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asydail.com--三支一扶】

试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下面是范文网在线网http://www.01hn.com/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17潍坊高三期末考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17潍坊高三期末考试(一)

  走在入夜的镇子上,满街月光。麻石地面(印\映)着疏疏密密的树影,这是街路上最美的花纹。店家已经打烊,灯影只剩下几点,幽幽地闪在夜天。风也吹得凉,我感觉到了荒辟的气息。看得见几盏门楼下的挂灯, ,这是今夜歇宿的客栈。一夜安眠,等到晨阳从窗帘透射进来,我才睁眼。推门在廊柱前站定,从四面(合拢\合龙)来的屋檐,为天井镶了宽大的边。天井中央[ZZ1]砌出方形的浅池,几条红鳞的鱼在铺着卵石的池底悠闲地游动, 。顺着毗连的几道青色瓦脊伸出目光,迎着丛山青翠的远影,走到一片河滩。河里的粼粼流波回应着风的呼唤,河面浮荡着轻薄的晨雾,空气中充溢着湿凉的水汽,心也似乎变得温润起来。一座石桥跨在河的上面,河水复制了拱形的桥影,上下(接合\结合),恰是满月的形状,那圆影的清与静,只能是水墨画中才有的光景。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烊(yàng) 荒辟 B. 砌(qì)客栈

  C.毗(bǐ) 青翠 D. 应(yīng) 水汽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映 合龙 结合 B.映 合拢 接合

  C.印 合拢 接合 D.印 合龙 结合

  3.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暖红的光晕把黑黢黢的石阶映亮了在池面的清波上朵朵流云的倩影也花似地绽放

  B.暖红的光晕把黑黢黢的石阶映亮了朵朵流云的倩影也在池面的清波上花似地绽放

  C.黑黢黢的石阶被暖红的光晕映亮了在池面的清波上朵朵流云的倩影也花似地绽放

  D.黑黢黢的石阶被暖红的光晕映亮了朵朵流云的倩影也在池面的清波上花似地绽放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到过墨脱的人面前不要言路”,因为墨脱处处是高山、峡谷和沼泽,常发生塌方、泥石流,很多路连当地人都退避三舍。

  B.战斗在边境口岸的缉毒警察,人人练就了一双入木三分的眼睛,能够凭借一些容易被忽视的蛛丝马迹,及时发现藏匿的毒品。

  C.从偷偷摸摸拉活儿,到新规定出台,网约车合法身份的获得一波三折,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首个正式承认网约车合法的国家。

  D.目前不少中学生营养失衡,这主要与他们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一些学校里,学生以零食代替正餐蔚然成风,偏食现象突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长征沿线各地在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活动中,广大干部群众讲述长征故事,歌颂长征英雄,践行长征精神,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B.要让所有的农村孩子分享教育公平的阳光,政府就必须搭建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C.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质安全摸底工作已完成,有关部门在按照“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指导下,落实责任主体,保证用水安全。

  D.《新华字典》1953年编纂完成,历经11次修订,日前以567亿册的总发行量获得“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两项吉尼斯纪录。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下面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种境界所引者为晏殊《蝶恋花》之句,第二种境界所引者为柳永《凤栖梧》之句,第三种境界所引者为辛弃疾《青玉案》之句。若自原词观之,则晏殊的“昨夜西风”三句不过写秋日之怅望;柳永的“衣带渐宽”二句不过写别后之相思;辛弃疾的“蓦然回首”三句不过写乍见之惊喜。这些词句与所谓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其相去之远真如一处北海一处南海,大有风马牛不相及之势,而王国维先生竟比并而立说,其牵连绾合之一线只是由于联想而已。

  “联想”原为诗歌创作与欣赏中之一种普遍现象。就创作而言,所谓“比”,所谓“兴”,所谓“托喻”,所谓“象征”,其实无一不是源于联想,所以螽斯可以喻子孙之盛,关雎可以兴淑女之思,美人香草,无一不可用为寄托的象喻,大抵联想愈丰富的,境界也愈深广,创作如此,欣赏亦然。

  不过欣赏者之联想与创作者之联想又微有不同之处。创作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思想,由联想而化成为具体之意象;欣赏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作品中所表现的具体的意象,由联想而化成为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与思想。

