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asydail.com--一级建造师考试】

泥鳅(学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属鳅科。形体小,细长,只有三、四寸。且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在中国分布各地。南方分布较多,北方不常见。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可食用、入药。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生活在湖池,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它和其它的鱼不相同,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是一种特殊的鳅类。下面是www.01hn.com范文网小编整理的cctv7泥鳅苗孵化,供大家参考!

  cctv7泥鳅苗孵化

  cctv7泥鳅苗孵化一

  小伙子,这里面养的是什么呀?

  全是种鳅

  这总共有多少啊?

  一共有300多口网箱,这一个网箱里面有30多斤种鳅。

  (主持人)刚才看到的那位小伙子叫唐思军,是搞泥鳅繁育的。在前不久的节目中,我们曾介绍过他给泥鳅催产的事儿。今天要说的是他帮泥鳅孵化的事儿。给泥鳅催产、帮泥鳅孵化是人工繁育泥鳅过程中最关键的两步。第一步就是通过注射催产激素,让性发育到一定成度的泥鳅,集中在同一段时间内产卵,可这产下来的卵得怎么才能把它们集中起来,孵化出更多的小泥鳅呢?这里面的门道就多了。

  要想掌握人工孵化泥鳅的门道,就得先了解泥鳅在自然环境下是怎么孵化的。

  这泥鳅也是鱼,所以它和普通鱼类一样属于卵生,雌雄亲鱼排卵、排精是在水中同步进行的。在繁殖的季节,也就是4—9月份的时候,成熟的泥鳅,会将自己的卵产在水草上面进行孵化。

  四川省简阳市东溪镇 泥鳅养殖户 唐思军:

  (采访)泥鳅的卵它是一种沉性卵粒,产了之后沉在水底,而且它具有一种微微的很弱的粘性。

  专业的说,泥鳅的卵属于微粘性的沉性卵。这种卵的特性就是卵膜微微有一些粘性,遇水会粘附在水草、木桩或岩石等附着物上,所以在自然环境下泥鳅会选择水草当鱼巢来孵化自己的宝宝。但是由于卵粒的粘附性不大,附着力不强,所以一有风吹草动,卵粒很容易从附着物上脱掉落到水底。 这些是放大后的是泥鳅卵,它们实际的直径只有0.8毫米左右,像这种就属于受精卵,几乎完全透明,在22—26度的水温中,只需要30多个小时,它们就会变成小泥鳅苗,但是它们要在3天以后才能游动,这就是泥鳅自然孵化的特性。

  可是在自然环境中,因为受到天气、水温、天敌等外在因素的干扰,泥鳅的自然孵化率是非常低的,只有20%--30%。 而人工繁育就不同了。

  (采访)小唐:像现在的话,我们的孵化率在80%到90%,那么成活率就是在80%以上。

  泥鳅卵的孵化率达到了80—90%,这可是小唐摸索了两年多得到的成果。因为泥鳅的人工繁育是近两年才开始,没有太多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作为初养者的小唐来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就拿收集卵粒来说吧,他就走了不少弯路。

  (采访)小唐:最初采用的一个方式就是,在小池里面放上一部分干净的水草,让种鳅把卵粒产在水草上,那么产了之后,我们再到其它小池里面去孵化。

  在自然环境里,泥鳅习惯把水草当成鱼巢,所以仿自然人工人工繁殖的时候就得给它们提供这种条件。 小唐用的是消毒之后的水葫芦,水葫芦的根须比较多, 当种鳅们在上面产卵受精的时候,卵粒可以比较集中的错落分布在根须上。这样人工收集卵粒就比较方便了。但是这些收集起来的卵粒,必须移到另外的池子里单独孵化,这是一种常见的仿自然人工孵化方式。可实际操作之后,小唐发现这种方法并不理想。

  (采访)小唐:卵粒和种鳅在一起的时候,难免会把卵粒损失掉,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碰坏卵粒这种情况。

  要解释这个问题得先说说泥鳅的产卵特性。 泥鳅属于多次产卵类型的的鱼类。在一个产卵期每尾雌泥鳅可以产3000-5000粒卵。但是这些卵要分10几次产出,一般来说每次产200—300粒卵,可这一棵水葫芦最多能收集300—400粒卵。这就意味着,泥鳅产卵期间,工作人员得仔细观察,一旦发现鱼巢附着的卵比较多的时侯,就得及时更换新的鱼巢继续收卵。如此一来很多卵 粒就会从水草上滑落到池底,对于掉到池底的卵来说成活率是很低的。

