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asydail.com--高考时间】

  《病隙碎笔》读后感

  (一)苦难

  最近一年时间,身体始终处于虚弱状态,虽没有大病,但,偶尔会出现的晕倒,感冒,疲惫,让我离疾病比以往近了一步,因此对疾病的体会比以往更深。面对未知疾病的恐惧远远大于已经疾病的困扰,身体的不适,让精神也无法振作,常常处于嗜睡状态。读了史铁生先生的《病隙碎笔》后,虽不能完全理解他所说的全部意义,但,对某些心绪的不安却随着读完这本书而渐渐消弱,学会了不怕,接受,振作。

  史铁生先生在书中说: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这游历当然有风险,但,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吗?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些准备,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自觉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败都有一份光荣,生病却始终不便夸耀。不过,但凡游历,总有报酬;异地他乡,增长见识,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险阻,锤炼意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得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七扭八歪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了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我顿悟,生病和没病都是生命的馈赠,没有病固然好,但,万一生病,也不用惧怕,它原本就是生活的一种,逃避不掉,唯有接受才能让它变得简单,就像接受一个新鲜的事物时,才能消除你对它的好奇以及内心的猜测。无论怎么懂养生,无论做好了多少的防范工作,都不能阻挡住它的突然袭击,更何况年轻的我们又懂得多少防护措施呢?我们本是从无知中来,既然来自无知,所有的一切对我们而言都是未知,有的父母可能已经传授给我们,但,更多的需要我们自己去经历,所以唯有对将要面临的未知苦难充满信心,不放弃希望,我们才会从容,才会冷静,才会相信一切都会变的越来越好。正如书中所说:生而为人,终难免苦弱无助,你便是多么英勇无敌,多么厚学博文,多么风流倜傥,世界还是要以其巨大的神秘置你于无知无能的地位。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这是信心的原则,不可稍有更动。倘其预设下丝毫福乐,信心便容易蜕变为谋略,难免与行贿同流。甚至光荣,也可能腐蚀信心。所以,人是逃不掉苦难的。不论是健全所带来的苦难,还是残疾所带来的苦难,不论是精神所带来的苦难,还是心理所承受的苦难。但,无论面对怎样未知的苦难,都不能放弃希望,更不能丧失感受爱和去爱的能力。

  (二)心流

  在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圣经》中法利赛抓来一个行淫的妇女,认为按照摩西的法律应该用石头砸死她,他们等待耶稣的决定。耶稣先是在地上写下一行字,众人追问那字的意思,耶稣于是站起来说,你们中谁没有犯过罪,就用石头去砸死她吧。耶稣说完又在地上写字。那些人听罢纷纷离去。众人走后,耶稣问那妇女:没有人留下定你的罪吗?答:没有。耶稣说:那我也不定你的罪了,只是你以后不要再犯。

  史铁生先生在这个故事的结尾,写了这样一段话:有意思的是,当众人要耶稣做决定时,耶稣为什么在地上写字?为什么耶稣说完那些话,又在地上写字?我一直想不透。他是说“字写的是法律与心做的忏悔不能同日而语”吗?他是说“字写的简单与心写的复杂不可等量齐观”吗?他是说“字写的言语有可能变成人对人的强暴,唯对万千心流深入体会才是爱的祈祷”吗?

