着“我”的客观现实。

③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但文学艺术的反映,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反映,它必须是具体的、形象的反映。不使自己化为张三李四,不感受体验着张三李四的思想感情,就写不出张三李四来;不使自己融入客观现实之中,不呼吸着客观现实的气息,不感受着客观现实的脉搏,就写不出生动的客观现实来。所以,创作者首先必须要有一个使“我”化为“非我”的过程。④另一方面,文艺作品之所以要写出张三李四等人物来,要反映客观现实,又不是无所为的,不是为张三李四而写张三李四,为反映客观现实而反映客观现实;它是有目的的,它是为感染人、打动人而写张三李四,为影响现实改造现实而反映现实的。所以,艺术家又不能使自己完全化为张三李四,完全没入客观现实之中,而一定仍要不失“我”之所以为“我”,要能在对张三李四的描写中,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中,表现出“我”的鲜明的是非爱憎之感来。所谓要在“非我”之中表现“我”,无非就是要在作品中渗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这,我认为正是创作的主要之点。创作者正是为了要表现他对周围人物、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表现他对社会的歌颂或抗争,才来进行创作的。所以,在创作活动中,决不可无“我。

⑤表演艺术最能说明这种创作的辩证法。俗话说“装龙像龙,装虎像虎”。演员演岳飞就应该像岳飞,演秦桧就应该像秦桧。但只是像岳飞像秦桧,而不能也不应该使自己就变成岳飞,变成秦桧。演员不应该完全丢掉自己。他仍应该让人透过他的表演,感知到他对他所演的角色的爱憎感情,而完成他的最高任务。

⑥对于欣赏者来说,他所面对的是一件艺术品,是一个艺术世界,要能欣赏它,首先必须走进这个世界中去。不跑进去,而只站在外面,站在旁边,那是既不能领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不能领会作者创作的意图和甘苦的。但是叫你跑进去,并不是叫你完全跟着作品中的人物跑,把作品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当作你自己的思想感情。也不是叫你完全听任作者的摆布,对他所表现的是非爱憎态度表示绝对的顺从。而是应该走进这个世界,又不能迷失在这个世界中,要发现这个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要能在这个“非我”世界中,找回你的自我来。要对作品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对作者所灌注在作品中的是非爱憎之感,表示出你个人的独立的态度来,显示出你的鲜明的个性——“我”来。所以,在欣赏活动中,也不可无“我”。⑦艺术活动不可无“我”这一特点,可以最鲜明地从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首先要有一个体验的过程上看出来。对于创作者来说,不但在他提笔之前,必须先有丰富的生活、真切的体验;就是在他提笔之后,他的思维过程、创作过程,也还同样是体验的过程。他必须有一种如同身临其境、亲见其人的感觉,才能进行创作。对于欣赏者来说,他要是不能首先体验创

作者所灌注在这一作品中、灌注在他的人物身上的思想感情,他就不能领会欣赏这一作品。而他的领会欣赏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体验的过程,至少是同体验的过程不可分的。总之,要是没有真实的体验,缺乏一种“感同身受”的态度,不把“我”浸染于其间,那是艺术的门外汉,是既谈不上创作,也谈不上欣赏的。

(选自《钱谷融文论选》,有删改)

【命题分析】必考的现代文阅读,与2009年相比,2010年是在题型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稍作变化。题量依然为4小题,依然为两道选择题和两道非选择题。今年选用的阅读材料和去年类似,仍是社会科学类的文章,阅读材料的篇幅约为1421字,长于2009年(2009年约为1060字)。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艺术活动中决不可无“我”,所以艺术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

B.对作家来说,作品以艺术形象反映客观现实,也是在艺术世界中表现“我”。

C.在艺术创作中,要在“非我”中表现“我”,就是要体现出作者的爱憎感情与思想态度。D.在艺术欣赏中,对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是非爱憎,表示绝对的顺从,就是在建立“我”。E.在艺术欣赏中,表示出你的独立思考和爱憎感情,就是从“非我”世界中找回了“我”。【命题意图】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

【命题分析】解题时首先要锁定答题范围,将选项对应原文信息,合理筛选。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这类题目的设计,大多数时候是不会照抄原文的,而是采用转换表述、筛选整合的方式,因此我们在解题时,既要找到选项内容涉及的地方,又不可机械地看原文是否有这样的文字表述。

【参考答案】AD。A选项中“只是”和D选项中“绝对的顺从”语意绝对化,原文三段表述是“不能只是”五段表述的也是“不是叫你…绝对的顺从”。

【评分标准】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13.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演好孙悟空,演员需要事先观察并模仿猴子的动作与神态,这是在创作前体验“非我”。B.清代一女子迷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最终抑郁成疾而死,这是她在欣赏活动中迷失了“我”。