  (采访)小唐:这个水草在操作过程中要掉下一部分根须,那么这个根须掉到水里面之后,卵粒就出现死亡就污染水质,泥鳅对水的要求不是非常严格,但是小苗在孵化的过程中呢,对这个水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在自然环境中,泥鳅喜欢生活在稻田、湖泊、池塘等潜水水域中,只要水质肥沃,没有污染,就能满足他们生存的需求, 可是这些卵也就是它们的孩子不行,娇气的很,对水质要求很高。

  (采访)小唐:要求是清水而且没有其它的异味,水质要求要高一点。

  就是说水体的透明度要高,像井水、自来水、地下水都可以用来孵化卵粒,但ph值应在6、5-7,水体中不能有污染物。 可话又说回来,这些知识小唐都懂,为了不让水质有污染,这孵化池使用之前,他都会用  进行消毒,用来收集卵粒的这些水葫芦也都是消毒之后再使用,为什么它们的根须掉到池底还会污染水源,造成卵粒的死亡呢?

  (采访)小唐:因为卵粒要出小苗的时候,有一个微弱的力,会动,那么这个时候根须和卵粒搅在一起,卵粒动不了,最终导致那个小苗出不来 。

  这是正在孵化的卵粒,里面的鳅苗要想破膜而出,就得运动,但是这个运动的力量很弱, 在这个时候一旦有污染物覆盖到它们的身上就会成为障碍物, 让它们失去运动的自由,后果就是导致卵粒死亡并污染水体,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全军覆没。 所以这些掉下来的根须对于孵化期间的卵粒来说是很大的隐患。为了免除这些隐患,小唐干脆换了个方法。

  (采访)小唐:后面呢我们就把这个草撤去了,没有用草,直接让泥鳅在池底产卵,这样平铺在池底充氧孵化。

  就是说,不用水草收集卵了,让种鳅直接把卵产在池子里面,等产卵完毕 ,把种鳅收走,让卵粒就呆在原来的池子里进行孵化。这样就解决了水草压迫卵粒从而污染水源的问题。此外,为了给种鳅和它们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孵化条件,小唐还把孵化池改建到了大棚里 。小唐了解到,这种孵化方式简单好操作,鳅苗的孵化率也比较高,所以小唐的信心很大,可是初次尝试的结果并不如意。

  (采访)小唐:开始看着产的卵粒比较多,后来看就不是很多,就比较少了。

  这种现象曾让小唐感到奇怪。明明看见泥鳅产了很多卵,可最后把种鳅捞出来,一合计,卵的数量并不多! 为了搞清事实,他在玻璃缸里搞了一次试验,在观察中,他发现了卵粒丢失的真相。

  (采访)小唐:种鳅它把卵粒给吞吃了。 就是种鳅产卵有早晚,时间上有一个差异,有的早产有的晚产,早产的种鳅产完之后,那么它在这个池子里面会吞食卵粒。

  (主持人)原来丢失的卵粒被种鳅给吞吃了!其实这不难理解, 你想啊,泥鳅在产卵过程中运动量是非常大的,消耗了大量的能量, 一旦生产完毕肯定是饥肠辘辘、饥不择食。但由于种鳅们的生产速度不一样,有快有慢,所以小唐很难及时的把早产的种鳅给捞出来,那么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采访)小唐:就设计了一个小网在水里面,就是加了一个小网。

  小唐的方法很简单,但是很实用。 你瞧,用网布把做隔断,种鳅们在可以在网布上面交配、产卵,卵粒可以通过网孔落入池底 。

  (采访)小唐:这个网布网孔选择8—9目的, 那么泥鳅跑不掉,卵粒又可以很轻松掉到池底去。而且边上的网必须要高于水面,不能让种泥鳅掉到 掉到网的下面去了。

  就是说,用网布做隔离的时候,网布的两边要高于池水并拉紧,这样就彻底解决了种鳅偷吃卵粒的问题。不过按下葫芦起来瓢,另外一个问题的出现又把小唐给难为住了。

  (采访)小唐:卵粒产的特别多,但孵出的小苗一个都没有,就是水质恶化了 。

  为什么水质会恶化呢? 小唐开始了排查工作 。首先他想到的是不是水源有问题,可这孵化用水他用的是井水,不含泥沙、没有污染,透明度也很高,不应该有问题。那是不是水的温度有问题呢?