  创作者的联想我们可以找到两个简明的例证,其一是李后主《清平乐》词中的二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其二是秦少游《减字木兰花》词中的二句,“欲见回肠,断尽熏炉小篆香”。自“离恨”到更行更远还生的“春草”,自“回肠”到熏炉断尽的“篆香”,这当然是联想。而“离恨”和“回肠”是抽象的感情,“春草”和“篆香”则是具体的意象,使读者自此具体之意象中,对抽象之感情、感觉、思想,得到鲜明生动的感受,这是创作者之能事。

  至于欣赏者的联想,则我们自《人间词话》本书中就可以另外找到两个例证,其一是评南唐中主《摊破浣溪沙》词的话,王氏云:“‘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其二是评冯延巳《鹊踏枝》词的话,王氏云:“‘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自“菡萏香销翠叶残”到“美人迟暮”;自“百草千花寒食路”到“诗人之忧世”当然也是联想,而“菡萏香销”和“百草千花”是具体的意象,“美人迟暮”之感和“诗人忧世”之心则是抽象的感情,自作品具体之意象中,感受到抽象的感情、感觉和思想,这是欣赏者之能事。

  这种由彼此之联想而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构成的相互触发,形成了一种微妙的感应,而且这种感应既不必完全相同,也不必一成不变,只要作品在读者心中唤起了一种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就已经赋予这作品以生生不已的生命了,这也就是一切艺术作品的最大意义和价值之所在。

  当然,我这样说也并不是以为欣赏单只着重联想,而便可以将作者之原意完全抹煞而不顾,我只是以为一个欣赏诗歌的人,若除了明白一首诗的辞句所能说明的有限的意义之外,便不能有什么感受和生发,那么即使他所了解的丝毫没有差误,也不过只是一个刻舟求剑的愚子而已;但反之亦然,若一个欣赏诗歌的人,但凭一己之联想,便认定作者确有如此之用心,那么即使他所联想的十分精微美妙,也不过只是盲人摸象的痴说而已。所以我以为对诗歌之欣赏实在当具备两方面的条件,其一是要由客观之理性对作品有所了解,其二是要由主观之联想对作品有所感受。

  《人间词话》三种境界之说,当然只是王国维由一己主观之联想所得的感受,但王氏的可贵之处则在他并不将一己之联想指为作者之用心,就在这一段三种境界之说的后面,王氏就曾自作说明道:“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这种态度就比专以寄托说词的清代常州诸老明达得多了。而且这种说词的方法还有一点好处,就是他能以他自己的感受给其他读者一种触发,将其他读者也带入了一个更深广的境界,虽然每个人之所得仍不必尽同,但每个人却都可以各就其不同的感受而加深加广,这种触发的提示岂不是极可贵的么?

  (节选自叶嘉莹《谈诗歌的欣赏与〈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有删减)

  6. 关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国维引用三位词人的词句喻指三种境界,是因为词人能以习见之物事现其未见之情思,联想丰富贴切。

  B.词人以“昨夜西风”等词句形象描写不同情绪;王国维又引用这些词句来描述三种境界,这是欣赏者的联想。

  C.王国维用前人词句来描述三种境界,是他在前人词句感发下而产生的联想,这种联想真切而独特。

  D.王国维三种境界的联想赋予了前人词句以更强的生命力,也带给后来的读者更为丰富的联想与感受。

  7.下列关于“创作者的联想”和“欣赏者的联想”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运用“比”“兴”“托喻”“象征”等源于联想的手法,将自己的抽象之感觉、感情、思想化为读者更易于接受的具体之意象。

  B.如果说创作者的联想是由此及彼的,那么欣赏者的联想就是由彼及此的,尽管后者与前者的过程相反,但其目的都是指向抽象的感觉、感情与思想。

  C.欣赏者的联想由创作者所描写的具体意象引发,而联想的过程与内容又能充分体现欣赏者的主观感受与思想,不再受创作者所提供的具体意象影响。

  D.两者在作者与读者间形成的微妙感应既不必完全相同,也不必一成不变,作品只要在欣赏者心中唤起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就会有强大生命力。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反映了欣赏者对同一意象的联想差异,强调了欣赏者的主观联想对作品意义的决定作用。