C.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欣赏者在“非我”中迷失了“我”。

D.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叙写琵琶女的遭遇,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是创作者在“非我”中表现了“我”。【命题意图】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要点把握,以及考查考生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把握的能力。能力层级B级。

【命题分析】解答时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解题时首先要锁定答题范围,将选项对应原文信息,合理筛选。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

【参考答案】C。可以从六段“要对作品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对作者所灌注在作品中的是非爱憎之感,表示出你个人的独立的态度来,显示出你的鲜明的个性——“我”来。”看出C选项“迷失”的错误。

14.从艺术活动中“我”与“非我”关系的角度,分析第五段画线部分的内容。(4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C。

【命题分析】答题范围在第五段,找出题目要求的句子“演员演岳飞就应该像岳飞,演秦桧就应该像秦桧。但只是像岳飞像秦桧,而不能也不应该使自己就变成岳飞,变成秦桧。”根

据三段四段的阐述,将划线句子分为两个层次,分析关键词“像”“变成”所代表的内蕴,建立与“我”“非我”的关系,即可正确作答。

【参考答案】①演员演岳飞像岳飞,演秦桧像秦桧,就是从“我”进入“非我”。(2分)②演员在表演中使自己变成岳飞,变成秦桧,则是在“非我”中失去了“我”。(或答为:演岳飞、秦桧像岳飞、秦桧,却不使自己变成岳飞、秦桧,则是在“非我”中体现了“我”)(2分)15.艺术活动中为什么“不可无„我‟”?请从创作和欣赏两方面回答。(4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命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先依据选项找到信息在原文中所在的地方,合理筛选相关句子,再加以提炼。首先根据提干要求,结合文意,找到相关的句子,再加以提炼。此题考生在审读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的“为什么不可无我”。此语从审题思路看一定必须回答:正确的创作(欣赏)活动是怎样的——有“我”创作(欣赏)会怎样——无“我”创作(欣赏)会怎样——结论:所以,艺术活动中,创作(欣赏)不可无“我”。【参考答案】

①在创作中,只有渗入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他对客观现实的态度,作品才能感染人、打动人,才能影响现实、改造现实,达到创作目的。所以,不可无“我”。(2分)②在欣赏中,只有表现出个人的独立态度和鲜明个性,才能发现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否则会在欣赏中迷失自我。所以,不可无“我”。(2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分析】2010年广东高考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查的重点依然是分析归纳能力、鉴赏评价能力和探究能力,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的要求,体现了高考平稳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文学类的总得分平均分为6.92分(2009年为5.69分)。实用类的总得分平均分为7.47分(2009年为5.78分,高于文学类的得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面包

沃尔夫冈·博歇尔特①

她突然醒来。两点半。她寻思,为什么会突然醒了。哦,原来是这样!厨房里有人碰了一下椅子。她仔细地听着厨房里的声音。寂静无声。太安静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边的床,发现是空的。这就是为什么如此特别安静的原因了——没有他的呼吸声。她起床,摸索着经过漆黑的房间来到厨房。在厨房两人相遇了。表针指着两点半。她看到橱柜边上有个白的东西。她打开灯。两人各穿衬衣相对而立。深夜。两点半。在厨房里。

在厨房餐桌上是一个盛面包的盘子。她知道,他切过了面包。小刀还放在盘子旁边。桌布上留下了面包屑。每晚他们就寝时,她总把桌布弄干净的。每天晚上如此。然而现在桌布上有面包屑,而且小刀还在那里。她感到地上的凉气慢慢地传到她身上。她转过头来不再看盘子了。

①“我还以为这里出什么事了。”他说,并环视一下厨房四周。

“我也听到了什么。”她回答,这时她发现,他夜晚穿着衬衣看起来真是老了。跟他年龄一样老了,六十三岁。白天他看起来还年轻些。她看起来已经老了,他在想,穿着衬衣的她看起来相当老了。不过也许是头发的原因。夜里女人显老总是表现在头发上。头发使人一下变老了。

“你应该穿上鞋子的。这样光着脚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她没有注视他,因为她不愿忍受他在撒谎。他们结婚三十九年之后他现在撒谎了。

②“我原以为这里有什么事。”他又说了一遍,又失去了自制,把视线从一个角落移到另一个

角落。

“我也听到了什么。于是我想,这里出了什么事了。”“我也听见了。不过,大概什么事也没有。”

她从桌上拿起盘子,并用手指弹去桌布上的面包屑。“没有。大概没什么事。”听到他不安地在说。她赶紧帮他说:“过来,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走,睡觉去。站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他向窗户望去。“是的,一定是外面出了点什么事。我还以为是在这里。”