  泥鳅属于温水性的底层鱼类。生长的水温范围是10—30度。可是要孵化宝宝的话这水的温度就得严格要求,如果水温高于三十度或低于20度的话,都会造成一些卵粒的死亡 。

  (采访)小唐:但是我们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孵化温度一般都是在20—26度这个范围。

  也就是说水温没有问题。小唐说为了控制好孵化水的温度,他特别注意。夏季温度高,而他又是在大棚里搞孵化,所以为了降温,每天早晚他都按时通风1个小时, 大棚的外面和里面以及孵化池上面都加了遮阳网,一来泥鳅怕光,二来可以避免水的温度过高,可就是这么小心,卵粒还是没活,问题出在哪里呢?通过咨询,小唐明白了问题所在。

  (采访)小唐:原因就是投放种鳅的密度过多。

  小唐设计的孵化池是2米乘4米的,那么他投放了多少种鳅在里面呢?

  (采访)小唐:大概在500条种鳅。

  种鳅交配的雌雄比例是1:2,也就是说500条种鳅里面有近170条雌鳅。我们可以来算一笔帐,一条雌鳅的产卵量是3000---5000粒,如果按每条平均4000粒卵来算的话里,就有68万多粒卵集中在8平方米的空间里,如此一来,很容易在池底形成堆积。

  (采访)小唐:造成下面的受精卵无法孵出小苗,然后造成水质恶化,水坏了之后造成全部死掉。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得减少投放密度。小唐咨询之后了解到,种鳅的投放密度应该控制在每平方米40条左右。像他这种8平方米的孵化池,种鳅的投放密度应该在300—350条。

  (采访)小唐:然后在卵粒堆积的情况用手轻轻的煽动水,把卵粒堆积的让它平平的铺在池底,那么这样就不存在说有的卵粒被压死这种情况。

  (主持人)小唐年龄不大,但是好钻研,爱琢磨。他发现,卵粒在孵化过程中之所以会死亡,除了密度太大,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水体中的溶解氧不足。这溶解氧是怎么回事呢,我简单的解释一下。 我们人啊,是通过空气来呼吸氧气的,但鱼在水里,只有当氧气溶解在水里的时候,它们才能吸收。可是氧气从空气到水的速度是很慢的,怎么办呢?就通过增氧机给它们帮忙。

  一般来说,为了保证水体中能有充足的溶解氧,种鳅进产房的时候就应该把增氧机打开,可小唐偏偏没这么做,

  (采访)小唐:最初是在产卵完了之后,我们把种鳅捞起来再给卵粒加氧。

  小唐说,他之所以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采访)小唐:这个泥鳅,它有肠呼吸也有腮呼吸,那么它在溶解氧不足的情况下它也能生存。

  小唐知道,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非同一般。因为它们的呼吸方式与众不同。泥鳅属于鱼类,很多鱼只有一种呼吸方式,就是用腮进行呼吸,可泥鳅有三种呼吸方式:腮呼吸、肠呼吸、和皮肤呼吸。

  (采访)小唐:泥鳅一般在小苗的时候,它是一个腮呼吸。那么在三厘米过后呢基本上就实现一个肠呼吸结合腮呼吸。

  肠呼吸是泥鳅特有的呼吸方式,一旦水中溶氧不足的时候,它们就会浮出水面,吞咽空气,在肠内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将废气从肛门排出。泥鳅喜欢生活在溶解氧高的水体中,但是在溶解氧缺乏, 甚至是没有水的情况下,cn它们也能存活。 这个时候它们会用皮肤进行呼吸。泥鳅的皮肤上布满了微血管,能进行气体交换,

  (采访)小唐:一般像六厘米以上泥鳅,在保持身体湿润的情况下, 离水四个小时它能生存 。那么就有这一方面的影响嘛,就没有给种鳅增氧。

  其实小唐是觉得,在泥鳅产卵期间不给它们增氧可以省点电,可没想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对于这些成年的泥鳅来说,只要有水,这溶解氧多点少点,短时间内是不会影响存活,可是它们的孩子只有一种呼吸方式,一旦溶解氧缺乏很快就会死亡。虽然小唐在种鳅产卵结束后及时的把增氧器打开了,但是对于早出生的泥鳅卵来说还是太晚了。因为种鳅从第一次产卵到最后一次产卵完毕,中间要隔10个小时左右呢,这就意味着,第一批产下来的卵粒吸收不到足够的氧气,因为它们的父母正在繁衍后代呢, 需要大量的溶解氧。和父母亲争夺有限的氧气,它们哪是对手?所以为了提高存活率,增氧应该及早不及晚啊。

  (采访)小唐:现在我们全部是把种鳅放下去,然后就开启增氧机给它增氧。

  俗话说:一朝怕蛇咬,十年怕井绳啊。为了保证溶解氧的充足,这增氧机小唐是轻易不敢关了。从种鳅进产房,到孵出的小苗能吃食了,这增氧机他都开着。 可是不久他就注意到,有一些刚刚开口吃食的小苗行为很奇怪。