  B.本文采用引用、比较等论证方法,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种境界”说为例,明确了创作联想与欣赏联想的异同。

  C.真正欣赏诗歌作品的人,其针对作品的联想并非胡思乱想,而应具备两个条件:对作品真有所了解,对作品真有所感受。

  D.王国维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从前人诗词中生发出“人生境界”这一独特联想,更在于他谦逊的态度给后人树立了榜样。

  2017潍坊高三期末考试(二)

  甘文焜,字炳如,汉军正蓝旗人,善骑射,喜读书,尤慕古忠孝事。以官学生授兵部笔帖式①,累迁礼部启心郎,屡奉使称旨。康熙初,授大理寺少卿,迁顺天府府尹。崇文门榷税不平,疏劾之。廷议令兼摄,文焜曰:“言之而居之,是利之也。”固辞。六年,授直隶巡抚,奏复巡历旧制。单车按部,适保定、真定所属诸县患水灾,疏请蠲岁赋。总督白秉真以赈费浩繁,请听官民输银米,文焜斥廉俸以助。议叙,加工部侍郎。

  七年,迁云贵总督,驻贵阳。时吴三桂镇云南,欲藉边衅固兵权,诡报土番康东入寇,绐文焜移师,又阴嗾凯里②诸苗乘其后。文焜策康东无能为,凯里近肘腋,不制将滋蔓,先督兵捣其巢,斩苗酋阿戎。既平约云南会剿康东三桂虑诈泄谓康东已远遁由是益惮之。文焜巡历云、贵各府州皆遍。十年,遭母忧,上命在任守制。文焜又遣兵击杀臻剖苗酋阿福。疏乞归葬,许给假治丧。三桂请以云南巡抚兼督篆,令督标兵悉诣云南受节度,而以利啖之,冀为己用。

  十二年,文焜还本官,适撤藩议起。三桂反,杀巡抚朱国治,遣其党逼贵阳。文焜闻变,使族弟文炯赍奏入告,牒贵州提督李本深率兵盘江。本深已怀贰,先以书觇文焜意。文焜手书报之,期效张巡、南霁云誓死守,而本深不之顾。本深标兵已受三桂饵,纷溃弗听调。文焜度贵阳不可守,令妾率妇女七人自经死,独携第四子国城赴镇远,思召湖北兵扼险隘,使贼不北出。十二月朔,至镇远,守将江义已受伪命,拒弗纳。文焜渡河至吉祥寺,义遣兵围之。文焜望阙再拜,拔佩刀将自杀,国城大呼请先死,夺其刀以刎而还之,尸乃踣,血溅文焜衣。文焜曰:“是儿勇过我!”遂自杀,年四十有二。

  乱平,贵州巡抚杨雍建以文焜治绩及死事状上闻,予优恤,赠兵部尚书,谥忠果。

  (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注】①笔帖式:满语,意为办理文件、文书的人。②凯里:地名,在今贵州省。后文“臻剖”亦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车按部 按:巡视

  B.请听官民输银米 输:运送

  C.十年,遭母忧 忧:父母丧事

  D.本深已怀贰 贰:叛心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言之而居之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文焜斥廉俸以助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C.遣其党逼贵阳 其皆出于此乎

  D.夺其刀以刎而还之 拔剑切而啗之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平\约云南会剿康东三桂\虑诈泄\谓康东已远遁\由是益惮之

  B.既平\约云南会剿康东\三桂虑诈\泄谓康东已远遁\由是益惮之

  C.既平\约云南会剿康东三桂\虑诈\泄谓康东已远遁\由是益惮之

  D.既平\约云南会剿康东\三桂虑诈泄\谓康东已远遁\由是益惮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甘文焜忠于职事。屡次奉旨办事都深合皇上的旨意;升任为顺天府府尹后,曾上奏章检举崇文门商业税收不公这一事情。