她把手伸向电灯开关。我必须现在就关灯,否则我必定还会去瞧盘子的,她想。我不能再去瞧那个盘子。“过来,”她说,同时把灯关灭。“这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刮风时檐槽常常碰墙壁。这肯定是檐槽之故。刮风时它总是哗哗乱响。”

两个摸着走过黑黢黢的过道来到卧室。两双光脚在地板上拍击作响。

“是有风,”他说,“已经刮了一整夜了。”当她睡在床上时,她说“是的,刮了一夜的风。刚才大概就是檐槽在响。”

“是呀,我刚才还以为是在厨房里。大概就是檐槽吧。”他说着话,仿佛已沉入半睡中。她注意到,当他撒谎时,声音多假。

“真冷,”她说,并轻声地打着哈欠。“我可钻被窝了,晚安。”“晚安。”他回答,又说了一句,“是呀,可真冷啊。”

随后就是寂静无声。许多分钟后她听到,他在小心、轻声咀嚼。她故意深沉又均匀地呼吸,使他不致发觉,她尚未入睡。然而他的咀嚼节奏均匀,倒使她慢慢进入梦乡了。当他第二天晚上回家时,她分给他四片面包;平时他只有三片。

“你可以慢慢吃,吃四片。”她说着离开了餐桌。“我吃这面包消化不了。你多吃一片吧。我消化不好。”

她注意到,③他把头深深埋在盘子上。他没有抬头。就在此刻她对他非常同情。“你可不能只吃两片面包。”他对着盘子在说。“够了。晚上我吃面包消化不好。你吃吧,吃吧!”过了一会儿,她才又坐在桌旁的灯下。(选自《外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包智星译)[注]①活尔夫冈·博歇尔特:前西德废墟文学的先驱和重要代表作家。小说《面包》写的是二战后人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16.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命题意图】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掌握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以及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级C级。

【命题分析】解答时需要联系前后文,梳理出全文的基本结构,对情节内容进行分点概括,在分点时,要考虑情节发展的几个基本阶段划分。

【参考答案】①妻子发现丈夫偷拿面包。②丈夫撒谎掩饰。③妻子替丈夫圆谎。④第二天晚餐,妻子多分了面包给丈夫。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17.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5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主要语句的鉴赏评价能力;能力层级D。

【命题分析】考生注意审清题目要求,并根据自己掌握的各类描写方法知识进行对号入座,然后根据划线句子的具体内容进行准确、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①撒谎想掩饰自己偷拿面包的行为。②感觉妻子可能发现,继续撒谎时慌乱不安。③面对妻子的宽容,感到愧疚。

答对一点非2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18.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概括作品主题和从不同角度、层面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能力层级F。

【命题分析】做好本题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内容。对作品进行深层阅读和准确的解读,是一种阅读探究。探究不是毫无根据的“随便说”,尤其是作为高考卷中的探究题。基于此,本题题干中有“结合全文”的提示。也就是说,探究必须以文本为依据,答案必须从文本中来,必须根据文本所提供的有关信息进行探究。

【参考答案】主题: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理解、宽容、尊重,并无私奉献,才能度过困境。

分析:①在深夜的厨房,结婚三十九年的夫妻突然都发现对方“老了”,表现出相互之间的爱怜之情。

②丈夫偷吃面包后撒谎,是不想增加妻子的精神负担。

③妻子发现丈夫偷拿面包,本可当场“揭露”,但为了维护丈夫的尊严而替丈夫圆谎。

④第二天晚餐,妻子善意撒谎,多分给丈夫一片面包,进一步传达了对丈夫的爱。丈夫深感愧疚。

只要能就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两点结合情节或细节进行分析即可,不要求面面俱到。主题明确给2分,分析合理给4分。

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梁衡

“中国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2006年1月1日,中国将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

——摘自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11月7日在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的致辞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相对于越用越少、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这些能源可谓循环往复、取之不竭。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专门立法来保护它的开发呢?原来这阳光、这风、这些生物等并不自由。我们歌颂阳光的美丽,羡慕风的来去,欣赏生物的多姿,1其实它们受着许多束缚,满肚子委屈。阳光不远万里来到地球,不只是为了红几朵花,绿几棵树,它还能发电、供热,能让汽车跑,能让电灯亮。科学家说,晴天太阳照着的每一平方米就蕴藏着1千瓦时左右的能量。风儿在地球上飘荡,也不只是为了来一点凉爽、送几片白帆,它还有更大的力量,却无用武之地,所以就恼怒、狂躁。你看那台风、飓风、龙卷风是怎样地拍胸怒吼。地球上除人类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生物,不过它们只是无奈地独处,兰在幽谷无人问,花自飘零水自流,2还有谁知道它们居然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呢?