  看到这里的时候,触发了我的一些思考,让我有了一些感悟。生活中总是会有那么一些人,我们总是看不惯Ta们的一些做法,觉得Ta们违背了一些道德,违背了一些原则,所以更多的时候,对于这样的人,我们都是想避而远之,而且会为我们的避而远之找到一个充分的理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看完这个故事后,我在书的一边写下了这样的体会:耶稣都能不给这个被大众所唾弃的妇女定罪,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给我们(看不惯的人)一个冷冷的背影呢?难道我们自身都是好的吗?其实,Ta们的一些做法,往小了说,只是违背了大家普遍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已,但,并没有违背Ta们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啊,且,我不是Ta,我没有过Ta从小到大的经历,我们此刻是相遇的,但,在这之前,我们的教育经历,我们的家庭背景,我们的生活环境,以及我们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都是不同的,所以,又怎么能够要求Ta一定要符合大众的评判标准呢?尽管Ta也是普通的一个人,但Ta终究不是我自己。我在想,如果我经历了Ta所经历的一切,我还会不会发出这样的看法:Ta怎么这样呢?真是想不明白啊!我在想,如果我就是Ta,我会不会和Ta做一样的事情,我会不会和Ta拥有一样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喜欢史铁生先生发出的最后一个提问:字写的言语有可能变成人对人的强暴,唯对万千心流深入体会才是爱的祈祷?

  如果,我不能完全体会Ta的心流,那么,我想我也不应该给Ta一个冷的背影,也许不能理解,不能体会,但,仍然可以平常心对待。

  (三)爱愿

  史铁生先生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双肾功能已经衰竭,只能依靠血液透析存活,三天透析一次,只有第二天能强忍着痛楚与疲惫动笔,写成了这部200千字的书。

  我看过尿毒症患者,听过他对透析的描述:把一根很粗很粗的针头扎进你的血管里,然后,把你身体里的血在机器里流通一遍,算是进行了清洗,然后再回到你的身体里。

  我也看过他的胳膊,不再是一个平面,就像在平坦中搭建了一个个小山堆,他已枯瘦如柴。但,他的精神还不错,仿佛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病痛的生活。后来,就再也没见过他了,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虽然,我不知道,史铁生先生是否和他经历了同样的疼痛,甚至比他痛苦一千倍一万倍,但,我知道,他一定是乐观的,他的心态是阳光的,他的心里一定有着真挚的爱愿和强大的力量。否则他不会写下这本@病隙碎笔,让我们看到它的人,从中找到关于疾病,关于心流,关于记忆,关于写作,关于爱愿,关于人生的意义。

  史铁生先生在书里说:人以一个孤独的音符处于一部浩瀚的音乐中,难免恐惧。这恐惧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心愿,却不知道别人的心愿;他知道自己复杂的处境与别人相关,却不知道别人对这样复杂的相关取何种态度;他知道自己期待着别人,却没有把握别人是否对他也有着同样的期待。这恐迫使他把自己藏起来,藏到甚至连自己也看不到地方去。这,其实不过是一种防御。人,都在一个孤独的位置上期待着别人,都在以一个孤独的音符而追随那浩瀚的音乐,以期生命不再孤独,不再恐惧,由爱的途径重归灵魂的伊甸园。

  每当走路时,看到一对老夫妻相互搀扶,有说有笑的慢慢走的时候,我都会放慢脚步,缓缓的跟在Ta们后面,或者停下脚步,看Ta们渐渐远去的背影,平平凡凡,但,却透露着深深的爱愿。在黎明与黑夜每天的更换中,我陪你,从青葱岁月到迟暮白头,你陪我,看岁月在脸上刻下的痕迹。一个孤独的音符追随着另一个音符,然后奏出了属于自己的乐章。

  我始终相信,我们都是幸福的,且幸运的。无论什么时候,总是会有这样一个环境,让我们可以不设防,让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在那个由深深的爱愿所凝聚起来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心灵赖以生存的地方。我想,这就是爱愿所带来的力量吧。它可以让恐惧消失,可以让误解消除,可以让仇恨化解,可以让悲伤慢慢平息。它陪伴着我们长大,让我们变的温暖。它给我们能量,让我们在失去后,更加懂得珍惜。未来的我们还要面临更多更艰难的事情,但,我想,只要不放弃自己,孝敬父母,善待他人,懂得珍惜,永远的心存爱愿,就会把一切困难的事情扛过去。我们这个小小的音符,就会在人生这部浩瀚的音乐中找到自己的意义。

本文来源:http://www.easydail.com/23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