  B.甘文焜运筹帷幄。面对复杂军情,甘文焜审时度势,使吴三桂的阴谋破产,打击了苗族地方武装,彻底消除了云南边患。

  C.甘文焜舍生取义。预计到贵阳防守不住,为避免被俘受辱,命令侧室等七人上吊自杀。其本人也于十二月初一自杀殉国。

  D.甘文焜显荣身后。朝廷追赠他为兵部尚书,谥“忠果”。“谥”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加给的具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2017潍坊高三期末考试(三)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令督标兵悉诣云南受节度,而以利啖之,冀为己用。(5分)

  (2)文焜手书报之,期效张巡、南霁云誓死守,而本深不之顾。(5分)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早发昌平岛①

  (唐)沈佺期

  解缆春风后,鸣榔②晓涨前。阳乌出海树,云雁下江烟。

  积气冲长岛,浮光溢大川。不能怀魏阙③,心赏独泠然。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在广西境内取道海上前往贬所途中。②鸣榔,击打船桨,指船出发。③魏阙,代指朝廷。

  (1)请简要赏析颈联中“冲”“溢”二字的妙处。(4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是如何表达的?(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与人类渺小的两句是“,

  ”。

  (2)李煜《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遥想故国、感慨物是人非的两句是 “,”。

  (3)《诗经·氓》中,“,”两句用比兴手法,借桑叶的变化来表现女主人公青春的逝去。

  五、(12分)

  16.阅读下面这段材料,简要概括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对接过程,不超过60字。(4分)

  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载人飞船经过多次变轨,到达与天宫二号相同的393公里高的轨道,并于1时11分以自主导引控制方式向天宫二号逐步靠近。对接前,载人飞船共进行了4次停泊——分别为两者相距5公里、400米、120米和30米时。在30米停靠站,载人飞船的捕获锁伸出,卡在天宫二号的卡板器里。之后,捕获锁往回慢慢收缩,将载人飞船和天宫二号拉近,当对接环完全对上时,对接环里的12把钩锁紧紧钩定在一起,完成对接。

  17.给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4分)

  玩具就是用来玩的,不走常规玩法的拆卸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①,小孩子把闹钟弄得七零八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类破坏行为虽然表面上看是损坏东西, ②对于孩子来说得到的是好奇心的满足。一个孩子如果好奇心得不到滋养, ③难以体验到探究的快乐, ④ 谈不上自觉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

  18.下图是某医院门诊儿童接种流程图,请依据本图内容,将整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简洁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4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青 檀

  李木生

  ①如果可以以树为友,那我选择青檀。

  ②在城西四公里处的青檀山上,我和青檀一见如故。山阳揽一脉幽谷,有石径相盘。循径登高,便见大大小小、姿态各异的青檀树,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杂生于山石间。

  ③青檀山,唐代时还叫云峰山,山有云峰寺,谷称云峰谷。许是辈辈百姓见江山嬗变,世事沧桑,只有青檀模样不变,习性不改,遂约定俗成,称此山为青檀山。于是,谷也呼为青檀谷,寺也喊成青檀寺了。

  ④山,以树为名,这在世上是少见的。不过青檀长得并不排场,或许还有点儿丑。不高大,不挺拔,不舒展,连枝干都是疙疙瘩瘩。丑也罢了,还不大中用,不要说做大厦栋梁,就是桌椅板凳也难成材料。尽管如此,它还是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禁不住让它的枝握我的手,让它的叶抚我的脸,让它的疙瘩敲我的骨。离开一些日子了,我还在想它,想得活灵活现,那枝还在握我的手,那叶还在抚我的脸,那疙瘩还在敲着我的骨。而且我将永远清晰地记住,最让我动心的,是它的根!

  ⑤这是怎样的根啊——在无土的地方,在岩石密不透风的专制之中,它那比树干还要粗壮的根,蜿蜒不屈,勃郁而伸,臂膀般紧抱着岩石,镇静地泛着岩石一般的青白色,裸昭于光天化日之下。在大山的深处,根与石,该有着怎样不为人知但却惊心动魄的对峙与相搏?百年,千年,只见裸昭于光天化日之下的根与石,不动声色的相摽着,相摽着,渴饮昼夜,饥餐寒暑,直摽得岩石苍老变脆,一层层风化成粉尘,直摽得青檀根干强健,一棵棵举着青春的华盖。或在峭壁间横空临世,或于巨石下腾躯昂首,青檀之根,真有着龙的神韵!看似强大的岩石,肯定蛮横地无视过它,对于青檀生的权力和生命的萌动,冷酷地压制着,无情地封杀着。没有土壤,甚至连空气、阳光都封锁殆尽,青檀的根一定遭遇过千万次窒息枯死的灾难吧?也许青檀树稍稍随和一点儿,别说媚骨,哪怕只带点儿媚态,其生活境遇也会大大改观的。