阳光、风、水、生物、地热、海洋有这么多的本事,为什么不使出来呢?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的认识所限,有眼不识金镶玉,轻慢了它们,它们当然就不出力。这好办,随着科学的进步,观念的转变,会纠正的。二是人们的固执,明知可用就是不用,甚至不许别人用。原来能源一族也和人类社会一样,新旧之间会明争暗斗,抢位置、争高低,先来的见不得后到的,强势者挤兑着弱小的。新能源的开发当然要投资,旧能源说,何苦呢,照旧用我不更省事?新能源的开发要成本投入,旧能源说,你看,得不偿失!房顶上装一个太阳能光伏发

电系统和供热系统,可以供全楼的照明、热水。3建筑商说还得改图纸,施工队说太麻烦,物业说不美观。山坡上竖一个风力发电塔就可送电到万家,但是先要征地,又要修路、进设备、培训技术人员。主持者一想,算了吧,还是到热电厂买电去。玉米的传统用途是食用或者当饲料,现在发现可以造酒精,这酒精还能开汽车,玉米秆可以发电。但是将这些理论变为现实有许多风险,谁第一个吃螃蟹?总之,新事头绪多,旧轨最好循。至于新事物的前景,一般人管不了那么多。一般人管不了,谁来管?国家来管。用什么办法来管?用法律。只有法律才能平等地规范所有人的行为,保护人类的长远利益。于是就有了《可再生能源法》。1831年,当整个欧洲还在靠油灯、蜡烛照明,煤炭取暖时,法拉第把一块磁铁投入线圈,电流计上的指针轻轻摆动了一下。他给人表演时,有绅士问,“这有什么用?”法拉第说:“先生,不用多久,它就会给您交税的。”现在全世界靠电力生产的财富和税收早已多得难以统计。为推广新能源,各国都制定了相关法律。现在阳光、风、生物等新能源才崭露头角,就像当年法拉第手中的磁铁和线圈,亟盼世人理解,盼社会支持,盼法律保护。打个比方,《可再生能源法》就像《未成年人保护法》一样,它是专门保护弱者、保护未来、保护人类的长远利益的。

千百年来,我们都将阳光当作人类自由的象征,现在突然发现,我们并没有给阳光自由,发现我们亟须用一部专门的法律来保护阳光的自由。当年有人问恩格斯说,你和马克思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恩格斯回答:“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自有阶级社会以来,人类就在为自己争自由,为社会秩序立法,现在又懂得为自然争自由,为保护利用自然立法。人类的自由发展应该成为自然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反之,自然的自由发展也是人类自由发展的条件。当阳光、风、各种生物、还有地热、海洋都自由地迸发它们所有的能量时,人类自己也就获得了最大的自由。(选自《梁衡新闻作品导读》,有删改)19.请在画线部分任选两处,指出其所用修辞方法,并分析所用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语言特色的能力;能力层级C。

【命题分析】注意审清题目要求,逐项作答。表达效果既要结合修辞方法的一般作用,又要体现修辞方法在具体文句中的表达内容。【参考答案】

①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达出可再生能源没有被开发。②用反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不了解。

③用排比的修辞方法突出新能源在推广过程中受到的重重阻力。每点2分(修辞方法1分,表达效果1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20.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文章结构、对文本观点鉴赏评价的能力;能力层级D。【命题分析】这一题必修考虑到四个内容角度:1、对上文,2、引用的内容,3、引用的作用,4、对下文及其2、3点内容。【参考答案】

①承接上文提到的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总是遇到许多阻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证明了当初电力能源的开发利用也遇到了阻碍,但最终不仅突破了人类的旧有认识,还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②为下文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提供了事实依据,预示着可再生能源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需要通过立法来保护其开发利用。答对一点给3分,答对两点给5分。

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1.文章标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6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C。【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全文中心的把握和基本思路的梳理。这类题型其实就是中学语文基础教学的直接体现,考生只要认真审清题目,了解问题指向,准确作答,应该是可以拿到比较理想的得分的。【参考答案】

“让法律来保护阳光”,指通过立法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2分)论述:①可再生能源不自由,是指它们得不到开发利用。(1分)②不自由主要有两个原因:受科学认识局限,受眼前利益局限。(1分)③只要通过立法突破眼前利益的局限,才能保护可再生能源的自由发挥;保护可再生能源的自由发展,也就是保护人类的自由发展。(2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命题分析】第五大题是语言文字运用(主观)部分,一为图表概括题兼考连贯;一为串联台词兼考得体、生动。与2009年稍有不同。

22、近代西方社会发展史表明,数学活动的中心(数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突出成就)在地理上总是与当时政治、文化、经济发达的中心大致吻合。请根据以下图表所示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处空缺的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洁,语意连贯。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国国