  (采访)小唐:它漂浮于水里面,就是它的肚子朝上沉不下去。当小苗受到惊动的情况下,它就立即往下面游,拼命的往下面游但是游了一段时间之后,它自然而然的往上浮,就漂浮在水面,始终是沉不下去的,但是它游动能力还是有。

  会游泳,但是游不到水底,只能浮在水面。通过放大镜头还会发现,这种小苗的体内有一个气泡,而正常的小苗是没有的。 其实这是一种病,就叫气泡病。通过查询,小唐找到了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

  (采访)小唐:一个就是溶氧过足,那么都容易造成小苗染上气泡病。水中溶氧过足之后呢这个水中池底、池壁它有一些小小的气泡,那么小苗它把气泡误以为是食物,然后它吞食之后造成它的腹中有一个泡鼓起来了。那么另外一种情况就是, 它的溶氧比较缺,溶氧不足的情况下,小苗呼吸比较困难,它会在水面呼吸空气,有可能吞食空气,那么也是一样的沉不下去, 时间过久,那么也会造成死亡。

  原来溶氧太多太少对于鳅苗来说都有危害,可如何才能控制好水体的溶氧量呢?小唐说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观察鳅苗的活动情况。

  (采访)小唐:如果说这个鱼出现缺氧的情况下呢,它就不会在水底,它会从水底慢慢的游到水面,那么就是在溶氧充足的情况下,这个小苗它是大部分在池底,而不会出现在水的中层和池壁上的。

  就是说要根据鳅鱼苗的状态,采取间歇式的加氧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控制好鳅鱼所需要的溶解氧,可太费神费时,有没有即省心又省力的方法呢?

  (采访)小唐:可以引用了一种延时控制器,定时开机、定时关机。

  这种延时控制器可是小唐自己设计的,最大的好处就是你设定好时间之后,它可以让增氧机定时开、定时关。

  (采访)小唐:这种延时控制器呢我们就是采用在冰箱上的延时控制器来用的。通过冰箱延时器接入增氧机,把电流从延时器出来控制增氧机的开关。延时控制器也是比较普遍的,一般的就是家电维修或者卖电器的都有延时控制器卖。

  一般来说,只要控制好溶解氧,就能杜绝种气泡病的发生。当然,对于已经发现生了气泡病的,必须及早治疗,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食盐。

  (采访)小唐:食盐兑上水全区泼洒,就是一方水配一百克盐这个浓度,那么通过一个渗透作用,让它把这个气泡排出体外,缓解气泡。小苗肚中没有气泡之后呢,它自然而然就沉到水里去了。

  (主持人)由此看来啊,搞什么养殖都没那么简单,不仅要学会用科学道理,还要全面掌握科学技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肯定是要走弯路的。希望小唐的养殖经历和养殖经验能带给您启发。

  cctv7泥鳅苗孵化二

  【导读】:同样的养殖方法,为什么张东亮的泥鳅苗神秘失踪?

  采访:“泥鳅不见了”。

  池中的青苔为什么成为泥鳅苗的致命杀手?

  采访:“如果一进去,就要造成它的死亡出不来。”

  看似平静的池塘里,还潜伏着怎样的杀机?

  张东亮是如何让泥鳅苗活下来的?

  细微变通出妙招

  【主持人】:您好,欢迎收看《科技苑》。在浙江省东阳市的积塘湖村,有一位叫张东亮的泥鳅养殖户,他以前养的是商品泥鳅,效益一直不错。可就在2010年,他却放弃原本红火的商品泥鳅生意,改养泥鳅苗,他的这个举动,让全家人的心都悬了起来。

  【解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张东亮和他的父亲,回想起张东亮当年的这个举动,他的父亲还是有些后怕。

  【采访】:

  张东亮的父亲:因为这个东西搞失败的话,麻烦了,搞得我睡觉睡不好 吃饭也吃不香。

  【解说】:家人的担心并不是没有根据的。泥鳅苗养殖,是从鳅苗孵化开始,一直养到30天以后,长到4厘米左右,才能出售做商品泥鳅养殖,这期间的管理,都是精细活儿,搞不好,就是个赔钱的买卖。