  ⑥何必和岩石较劲?瞧那攀附于岩石与大树上的藤蔓,活得多恣意。不过这山如果没有了青檀,还有什么味道?当然,挣脱了石之束缚的青檀是寂寞的,遭弃的命运又总是和痛苦相伴,但是青檀就是青檀,它只将痛苦酿成反叛的力量,将灾难踏成前行的路阶,以根为矛、为刀、为剑、为鞭,拱起岩石,劈开岩石,顶裂岩石,刺穿岩石,直至沐浴在雨水与阳光里,为世上树立起一株又一株独立的青檀、自由的青檀。长得丑,不成材料,不被识、不被知是自然的,可是挨近它,我却被一种自在超然陶醉。随波逐流的灵魂,是不能俯察古今、咀嚼人世、享受生命的。有它百年千年和岩石相搏后所获得的解放,那曲折疙瘩的根干里,怎能不翻卷起黄河一般的思想与激情呢?细细地谛听风中的青檀,它的每一片叶子,似乎都在啁啾着欢乐。

  ⑦听说,青檀树还出一种制造中国宣纸必备的原料,莫非它那疙疙瘩瘩的体内,正郁积着锦绣文章?记得离开青檀山老远了,我还回头再回头,看一眼再看一眼啁啾着欢乐的青檀。就是青檀生长的这块土地,曾经出过自荐用世的毛遂和视毛遂为上客的平原君,出过连鸡鸣狗盗之徒也被列为宾客的孟尝君,出过帮助汉高祖制定出完整的朝仪、令对知识分子轻蔑有加的刘邦高兴忘形高呼“吾乃今日方知皇帝之贵也”、从而得到重用的叔孙通,出过明朝名臣廉臣贾三近。这些当然都是这块土地上的先贤了。那么青檀呢?已经寂寞了无数个世纪的青檀,也许还要寂寞下去,因为青檀是属于另外一类,中国稀有的一类。它已经超出了传统观念的真假善恶美丑,甚至还超出了传统的出世入世,没有功利,绝不依附,只将一个欢乐的锦绣的生命生长着。

  ⑧听当地的老百姓讲,青檀木特别硬,连锯都锯不动它。看来,比石还硬的青檀是不会腐朽的了。但愿青檀们兴旺起来,那样世界就热闹有趣了。

  (选自《经典美文》2016.08,有删节)

  19.赏析下列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1)让它的枝握我的手,让它的叶抚我的脸,让它的疙瘩敲我的骨。(2分)

  (2)瞧那攀附于岩石与大树上的藤蔓,活得多恣意。(2分)

  20.文章在第⑥段中,为什么一方面说“青檀是寂寞的”,另一方面又说“它的每一片叶子,似乎都在啁啾着欢乐”?(4分)

  21.文章第⑦段列举毛遂、平原君、叔孙通等历史人物的用意是什么?(4分)

  22.文章最后一段内容含意丰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南锣鼓巷以保存完好的胡同、四合院以及闲适优雅的老北京生活而闻名。后来这里成了景区,成群的游人来了,狭窄的胡同转个身都困难。有的游客乱扔垃圾;有的游客随意乱闯,擅入民宅……闲适与优雅荡然无存,老北京味道也变成了人挤人的汗味儿。面对此境况,居民们深感困惑,他们经过思考,一致同意宁可不要丰厚的旅游收入,也要恢复老街往日的宁静。近日,北京南锣鼓巷主动申请取消国家3A级景区资质。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高三语文答案第页(共4页)高三语文答案第页(共4页)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6.11

  一、(15分,每小题3分)

  1.B(A.荒僻 C.毗pí D.应yìng)