18世纪大革命影响下的法国

伽利略等人的天文计算

牛顿的微积分、牛顿学派

蒙日的微分几何、蒙日学派

从15世纪开始,数学活动的中心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又返移欧洲,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重心的转移而在欧洲不同国家之间转移。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等人天文计算的成就标志着数

学活动中心转移到了意大利;这个活动中心;A数学活动中心。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能力层级E级。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图表概括能力,要抓住图表中的主要信息,用精练准确的语言概括表述。要把握住每个图表的主体特点和不同发展趋势,抓住关键句“数学活动的中心(数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突出成就)在地理上总是与当时政治、文化、经济发达的中心大致吻合”以及填空时前后语境语气进行填空表述。在表述时一要紧扣题目要求,二是注意表述用语的一致性。这道图文转换题是一道综合性的试题,考查点多,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我们看到,综合性(一题兼多个考点)的命题模式已成为近年来各地高考语言表达题的一种命题方向,它切合语言运用的实际,体现了《课程标准》“注重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的基本理念和“学生能在各种语言环境中准确运用祖国文字”的精神。【参考答案】

A.17世纪转移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时牛顿创立了微积分,牛顿学派诞生了(3分)

B.进入18世纪,在大革命影响下的法国,蒙日提出了微分几何,形成了蒙日学派,法国成为了(3分)

意思答对,能与上下文连贯即可。补充答案:1、准确表述数学活动中心的时空转移,2、准确表述数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突出成就,3、全句语言准确、语意连贯、没有语法错误。

23.某校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话剧的演出晚会。下面是这次演出的节目单:晚会节目单

1.《孔雀东南飞》(原作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演出:高一(2)班2.《雷雨》(原作曹禺《雷雨》)演出:高二(5)班(其他略)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需要在节目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雷雨》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这样的话。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不少于60字。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鲜明、生动的能力;能力层级E。【命题分析】根据题意,要求一是与节目密切相关,如何相关?即要写《孔》《雷》这两个标题或主人公,或写两个节目的内容,如“爱情”“爱情悲剧”“家庭伦理悲剧”等与原作相关的内容。要求二是衔接自然,可有三点:1、语意连贯,写出两个节目在内容上的关联。2、衔接自然,即要有衔接词语,如“(刚才)……现在”“接下来”“又要”等。3、语句通顺,用词准确。要求三是不少于60字。【参考答案】示例:答案一

合葬化鸟,夜夜相鸣。高一(2)班同学的演绎,给一个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点染上浪漫的色彩。但面对封建礼教,刘兰芝们的结局只能如此。东汉末年是这样,20世纪30年代还是这样,悲剧在延续。不信的话,请看高二(5)班的同学为我们演出的《雷雨》。答案二

感谢高一(2)班的同学为我们再现了美丽贤惠的刘兰芝、痴情执着的焦仲卿,他们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坚贞和永恒。但爱情的悲剧似乎还在延续。接下来高二(5)班的同学为我们演出的《雷雨》,又要讲述一个和爱情有关,却不仅仅是爱情的故事。

所写内容与节目相关,给3分;语意连贯,衔接自然,给3分。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本题考查考生的能力有:

①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

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能力;④调动语言知识积累的能力。能力层级E。等级评分标准

切合题意容

中心突出25

内容充实分基础

感情真挚

等级

一等(25—21)

50分表

符合文体要求达

结构严谨25

语言流畅分

书写工整发展等级10分

一等(10—8)

一等(25—21)二等(20—16)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二等(20—16)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书写较工整二等(7—6)

三等(15—11)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三等(15—11)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书写潦草三等(5—3)

四等(10—0)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没有什么内容感情虚假四等(10—0)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难辨四等(2—0)

立意较深刻

立意深刻

材料较丰富

材料丰富

语言较有文采

语言有文采

见解、构思较新颖

见解、构思新颖

立意略显深刻个别语句有深意材料略显丰富个别例子较好文句略显表现力个别语句较精彩见解、构思略有新意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②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

③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评分,直至满分。④未拟题目扣2分。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⑤抄袭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命题分析】广东今年高考作文命题是一篇命题作文,学生必须根据题目审清题意作文。当然,从题目实际来看,虽是命题作文,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一篇话题作文,广东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审题难度显然有所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作文平均分38.89,低于2009年的39.42,2008年的40.37。作文立意的思辨色彩是广东近年设题的一个关注点,广东今年高考作文命题也沿袭这一特色。用辩证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认知“与你为邻”,是取得立意高分的关键。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在于考生要搞懂“你”“邻”。“你”是写作对象以及全文必须使用的主要叙述人称,“你”必须是与我并列的,不能是同一从属或交叉关系的。“你”可以是实体