  当时的市场行情,养殖商品泥鳅更容易赚到钱,因为管理上比较省事儿,而且成活率高。鳅苗养殖就不那么简单了。

  【采访】张东亮:家里的人很担心 ,觉得这个技术难关各方面可能过不去 ,比较担心。

  【解说】:规模培育泥鳅苗到底有多难,很多业内人士对此都深有体会。

  【采访】张海琪:最关键的难点 ,在于它的苗期三厘米到五厘米这个阶段 ,死亡率很高,往往都很难实现那个批量化生产。

  【解说】:所以,对于鳅苗养殖户来说,规模化养殖技术真是一道难迈的槛儿。

  【采访】胡新民:在我们东阳市,人工繁殖,规模化繁殖基地不是很多,也只有两家。

  【解说】:人工养殖鳅苗不但难,而且风险大,在别人看来,张东亮是在自讨苦吃,可他还是坚持养殖泥鳅苗。因为张东亮很看好人工养殖泥鳅苗的市场前景。

  在东阳市当地,人工培育的泥鳅苗很少,而市场需求量却很大,张东亮想着,如果养好了,不仅可以多赚钱,还能保护野生泥鳅资源。因为以往商品泥鳅养殖,基本上是靠捕捞野生苗,这一方面是对资源造成破坏,另外还存在着一些养殖户没法克服的难题。

  【采访】张海琪:野生苗是人工捕捞的,所以采用人工捕捞的工具,它容易受伤。

  【解说】:野生鳅苗一旦受伤,在后期养殖过程中,很容易生病死亡。

  【采访】张海琪:从我们前几年的养殖生产过程统计来看,小苗到养成这个阶段,成活率大概是在10%到20%之间

  【解说】:这样一来,养殖户前面省下来的钱,很可能全补后面的窟窿了。而且商品泥鳅规模化养殖,必须有稳定的苗种供应量,野生苗很难保证这一点。

  【采访】张海琪:因为野生状态下可能有多有少,我们想要规模化的量的话,它就难于实现了。

  【解说】:再加上人工培育的泥鳅苗,生长速度比野生的快,所以张东亮执意要人工培育泥鳅苗。结果一养起来,果然像家人担心的那样,他栽了个大跟头。

  【采访】张东亮:泥鳅不见了。

  【解说】:泥鳅苗为什么会失踪呢?原因是在育苗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环节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就很容易死苗。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转池,也就是把泥鳅苗从孵化池搬到育苗池里。

  泥鳅苗从出生到苗种长成阶段,并不是在一个地方长大的,在这期间要搬一次家。

  在传统养殖模式下,养殖户转池的时机,大多选择在鳅苗出生后3天左右。一开始,张东亮也是这么做的,结果尝到了苦头。

  【采访】张东亮:早期的时候,我们也是采用传统的3日龄就下池,但是在喂养了30日龄以后,去捕捞的时候发现里面的泥鳅不见了。

  【解说】:活生生的鳅苗,竟然在池里不翼而飞,生不见苗,死不见尸。经过一番排查,张东亮发现了鳅苗大量失踪的原因,可这个答案让他大吃一惊。

  原来,鳅苗失踪的罪魁祸首是这些小甲虫。除了小甲虫,像蝌蚪等生物也堪称鳅苗杀手,这些杀手要是到了一定的数量,这池子里的鳅苗可就无处藏身了。让张东亮想不明白的是,在鳅苗住进去之前,他都会先消毒,为什么水里还会藏着这么多鳅苗杀手呢?

  【采访】唐思军:土池消毒它不能非常地彻底,短时间内容易生长小甲虫。

  【解说】:和水泥孵化池不一样,土池底部的土壤,是滋生鳅苗杀手的温床,即使消毒了,杀手们还是会在几天内卷土重来。再加上3日龄的鳅苗还比较弱小,活动能力不强,容易遭到毒手。

  既然这样,传统的养殖为什么还要在鳅苗出生3天左右就转池呢?

  这是因为,一般孵化池的面积都很小。

  【采访】张东亮:传统培育的话一般都是10到20个平方米。

  【解说】:而泥鳅苗孵化后的第三天,就要张嘴吃东西了,这时候就必须喂食,可水池很小,一喂食,水质马上就变坏。

  【采访】张东亮:容易污染水质。

  【解说】:所以很多养殖户只能在泥鳅苗开口吃料时,也就是孵化3天后给它们转池,这也是业内铁定的规律,张东亮也是这么做的,可却遭受了损失。

  转和不转就成了巨大的矛盾:不转,水质差,小苗要死;转了,有甲虫,还是死。被现实逼到了墙角的张东亮,不得不动起了脑筋,他琢磨着,怎么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既能让池水不被污染,又能让小苗不受甲虫的威胁呢?思来想去,张东亮决定,他要等鳅苗长大些再转池,先拿孵化池当培育池来用一段时间,让鳅苗在里面多住上10天。等到转池的时候,鳅苗已经长到了1厘米大小了。

  【采访】张东亮:13日龄的时候,由于鳅苗已经有1厘米多长了,这个时候不管从摄食能力也好,躲避天敌的能力也好,活力也好,各方面都已经加强,所以它成活率相对会比较高。

