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asydail.com--高考改革】

近日,职称改革确定,那么,职称制度将如何改革?下面请看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16年职称改革最新消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职称改革最新消息2016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1月1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

  会议明确了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

  1 评价更为科学

  评价更为科学要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科学评价为核心,以促进人才开发使用为目的,健全职称制度体系,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创新职称评价机制,促进职称评价和人才培养使用相结合,改进职称管理服务方式。

  2 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

  要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让专业技术人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耕专业,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和获得感。

  3 政策要向基层倾斜

  要向基层倾斜,对在艰苦偏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等,要有一些特殊政策。

  今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明确了职称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用人主体发挥主导作用

  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自主评审。放松外语和计算机要求

  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探索特殊人才直聘

  探索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职称直聘办法。畅通非公单位评审渠道

  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申报参加职称评审渠道。

  相关新闻:

  11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多项改革方案新鲜出炉,其中一项就是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江苏也将完善职称评价办法,向具备条件的地区和用人单位下放职称评审权。

  职称评审制度被诟病由来已久。书教得再好,只要没有论文,大学老师也难评副教授、教授;手术做得好的医生不一定职称高,职称高的医生手术未必做得好,医生们自己都说,看病最好是找副主任医师。这些怪现象的背后,折射出职称评定规则的不合理。

  评过职称的人都知道,刊发论文、英语过级是职称评审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但问题是,“唯外语和论文论”背后,暴露出的种种乱象说明,职称评审往往与实际相去甚远,不仅不能客观公正地证明参评人员的实际能力,而且让参评人员将大量精力、时间甚至“额外经费”耗费在论文和外语上面,极不利于专业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可谓是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对于因职称评审而派生出的“论文造假”“论文代写”“论文刊发版面费”“外语替考”等乱象,大家其实已经心照不宣,也知道关键缘由在于各个行业的职称评审无法跳出“唯外语和论文论”的窠臼。事实上,由于职称与工资、晋升等待遇直接挂钩,即便有识之士,也无法摆脱“唯外语和论文论”的职称评审考核路径。加之刊发论文级别、数量、字数等都有要求,一并让参评者身心俱疲,势必或多或少影响到实际工作,造成主次颠倒。

  客观而言,职称评审制度改革难度很大,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先试点,再推广。不搞“一刀切”,要跳出“唯外语和论文论”窠臼,提倡与工作需求相结合,创新在一线、成果在一线,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职称评价体系,让真正有能力、有才学的年轻人脱颖而出。例如搞新闻专业的,职称评审中应淡化“唯外语和论文论”评审,以采编的新闻作品为依据,这岂不是更能经得住各方考验?

  常言道,“英雄不问出处”。用在职称评审上,就应当以能力为导向,不搞“唯外语和论文论”。考核综合能力才是职称评选最主要的标准,刊发论文或者英语级别只是其中一个“研究”方向,不应过分放大。毕竟,任何人才和能力评价机制,都不该与社会对个体价值考核评价的多样性、多元化这一科学的改革路径相悖。

本文来源:http://www.easydail.com/115672/