的“你”,如某某人(如“同学张三”)、某某物、某某景;可以是“虚体”的“你”,如集合概念的某类人(如“文明人”)、某类物、某类景;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如“和谐”“诚信”“坚持”“自信”等。“为邻”是本文叙述的主要事件或议题。“邻”可以指住处接近的人家,也可以指抽象的关系的临近、接近。注意不能以父母亲人祖国自己的身体等密不可分的人以及感情为邻。“相互依存”显示了“你”“我”的关系是双向的,当然因为写作的需要可以是只偏重叙述或重点体现某一面关系,你我为邻,相互依存。这就说明了邻居的重要性,提醒我们要认识到邻居的重要程度,邻居对于我们彼此都是相互关联,甚至相互促进。广东高考作文题的命制思路上一直践行着“文以载道”的原则,以主流价值观作为衡量高考作文思想境界的标尺,并以此定义文章立意、格调及评分等级。今年的“以你为邻”,今年的明显是导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共处。广东高考作文命题体现的是“稳中有变”“务实求真”的命题思路,务“实”写作的命题引导,在考生好写的前提下,更强调思考立意的深刻,构思的缜密及语言表达的准确与流畅等写作“内功”,回归作文本真。因此,重视学生的思辩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现象反思现象背后的“现象”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高考语文试题评析篇6

这份试题,立意高远,守正出新,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感受,新的思考。

一、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充满鲜活的时代气息,与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今年的考生,是新世纪出生的第一届考生。他们成长的18年,正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跨入快速道的十八年。这份试卷,把学生十八年的成长,融进了语文考查之中。如两道作文题,一个谈与祖国、时代共同成长的思考,一个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这样的作文,鲜明地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之价值观的在育人上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时代结合起来,强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对语文教学在把握立德树人的总体方向上,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选取人工智能话题为材料,是人类科技发展的重要议题。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关注社会各个层面的信息,把自己和社会联系起来。

二、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文言文阅读,不仅有文言文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更渗透着对古人思想、智慧的领会与理解;《满江红》一首词更体现着辛弃疾高尚的情操和思想境界。今年新增的对《论语》的考查,考查对儒家思想的领会,尤其突出《论语》中蕴含的儒家思想及人物对学生当下生活影响的考查。这样,就不是简单地考查知识,而是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立体的继承。对引导传统文化教学致力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这一点,具有突出的价值。

三、守正出新。首先是一份语文考卷,涉及包括阅读、写作在内的语文知识、能力、素养各个层面的考查。试卷结构与以往保持一致,题型基本稳定。有一些新的变化,试卷长度降低,比去年减少二百多字,题目数量减少两道,体现着“应试减负”,这是对当前转变教学观念,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方向是一致的。题目的变化,更加突出平时的积累,强调基础知识的运用,如默写第三个小题,如22题及微写作,这样的题,仅靠单纯的识记、理解还远远不够,必须能结合生活灵活运用,不同的学生,能结合生活,表达自己的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展示自己的语文才华。

总之,这是送给本届考生的一份厚礼,也是他们上的最后一节语文课。这份试卷,也在告诉广大师生,应该怎样理解语文,怎样学语文。(顺义区教育考试研究中心 特级教师 刘德水)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

2018年北京语文试卷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命题体现了整套试卷命制的总体理念,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一部分的试题总体而言,在选材类型、题型设置、考查内容等方面保持稳定,但试题命意不乏亮点。

首先,2018年北京语文考试卷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的考查命题有新的变化:第一,具有鲜明的减负导向,表现为阅读材料由原来的3个减少为2个;题目数量减少由原来的8道题减少为7道题。这一变化无疑会对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产生一定效果;此外,阅读量减少题目数量的减少在客观上减轻了学生的做题负担,同时也给学生深入思考留有较为充分的时间。这一变化,对未来的教学减负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试题突出了“实用”的特点。如第6题(“下列现象不属于被人工智能异化的一项”),让学生将阅读获取的信息与现实生活结合,引导学生将阅读学习获取的知识经验运用于生活,体现出阅读学习的“实用”性。

2018年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命题的稳定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就选材而言,实用类阅读文本依然选用了反映当下科学技术进步最新成果——关于“人工智能”的两则阅读材料。第一则材料主要是对“人工智能”这一新生事物进行解说,第二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是思考如何应对人工智能。这两则材料反映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及价值效益,让学生体会到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感受科技共工作者的聪明才智,自然渗透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2018年的非连续性实用类阅读文本共考查7道题目,题目表述较之往年虽有变化,但设问均未超出学生熟悉的类型。其中的一些题目又回归到了传统的设问方式,如:第2题“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第3题“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第5题“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不过,依然保留了近两年的题型,如1、6题。这两道题考查指向清晰,一是考查内容指向清晰,二是考查能力指向明确。如,第1题,就内容来说,考查指向了“‘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第6题考查对“被人工智能‘异化’现象”的理解,实际也清晰地划定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大胆跳读、略读,快速获取相关的重要关键信息,通过信息筛选、整合理解文本内容。这无疑在考场了减轻了学生不必要的阅读负担,同时对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也是一种十分积极的引导——既要认识到考题即使千变万化,考查的仍然是阅读理解的基本能力;又要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真正学会“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综合灵活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