  【解说】:泥鳅苗长大了,即便池子里有甲虫,它也不怕了。可眼下的问题是,池子太小,呆不下13天,那把池子扩大点不就行了吗。

  【采访】张东亮:我们为了生长的需要,我们的水泥池一般都是标准的80平方米。

  【解说】:原来,张东亮把孵化池和鳅苗培育池合二为一了,既是孵化池,又是13日龄前鳅苗的培育池。

  不过,在扩大池塘面积的同时,张东亮还给池子都加上了遮阳棚,因为他知道,池子都是水泥底,而且池水清澈,如果是露天的,阳光充足,池子里就会长青苔。

  【采访】张东亮:水底容易长青苔。

  【解说】:青苔是一种水生植物,喜欢生活在水底,如果阳光照射到水底,青苔就会越长越多。

  您可别小瞧这些青苔,它不但会消耗池塘水中的养分,还会影响浮游生物的繁殖。而且,如果鳅苗游到青苔里,它就像一张天罗地网困住鳅苗,直到鳅苗被乱丝缠死。

  【采访】张东亮:长了青苔以后,就像我们这个13日龄的鳅苗,如果一进去,就要造成它死亡,出不来。

  【解说】:所以,张东亮给鳅苗培育池加上了遮阳棚。

  【采访】张东亮:这个顶棚,一个好处就是防天敌,第二个好处就是避免光直射下来。

  【解说】:有了遮阳棚,减少了光照,青苔就会大大减少,甚至绝迹。张东亮不用再担心鳅苗因为误入青苔而丢掉小命。

  【主持人】:推迟了泥鳅苗的转池时间,摆脱了青苔和小甲虫的威胁,张东亮觉得,鳅苗应该可以安心地生长,实现成活率提高的目标似乎指日可待,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它的鳅苗又出问题了。

  【解说】:这些鳅苗,可不是在练习“仰泳”,而是得了气泡病。在它们的肚子里,可以看见一个个明显的气泡。

  张东亮发现,这些得了气泡病的鳅苗,都是6到21日龄的,而其它日龄的鳅苗都没事儿,问题就出在泥鳅苗吃的饲料上。1到21日龄的泥鳅苗要变换2次饲料。

  出生头两天的鳅苗不用喂食,因为它可以消耗自身的卵黄囊来维持生存。

  【采访】唐思军:这卵黄囊能够保证它前两天的营养需求,从第三天开始我们就需要投喂鸡蛋黄,来保证它的营养需求。

  【解说】:3到5日龄的泥鳅苗是喂熟鸡蛋黄,而6到21日龄的泥鳅苗要喂豆浆。张东亮也是按照传统的养殖习惯这么喂的,可犯病的泥鳅苗,恰恰就是喂豆浆这个阶段的。

  在我国,泥鳅人工规模育苗的时间不长,苗种的培育,基本是借用传统的经验,当鳅苗长到6日龄以后,就往池子里泼洒豆浆。豆浆不仅可以当做鳅苗的食物,还可以肥水,有利于水中浮游生物的生长,而无论是豆浆还是浮游生物,都是鳅苗的美味佳肴。可这豆浆对泥鳅苗来说,有好处,也有坏处。

  【采访】张东亮:泼洒豆浆,肥水过快,容易污染水质,小苗容易产生气泡病。

  【解说】:豆浆肥水快了,容易产生氨氮等小气泡,这些小气泡被鳅苗吃了,就会发生气泡病。看来,肥水育苗对泥鳅来说也许不适用。

  得了气泡病的鳅苗,自然就很难成活了。但如果不泼洒豆浆,鳅苗就没有什么可吃的,浮游生物也很难繁殖起来。鳅苗吃不饱,就很难长大。于是,张东亮想,干脆用熟鸡蛋黄来代替豆浆,因为刚出生的鳅苗吃熟鸡蛋黄,没有出过问题,让6到21日龄的鳅苗继续吃,应该就能解决鳅苗气泡病的问题了。可事实证明,张东亮是“按下葫芦起了瓢”,熟鸡蛋黄虽然不像豆浆肥水那么快,可随着泥鳅的生长,光吃蛋黄,营养又不够了。

  【采访】唐思军:因为泥鳅苗是一种偏肉食的杂食性鱼类,蛋黄那个时候满足不了它的营养需求。

  【解说】:不同日龄的泥鳅,对于营养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而且长期投喂熟鸡蛋黄,养殖成本太高,一时间张东亮陷入了困境,直到一次和朋友聊天,他才找到了解决方案。