  2.C(映:因光线照射而显出物体的形象。印:指文字或图画等留在纸上或器物上。此处运用比拟,生动写出月光下树影之美,呼应后文“最美的花纹”。合龙:修筑堤坝或桥梁等从两段施工,最后在中间合起。合拢:合到一起,闭合。接合:连接使合在一起,多用于具体事物。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的联系,多用于抽象事物)

  3.B(“暖红的光晕”承接前文“挂灯”,做后面句子的主语。排除C、D两项。后文句式要与前文“几条红鳞的鱼贴着铺着卵石的池底悠闲地游动”基本一致,排除A项,故选B项)

  4.C(A.退避三舍:泛指对人让步,不与相争。B.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形容见解、议论深刻。D.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褒义词)

  5.B(A.“长征沿线各地在……中”成分残缺;C.“在按照……的原则指导下”句式杂糅;D.“获得……纪录”动宾搭配不当)

  二、(9分,每小题3分)

  6.A(“是因为词人能以习见之物事现其未见之情思,联想丰富贴切”错)

  7.C(“不再受创作者所提供的具体意象影响”错)

  8.C(A.“决定作用”错;B.“明确了创作联想与欣赏联想的异同”错;D.“谦逊的态度给后人树立了榜样”皆错)

  三、(12分,每小题3分)

  9.B(输,捐献)

  10.D(连词,表承接。A.代词,代指“崇文门榷税”这件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介词,表目的,“来,用来”\介词,因;C.代词,代指吴三桂\语气副词,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大概”)11.D

  12.B(“彻底消除了云南边患”错误)

  四、(24分)

  13.(1)(吴三桂)命令治下的士兵都到云南接受指挥调度,然后用好处收买他们,希望(他们)能够被自己利用。(“诣”“节度”“啖”“冀”各1分,“为己用”被动句式1分)

  (2)甘文焜亲自写信回复他,希望他能仿效张巡、南霁云誓死坚守,然而李本深不理睬他。(“手书”“报”“效”各1分,“不之顾”宾语前置句式1分,大意通顺1分)

  14.(1)“冲”字写出了长岛上雾气蒸腾、直冲云霄的气势,(1分)“溢”字写出了水面上波光粼粼、水天相接的阔大场景。(1分)“冲”“溢”二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景象的宏大与壮阔。(2分)

  (2)①二三两联通过写海景之壮美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②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自己虽然被贬但依然心怀朝廷的忠君爱国之情;③乐景衬哀情,表达了自己被贬的痛楚之情。(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5.(1)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2)雕阑(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3)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五、(12分)

  16.载人飞船多次变轨后,在同一轨道上逐步靠近天宫二号;经过4次停泊,借助捕获锁和天宫二号拉近,钩锁锁定,完成对接。(“多次变轨”“同一轨道”“逐步靠近”“4次停泊”“捕获锁”“钩锁锁定”答出其中4个、语意连贯得满分)

  17.(1)因此(所以) (2)但(可是,其实) (3)就 (4)更(也) (每空1分)

  18.来接种的儿童,需先进行登记,接受预检。(1分)健康状况不适宜接种者,预约下次接种时间,然后离开医院。(1分)合格者录入本次接种信息,同时预约下次接种时间;(1分)接种疫苗后,留看30分钟,离开医院。(1分)

  六、(18分)

  19.①拟人,连用“握”“抚”“敲”几个动词,将青檀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对青檀的喜爱之深。(2分。答排比及其作用亦可)

  ②运用“瞧”“多恣意”等带有调侃语气的词语,嘲讽了藤蔓的攀附之态,反衬了青檀精神的可贵。(2分。意思对即可)

  20.青檀长得丑,不成材料,不被识,不被知(遭弃);特行独立,不随波逐流。因此说“青檀是寂寞的”。(2分)青檀与岩石相搏胜利后获得了自由和解放,有了超然之气,所以作者感到 “它的每一片叶子,似乎都在啁啾着欢乐”。(2分)(意思对即可)

  21.①用这些历史上著名人物的追求功利反衬青檀的寂寞坚守和超然欢乐;(2分)②由物及人,说明生活中拥有青檀精神的人太少了,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深刻,主题升华。(2分)(意思对即可)