2018年的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考查命题也坚持了北京市考试命题评价的一贯原则,凸显了把课堂表现考出来、回归课堂、突出主干知识、突出学科思想和方法,减轻学生负担的考试评价改革理念,进一步巩固了北京卷已有的特色。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思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北京市海淀教师进修学校 黄玉慧)

文言文阅读

从测试材料上看,今年文言文阅读文本共选用了三个文本,三个文本分别取材于《荀子?强国》,《吕氏春秋?察微》《论语?先进》,三个文本有议论,有记叙。文本一谈的是积微,小事很重要,对治国治家都重要。文本二谈的是察微,察事之秋毫,发现事之端倪,从事情中发现其深远的意义,这对治乱存亡很重要。前两个文本在内容上有共通性,形成了一组阅读材料。《论语?先进》的节选内容谈的是“听”与“行”的辩证关系。三个文本,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汲取古人的思想智慧,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从测试题目上看,北京卷文言文阅读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侧重于考查对文言文作品语言和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重视文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并在积累与运用方面进行了探索。

第8、9、10、11、12小题,均对考查了文言文阅读中的理解能力。第8、9题考查的是词语(实词、虚词),第10、11题考查的是句子,第12题考查的是全文。

第8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与往年一样,对实词的考查不重记忆而重推断,即考查其在文中的含义。第9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理解。第10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判断题的方式来考查。第11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了解,要求考生翻译文言语句。第12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理解,但考查形式较往年灵活,考查学生是否能捕捉住文本关键语句、能否调动语文积累而恰切应用表达。

13题,是对《论语》阅读的考查,考查了对作品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考生能对节选文本内容的作出分析表达。

整体看,今年文言文阅读的测试材料不同于往年只选用一个长文本,而是选用了三个短文本,这是一种尝试。短文文本,考生可以快速阅读,把握信息,且选用多个短文本,可以形成文本材料组,从多视角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与人生。今年文言文测试题目由原来的一大题包括6小题变化为一大题包括两组6小题,经典必读的《论语》考查融入到文言文阅读试题中。(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 高级教师纪秋香)

古诗词阅读

2018年古诗阅读选用了辛弃疾的送别诗《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该诗以离别为叙,缠绵悱恻,寄意遥深,感人心肺。考生了解辛弃疾这位诗人,词后对本词的写作背景也作了注释,学生阅读理解本诗内容不难。这利于落实考查考生古诗词阅读鉴赏能力的要求。

今年古诗阅读的题目命制,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落实考查了考生“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分析”,从思想内容和评价鉴赏两个方面命题。从题型设置上看,与往年一样,2道选择题,1道简答题,1道默写题。第1道选择题,14题考查的是对诗词内容的理解,15题考查了古诗阅读中用典的理解运用。16题简答题,考查了对诗词艺术特色的评价。3道题,15题不同于往年试题,就某一古诗阅读知识点比较异同,而是改为理解对用典这一古诗常用手法运用的分析,侧重于考查考生阅读诗歌这一文学作品的基本素养。16题也改变了近年比较阅读的思路,而是以诗歌艺术特色为点,要求考生评论表达,更注重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考查。

17题是诗文积累默写考查,题目数量与赋分没有变化,但是更突出了应用能力的考查,一是,体现在题目引导语注重知识性,诗句引出的关联性更强;二是,本题的最后一个小题实现了真情境的诗句积累考查,设置了真实的语言表达情境,考生根据情境填写诗句,这样的引经据典是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重要表现。(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 高级教师 纪秋香)

文学类文本阅读

引导学生关注好奇心和想象力

文学类文本阅读仍注重考查名家之作,今年选考的是著名作家苏童的一篇散文。可以说,这是一篇关于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故事,文中充分展现了一个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非常贴近现实生活,读来很有亲切感。

文章篇幅适中,难易度合理,既细致入微地展示了一个少年在河蚌故事中得到的文学滋养,也深刻地表达了一个作家对民间故事与文艺创作之间关系的独立思考。文字生动传神,描述细致生动。

给当前语文教学及语文学习的启示:

文章引导学生思考好奇心、想象力、民间故事与自我成长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关注民间文化,体现了对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关注。