  【采访】张东亮:当时我听朋友说,他养殖场里鲤鱼苗开口的时候用的是粉料,当时我想:鲤鱼跟那个泥鳅都是喜欢偏杂食性的动物,应该可以吧。

  【解说】:张东亮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专家的指导下,给自己的鳅苗配置了专用的悬浮性饲料,结果让他很满意,因为不仅营养够用,而且还有一个好处。

  【采访】胡新民:悬浮性饵料它浮在水面上的话,能保证泥鳅的吃食,不会一下子沉到水底下去。

  【解说】:悬浮饲料又细又轻,撒到水面后,四处飘散,泥鳅苗有足够的时间采食,这样一来,残余饲料少了,水质也不容易变坏。

  【采访】张东亮:我们自己配的这个泥鳅饲料,跟传统的那些蛋黄、豆浆、鲤鱼粉料,相对来说污染要小。

  【解说】:等鳅苗转到了池塘以后,养殖上的活儿就没那么麻烦了,只需要按时喂料、巡塘就行了。可就在看似简单的日常管理中,张东亮却发现了问题。

  【采访】张东亮:有一段时间连续的阴雨天气,有一天早上我在巡塘的时候,发现水面上浮满了鳅苗。当时可把我吓坏了,赶紧打电话给专家,专家来了以后帮我看了说,是缺氧了。

  【解说】:听了专家的话以后,张东亮更纳闷了,怎么会缺氧呢,以前养商品泥鳅的时候,从没遇到过缺氧的问题,怎么换成了鳅苗就不一样了呢?

  【采访】胡新民:大泥鳅的话,它除了依靠鳃呼吸以外,还可以依靠皮肤和肠呼吸,但是小泥鳅的话,由于发育还不是很成熟,只能依靠鳃呼吸。

  【解说】:因为小泥鳅只能靠鳃呼吸,所以遇到连续阴雨天或者闷热的天气,也会出现缺氧反应。一开始,张东亮考虑到育苗池水浅,可以用气石来增氧,但他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

  【采访】张东亮:气石拿来增氧,装到鳅苗池里,但是如果装少了又不起作用,装多了成本又高,想想又不可行。

  【解说】:气石是一种增氧设备,增氧时动作是很轻微的,对弱小的鳅苗不会造成伤害,但功率小,经济上不划算。如果换成大功率的,比如鱼塘里常见的增氧机,虽然功率够了,却会损伤鳅苗,因为增氧机工作的时候,周边的水流快速运动,在增氧机周围活动的鳅苗,一个不留神就会被吸进去。

  想给鳅苗增氧,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这让张东亮很头疼。那段时间,他经常去公园散心解闷,让人没想到是,就在公园里,张东亮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

  【采访】张东亮:后来有一天去逛公园,坐在那里的时候,看到公园里面那个喷头在喷洒。我当时一愣,感觉找到了灵感。

  【解说】:张东亮马上买回了一些喷头,连接上管道和潜水泵,一试,像公园里的一样,池水很顺利地喷洒出来。

  这些喷头把水雾化以后,扩大了池水和空气的接触面,增加了鳅苗池的溶氧量,一个喷头就是一个微型的喷雾式增氧机。

  解决了增氧的问题,张东亮很开心。可还没高兴多长时间,等到收苗的时候一看,他却乐不出来了。

  【采访】张东亮:发现收上来的苗,大小很不均匀,感觉挺纳闷的。

  【解说】:没有了天敌的干扰,也不存在缺氧的问题,为什么泥鳅苗长的大小不一呢?

  经过一番观察后,张东亮发现,问题就出在喂料的方式上。在喂料时,池塘面积大,工人再卖力,也很难撒远撒匀。远离池边的泥鳅苗吃不饱饭,日子久了,大小不一也就不奇怪了。找到了症结所在,张东亮决定,不让工人给13到21日龄之间的泥鳅苗喂料了。

  【采访】:

  记者:大泥鳅要投料,小泥鳅不吃饭了?

  唐思军:小泥鳅在这里不用人工投料,一样有办法让它吃饱。

  【解说】:不给泥鳅苗投料,而是通过其他方式让泥鳅苗吃饱饭,这事儿听上去还挺新鲜的。张东亮告诉记者,他的灵感是来自于一个意外。

  【采访】张东亮:后来偶然间有一次看到,工人在那清塘的时候,在抽水,发现那个淤泥水被抽出去。我就想:是不是我的粉料也一样能过去呢?后来一试,这个办法真的可以。

  【解说】:张东亮他们先把粉料加水拌匀,然后通过潜水泵、管道和喷头,连水带饲料一起喷洒到水里,在增氧的同时,解决了人工撒料不远不均匀的问题。

  用喷头喷洒粉料,连饲料带增氧的问题一起解决了。但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离饲料桶远的喷头,经常会罢工。

  【采访】唐思军:发现前面的喷头有水出来,后面20米往上的喷头,根本就没有水出来了。

  【解说】:喷水增氧的时候还是好好的,为什么加了粉料就不行了?