  22.作者写青檀之硬,实际上写的是青檀不媚俗、不丧失个性的顽强坚韧的品格;(2分)作者认为这种精神是不会腐朽的,将会永远留存;(2分)认为这种精神的存在会使我们的世界更加多姿多彩,充满活力,作者呼唤、向往和追求这种精神。(2分)(意思对即可)

  七、(60分)

  23.建议参照2016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以43分为基准分评分。

  参考译文:

  甘文焜,字炳如,汉军正蓝旗人,善于骑射,喜好读书,特别仰慕古代忠孝之事。初以官学生身份被授予兵部笔帖式。后多次升迁至礼部启心郎,屡次奉旨办事深称旨意。康熙初年,授任大理寺少卿,后升任为顺天府府尹。崇文门商业税收不公平,(甘文焜)上疏弹劾。朝廷议定让甘文焜兼管这件事,甘文焜说:“我自己检举这件事而又接管这件事,这是给自己谋好处。”坚决拒绝。康熙六年,他担任直隶巡抚,上奏请求恢复巡历的旧制。甘文焜单人乘着一辆马车巡视属地,恰逢保定、真定等所属诸县遭遇水灾,就上疏请求减免岁赋。总督白秉真认为赈灾的费用复杂巨大,请求任凭官府百姓捐献银钱粮米(来赈灾),甘文焜也拿出自己微薄的俸禄救助百姓。朝廷对其优良治绩加以奖励,任命他为工部侍郎。

  康熙七年,甘文焜升任云贵总督,驻镇贵阳。当时吴三桂镇守云南,意欲凭借边境上的争端巩固自己的兵权,谎报吐蕃康东入侵进犯,想欺骗甘文焜转移军队,又暗地里唆使凯里的各苗族武装趁机从后面袭击。甘文焜已经预测到康东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凯里却近在肘腋,不将其制服的话祸患将会滋长扩大,就先指挥部队捣毁了凯里苗族的老巢,斩杀了苗族首领阿戎。平定了祸乱之后,与云南的军队约定会合讨伐康东。吴三桂害怕诈谋泄露,只好说康东已经远逃,从此更加畏惧他。甘文焜巡行视察遍了云南、贵州的各个府州。康熙十年,母亲去世,朝廷命令他在任上为其母守孝。甘文焜又派兵攻击斩杀了臻剖的苗族首领阿福。上书请求回去为母下葬,朝廷准予休假,回家治理丧事。吴三桂(趁机)请求以云南巡抚的身份兼任都督,(吴三桂)命令治下的士兵都到云南接受指挥调度,然后用好处收买他们,希望(他们)能够被自己利用。

  康熙十二年,甘文焜官复原职,恰逢撤藩争议蜂起。吴三桂造反,杀害了巡抚朱国治,派遣他的同党直逼贵阳。甘文焜听闻叛变,派他的族弟甘文炯持奏书入京急报,又通牒命令提督李本深率兵扼守盘江。李本深已怀叛变之心,先用书信窥探甘文焜的本意。甘文焜亲自写信回复他,希望他能仿效张巡、南霁云誓死坚守,然而李本深不理睬他。李本深的军队已经收到了吴三桂的好处,纷纷溃乱不听从调度。甘文焜预计贵阳防守不住,(为不使家室遭受污辱)就命令侧室率领妇仆女儿七人上吊自杀,自己带着四子甘国城奔赴镇远,想召集湖北的军队扼守险要关隘,使叛贼不能向北进兵。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初一,甘文焜到达镇远,当时的守将江义已归降吴三桂,拒绝并不接纳他。甘文焜渡河来到吉祥寺,江义派兵将吉祥寺团团围住。甘文焜朝京城方向拜了两拜,拔出佩刀想要自杀,四子甘国城大喊请求先死,夺下甘文焜的佩刀先自刎然后还给甘文焜,尸体才仆倒在地,鲜血溅到甘文焜的衣服上。甘文焜说:“这个孩子比我勇敢!”接着就自杀而死,时年四十二岁。

  叛乱平定,贵州巡抚杨雍建将甘文焜的为政成绩和为国而死的情状上报朝廷,朝廷准予从优抚恤,追赠甘文焜为兵部尚书,谥号“忠果”。

本文来源:http://www.easydail.com/29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