命题既注重理解和分析,有词语理解题,也有内容理解题,也注重审美鉴赏,三道主观题都指向审美鉴赏,还指向阅读与生活的关系,注意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关切。(何郁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朝阳区教研中心教研员)

名著阅读

今年是名著阅读考查的第二年,试卷中关于名著部分的内容分别为第二部分第13题的简答题和第五部分第23题的微写作,全卷覆盖了《考试说明》规定的七部作品。

第13小题要求概述《先进》篇中孔子与弟子之间对话的内容并说明其中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考查学生对《论语》基本内容及孔子思想的理解。微写作三道题分别要求学生书写自己阅读名著时获得的教益、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对学生喜欢的人物的评价,总体呈现《考试说明》中“对作品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结合作品相关内容,对人物形象、思想内涵的理解、分析”这一要求的回应,关注学生名著阅读的实际获得,难度不大。对真正热爱阅读、读有所思、思有所写、写有所达的考生来说,是一个展现自我能力的机会。考生答题时,要注意结合名著具体内容,不能笼而统之,泛化表达。考前阅读的 “果”要与现场的“思”紧密结合。

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启示:高考名著考查旨在引导考生在日常生活中把对名著的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学生注重阅读“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既能精读独立的短篇,也能科学地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不是一些细枝末节和故事梗概的简单记忆,而是要整体把握名著反映的时代风貌,广阔的社会背景,人物的人生选择、人生道路、精神追求,作品的语言风格,既要有切实感性的体验和相对清楚的理性认识,也要体会名著中内化的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将之与自我心灵相结合,以达到增强文化自信、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弘扬祖国优秀文化的使命感这一目的。

微写作

自2014年微写作出现以来,该题型在高考试卷中已有5年历史,展现了良好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今年微写作依然保持“三选一”模式,让考生有选择的自主权,也有助于考生心理平稳。心中有数,笔下不慌,体现出试题的人文关怀。

三道题均以名著阅读为载体。第一道题要求考生从《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自己获得的教益。题目把对语文基础修辞能力表达能力的考查与学生实际的阅读收获紧密结合,在具体考点上做出了新的尝试。

第二道题要求考生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可悲可叹的人物,在符合原著故事情节的前提下,简述这一形象。名著人物丰富,其中典型人物的形象也是备考关注的重要内容。考题为学生寻找到一个展开描述的点,便于考生快速建构。

第三道题,要求考生从《论语》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孔子弟子,为他写一段评论。并特别给出了颜回、曾参的例子,既勾连了教材中相关篇目,又有对《论语》一书的整体关照,把学生对经典文化的学习与自己的所思所想紧密结合。

三道试题真实还原了日常教学的情境,有亲和力,让所有考生都有话可说,学生在面对试题时甚至能找到平常学习的熟悉感,有助于其自然而然地书写出曾经的阅读体验。从表达方式上看,依然体现了对记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技巧具体运用能力的考查。其中,第一道题的120字左右的字数要求,也表明命题人充分尊重了写作内容的实际呈现,为不同选择的考生都创设了有利的写作环境。

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启示:微写作篇幅精巧,内容灵活,字数虽少,但对考生快速成文能力和文字水平的考查却丝毫不弱。虽是一道写作类题,但日常训练并不局限于一道试题。它可以体现在日常教学的各方面:观点陈述、时事点评,片段写作、文章批注、文学活动导语设计等,教师可在常态教学中创设各种语境拓展微写作训练的空间,在微中见“力”、见“细”、见“妙”,综合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与表达能力。

作文

作文依然考查了考生熟悉的两种文体:议论文和记叙文。两道题都围绕“成长”这一关键词,要求考生结合自己成长与生活的背景展开作文写作。

第①题关注到本届考生的年龄特征,他们成长的这18年,也是国家不断快速发展的18年。这一过程中的自己是如何成长的,所思所想如何?作为“新时代新青年”,考生一定有话可说。小到身边事,大到国家事;小到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变化,大到国家重器的建设,都可以引发对考生对自己的成长与祖国发展的思考,积极展现新一代青年的家国情怀。

第②题要求考生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生态环境关乎每个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未来美好生活的建设既关乎考生自身发展的前景也正是他们应有的担当和责任。考生完全可以发挥主人翁精神,放开手脚,积极创作。想得美、说得妙,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与优势。

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启示:两道作文题对日常写作训练的导向清晰明确,学生要真正认识到写作过程既要展现自己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人类未来等宏观问题的认识,也要展现个体独特的情感体验、自足的个性追求。要把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与奋进者。日常教学要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注重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言之有理有序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对现实人生的深入关注与思考,培养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中,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来源:http://www.easydail.com/3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