  原来加了粉料以后,水的流速变慢了,主管的供水量达不到喷头总数的需求量,所以,管道后头的喷头就喷不出饲料水来了。

  【采访】唐思军:感觉是那个主管太小,我们就把直径32毫米的主管,换为直径50毫米的主管。

  换成了直径更大的水管以后,最远的喷头也能正常工作了。为了让喷头能把饲料喷洒到整个育苗池,张东亮他们把喷头之间的距离设置在8米左右,这样一来,不但让所有的泥鳅苗能吃到饲料,解决鳅苗大小不一的问题,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采访】张东亮:以前一个工人泼洒一亩池子需要的时间,需要15分钟到20分钟时间,现在我自从装了这个机器喷头以后,一亩池子的话 3分钟就可以把它解决了,而且又泼洒得均匀。

  【解说】:给鳅苗换了个新饲料,延后了转池时间,改变了投喂方式,通过这几个新措施,张东亮养的鳅苗,无论是成活率还是质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采访】张海琪:所以说在张东亮,通过他们技术的研发,实现了高质量的苗种生产,所以说他能够为我们下一步,大规格的泥鳅种的培育,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主持人】:张东亮之所以能提高泥鳅苗的成活率,除了得到浙江省科研单位的大力支持,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好琢磨,能够依据泥鳅自身的特点,在传统的养殖方法上不断创新,在细节上做出改变,最终通过几个新措施,让更多的泥鳅苗活了下来。

  cctv7泥鳅苗孵化三

  由于泥鳅营养价值高,很受市场欢迎,但据从事专业养殖的人员和专家讲,目前许多养殖户在规模化养殖方面还存在技术瓶颈,一是催产孵苗,二是幼苗培养,因此造成养殖户因缺乏苗种达不到规模养殖,或者因幼苗成活率低达不到高产丰收。如何出现全人工泥鳅育苗呢?本节目将详细地介绍这项技术。

  泥鳅育苗场地及环境条件的选择

  水源以管引水库水、溪水或井水为好。地理环境要求在避风向阳、光照充分的地方。一般为长方形水泥池,孵化池面积5平方米左右,池深0.6m;育苗池面积20—40平方米,池深0.7m。池边设有出入水管。所有水泥池在使用前15天左右,用水浸泡并冲刷多次,去除池十的碱性,经曝晒后待用。另外亦可采取将网箱放在大塘里的办法。最好有几个池可用于泥鳅种的培育。

  泥鳅一般2冬龄(经过2个冬天) 可达性成熟。性成熟的亲鱼在4~9月份分批产卵,以5~7 月为最盛。当水温稳定在22℃时,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粘液多,雌鳅体长10厘米,体重18克以上,雄鳅体长8厘米,体重12克以上的作亲鱼。

  成熟雌鳅个体明显大于雄鳅,胸鳍宽短,末端钝圆,腹部明显突出,膨大柔软,富有弹性,身体呈圆柱形,生殖孔外翻,呈红色。雌鳅要求体长18cm、体重30g以上。雄鳅要求体型修长,胸鳍宽而长,前缘末端尖而上翘,第二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鳍条上“追星”明显, 亲鳅培育池使用前10天左右,用200g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

  繁殖方法包括自然产卵和人工授精繁殖。为了提高产卵率,使产卵集中一致,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注射激素催产。剂量为每尾雌鳅注射鲤鱼脑垂体0.5~1个或绒毛膜激素(HCG)100~150国际单位,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配成0.1毫升的药液,雄鳅则减半。若自然产卵繁殖,注射激素后,按雌雄比例1∶2或1∶3 放入大水缸或小鱼池中,也可放入悬挂在鱼池水体中用40目筛绢制作的孵化箱内。池(箱) 中用棕片或柳树根做成鱼巢。产卵后及时捞出亲鳅,以免亲鱼吞食卵子。让粘附在鱼巢上的卵子在原池中自然孵化。若采用人工授精繁殖,注射激素后将雌雄鳅分别静养在水缸或网箱内,12小时后如发现雌鳅自动排出少量卵子,或用手轻压腹部有卵子流出,即可进行人工授精。将亲鱼的卵子和精子在短时间内同时挤到面盆等容器内,充分混合受精。受精卵可粘附在鱼巢上,置小鱼池中自然孵化。经过1~2天(水温24℃左右)即可出苗。

本文来源:http://www.easydail.com/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